萬象 | 「幾分鐘看電影」短視頻為何備受追捧?

萬象


很多人習慣了觀賞「咀嚼加工」過的碎片化片段,一旦離開「幾分鐘看電影」,就淪為殘缺的電影觀眾。



原文 :《「幾分鐘看電影」造就「殘缺」》

作者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編審    周粟

圖片 | 網路



近年來,伴隨內容創作觀念的迭代升級,更多形態新穎的網路短視頻應運而生。其中,「幾分鐘看電影」類自媒體作品不斷湧現,產量與日俱增,網友持續「追更」。「壓縮餅乾」式的「講電影」短視頻為何備受追捧?如何引導這類涉嫌版權擦邊球的「文化快餐」,轉型為真正意義上合規且優質的「影像正餐」?


「幾分鐘看電影」何以成癮

加拿大學者安德烈·戈德羅在《從文學到影片:敘事體系》中指出,敘事是故事和故事的講述,而電影往往體現出絕佳的敘事藝術。「幾分鐘看電影」的二創者們通過大量影像文本的反覆「訓練」,早已練就對「敘事節奏」的極度敏感性。他們深知受眾極度渴望儘快看到故事結局的「心理七寸」,遂選擇以「無尿點」的高燃情節,配合直達結局的極限躍進,直擊網友不饜於「延遲滿足」的人性弱點,即「幾分鐘看電影」深度滿足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人們被迫壓縮時間成本、期盼高效娛樂的內在需求,助推人們以速度換時間,「加速」獲得觀影過程中情感刺激的「高峰體驗」。

另外,「幾分鐘看電影」通過「語言+影像」的「說電影」手法,增強了自媒體主播作為「敘事代理者」的故事引導力,即以語言串聯影像的雙重敘事效果,實現了故事對觀者的雙倍「催眠」效應。由此,「幾分鐘看電影」雖犧牲了長片由「動心忍性」引發的心靈觸動、觀影意趣及蘊蓄的審美回味,卻使他們在「敘事代理者」營造的智商提升的觀影假象中獲得「即時滿足」帶來的超常規愉悅感。


四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路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其中規定短視頻節目不得未經授權就「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路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這使得「幾分鐘看電影」的版權硬傷問題愈發突出。除此以外,「幾分鐘看電影」自身仍存在以下四點值得關注的問題。

「靈韻」消失殆盡。本雅明在關於「靈韻」(aura)消散的思辨中指出,伴隨機械複製時代而來的,是藝術作品中「靈韻」的枯竭,這是因為攝影和電影技術的出現,引發了對傳統藝術中原真性、膜拜價值和距離感的「祛魅」。「幾分鐘看電影」是對原版電影機械性的二次解構,因此會使電影藝術的自身「靈韻」被二度剝落。將原片庖丁解牛般「閹割」後留存核心要點的「幾分鐘看電影」,實質上淪為了「ppt電影」。僅依靠技術剪輯技巧實現的「即時滿足」情緒共振,並不能真正激發「延遲滿足」延宕的心靈審美共鳴,即如電影學者周安華所說:「注重敘事藝術的精心設計、謀劃和把握,影像才有可能獲得真內涵,其對受眾情感和心理的觸碰才會煥然生成。」「幾分鐘看電影」如同入口即化的美食,儘管入口留香,卻缺少了品嘗本身的回味悠長。


「戒斷」反應強烈。略帶「魔性」的快節奏內容剪輯、充滿「速食」感的流媒體觀看方式、「病毒」式的大數據演算法推送,這三點合力提升了「幾分鐘看電影」的成癮性。對這種「快節奏」一旦上癮「中毒」,就難以避免「戒斷」反應,這主要體現在接收者和創作者兩方面。於接收端,長期刷「幾分鐘看電影」的網友會逐漸形成「電影就是加強版故事會」的片面認知,進而在觀看現實題材、紀錄片等慢節奏電影時,產生極度不過癮的急功近利心態,乃至進入唯「強敘事」影片馬首是瞻的惡性循環;於創作端,自媒體為贏得更高流量,會專門挑選懸疑、驚悚、恐怖類「燒腦」電影作為二創對象,刻意放大電影中「高燃情節」的刺激性功能,導致浮躁心緒下的觀眾會忽視電影本身在畫面質感、聲音傳達、造型設計諸方面的美學深蘊,進而喪失面對電影藝術作品的審美敬畏感與鑒賞辨識力,甚至於再也無法靜下心來看完一部完整電影長片。這種「戒斷」引發的強烈「後遺症」是對電影這種高級藝術形態的降智打擊。

反向「透析」嚴重。醫學上「透析」的主要功能是將有害物質析出體外,以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反向透析」在此則是一個比喻,可以理解為有害物質又迴流到體內,後果是有發生感染的危險。「幾分鐘看電影」影響下網友產生「巨嬰心態」的過程,恰可以類比為這一「反向透析」的過程。相較於傳授知識經驗、升級認知思維為主的「聽書」類節目,「幾分鐘看電影」奪人眼球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本身,而這類提取自電影的故事橋段,又都是經過自媒體反覆「咀嚼」後的碎片化情節,其內容不僅已沒有了「營養」,還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有毒」的。正如《一味「爽」與「甜」   別讓微短劇離生活越來越遠》中提到的,「電子鹹菜」般的微短劇的流行正是現代社會加速的縮影,這種加速「是時間焦慮的結果,也是其緣起」。為了緩解現代人的時間焦慮,這類短視頻的創作者必然投其所好,長期向網友投喂「電子鹹菜」「壓縮餅乾」,這一過程就極易引發「反向透析」導致的「慢性中毒」。例如,「幾分鐘看電影」因二創者本身的理解和偏差,往往會出現作品的「合成謬誤」現象——核心情節點都源自原片創意,壓縮剪輯合成後立意卻徹底「跑偏」。「濃縮的不一定是精華」,這種濃縮電影引發的反向透析「感染」,對於我國電影藝術本體的發展以及電影觀眾的培養,都將是極端致命的。

造就「殘缺」觀眾。50多年前麥克盧漢的敏銳觀點「媒介是人的延伸」,至今仍顯示出超前的洞見性。由此反推:當下那些失去了媒介的人,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殘缺的人」(例如一個沒有手機的人,在如今社會中幾乎寸步難行)。正如文藝評論學者夏烈所述,「來自媒介、技術更新迭代的『加速』問題,如何發展新興藝術美的部分,使之誕生『作者』和『文本』,全面建設出新『型』藝術,需要更多的穩定性,而數據可見的事實是一切的更新迭代太快,往往不足以使人『悠遊』。」「幾分鐘看電影」在倍增媒介對人的「溺愛」的同時,反過來也使得網友被媒介「寵壞了」——很多人習慣了觀賞「咀嚼加工」過的碎片化片段,一旦離開「幾分鐘看電影」,就淪為殘缺的電影觀眾。這種殘缺不僅聚焦電影觀念本身,還會滲透到現代人尤其是青年的思維觀念之中。

具體來看,「幾分鐘看電影」藉助手機屏幕迅捷滑動的便利感,流媒體傳輸自來水般順暢的流式體驗,以及網路平台精準演算法源源不斷的同類推送技術,令網友在大數據精心構建起的信息繭房中欲罷不能,這種短時間內「停不下來」的持續觀看機制,潛移默化塑造了網友習慣「聽電影」「說電影」而非真正「看電影」的思維模式,造成一大批在「影像敘事」方面素養不足、能力低下的「殘缺觀眾」。泛化而言,正因「壓縮餅乾」都是由自媒體加工好的、一口就能被輕鬆吃光的,這種過於輕易獲得文化快餐的「進食」體驗,會讓人產生無需付出就能「賺到了」的心理錯覺,促發熱衷追求「高槓桿」的短視行為,尤其不利的是會極大助長青少年不勞而獲的畸形價值觀,進而導致其在學習生活中也形成愛走捷徑的偏狹心態,最終日漸退行為「飯來張口」的文化巨嬰。


「幾分鐘看電影」走向何處

如果說「幾分鐘看電影」短視頻有利於助力緩解人們的焦慮、壓力,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開闊視野、接觸到大量沒機會看到的有趣電影及其創意構思,那麼,優缺點皆較為突出的「幾分鐘看電影」,到底該走向何處?

其一,「二創者」工作性質轉型。基於難解的版權痛點,自媒體人利用自身豐富的觀影經驗、嫻熟的剪輯技術和成熟的創意思維,轉換工作性質,踏入新的領域。例如,當下影視作品的短視頻宣傳需求極端旺盛。影視公司自身擁有影視作品的內容版權,其自主營銷或外包給第三方宣傳公司時,需要製作大量極具創意且剪輯精巧的主渠道預告片、宣傳片以及「二渠道」宣傳短視頻,這些工作對於「幾分鐘看電影」的二創者來說具有較強能力適配度——對於「幾分鐘看電影」自媒體來說,他們「肝」(網路用語,形容自媒體熬夜剪輯作品的狀態)了很多天才能完成一部二創作品,而這一過程中飽含剪輯精髓拿捏、敘事節奏把握、隱含彩蛋挖掘、觀眾心理駕馭等綜合能力;尤其是對「二創者」這一工作性質的轉化,將解決影視版權歸屬的現實難題,使這部分從業者徹底擺脫「懸崖上走鋼絲」的焦慮工作常態。

  

其二,「二創類」節目形態轉型。能夠在「幾分鐘看電影」短視頻領域有所建樹的自媒體人,往往都具有對於人情時事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他們既具備「一幀一幀」拉片的耐勞心態與對電影藝術的投入熱情,也顯示出在跨領域文化創意與文藝評論層面的敏銳素質。因此,自媒體中較為優秀的頭部主播,往往可以將這「一身本領」遷移到寬泛而具有話題性的社會現象與文藝評論領域,藉助當前「米姆式」傳播等新穎的前沿傳播手段,成為迴避版權問題桎梏的新型話題互動類「up主」「博主」等。實際上,當前眾多「幾分鐘看電影」知名主播早就看到了這一趨勢,已「出圈」探路。

其三,「二創人才」創作業態轉型。國家有關部門可以合力構建短視頻人才儲備蓄水池,通過牽頭彙集國產影視作品的版權資源,並在國家影視研究機構或研究型綜合高校設立扶持基金等形式,召集優秀的短視頻創意剪輯、網路文藝評論人才,讓其中經驗能力兼備者有進入「國家隊」的遞補可能,進而構建起服務於文化強國戰略的短視頻專家智庫梯隊。當前我國網路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建設,不僅需要培養「學院派」理論專家,也需要充分調動長期於網路一線摸爬滾打的「實踐派」職業人才,他們將助力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文藝評論事業收穫一大批形態更新、質量更高的文藝碩果。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87期第6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王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