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創:獲張國立提攜,與哮天犬一角互相成就,露水婚姻成一生之痛

在人海中,你可能會與他擦肩而過,那張面孔並不出奇,宛如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奇。然而,當你定睛細看,這張臉卻像一塊海綿,吸附了無數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他是誰?他就是那個在《福貴》中被命運捉弄的苦命人,也是《孔二皮進城記》里被現實打擊的殘疾老師。他曾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中愛得深沉卻無法擁有的丈夫,又在《風吹半夏》中化身為溫暖人心的數學老師。每一次的角色轉換,他都彷彿變身為另一個人,讓人完全忘記了他原本的樣子。

說起陳創,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演技派」這個標籤。確實,從藝26年來,他為我們塑造了上百個鮮活的角色。但有趣的是,讓他被觀眾銘記至今的,卻是因為他曾演繹過的一條狗——《寶蓮燈》中的哮天犬。

記得當時,《寶蓮燈》的導演餘明生曾這樣評價他:「陳創之後再無哮天犬。」這話說得一點兒也不誇張。陳創的演繹,真的是把哮天犬這個角色演活了,彷彿他就是那條忠誠而又機靈的狗,讓人無法忘懷。

但話說回來,陳創的演藝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儘管他有著出色的演技,卻始終沒有大紅大紫。這讓人不禁想問:這是為什麼呢?

瘦削身影下的演藝巨匠

想當年,年輕的陳創給人一種不正經的感覺,彷彿是一匹難以駕馭的野馬。他的現代劇形象常常是痞壞路線,古裝劇或民國戲中則多是紈絝子弟或下民角色。但正是這樣的形象,讓他在演藝圈中獨樹一幟。

然而,歲月如梭,陳創也在時間的磨礪下逐漸變得溫潤如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謙和與智慧,彷彿是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這種變化不禁讓人想起那句老話:相由心生。陳創的內心,大抵也是如此,歲月靜好,不爭不搶。

說起陳創的演藝之路,其實並不平坦。他的形象並不算特別適合走演員這條路,但他卻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娛樂圈中闖出了一片天地。這背後,離不開他的家學淵源。

陳創的父母都是戲曲演員,他自小就受父母熏陶,對戲曲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這種認識,也讓他在後來的影視劇作品中,身段、步伐都顯得那麼自然、流暢。

在大學期間,陳創是那種用心學習的學生。他很能沉下來鑽研學科內容,對表演藝術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追求。雖然這讓他在畢業前沒什麼機會接觸真正的劇組,但卻為他日後的演藝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後,陳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沒有人脈、沒有資源,只能從零開始。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張國立這位伯樂。

在張國立的提攜下,陳創逐漸在娛樂圈中嶄露頭角。他的演技得到了認可,他的作品也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遇張國立,陳創演藝路開啟

陳創與張國立的相遇,彷彿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緣分。那時的陳創,還只是一個在劇組跑龍套的大三學生,而張國立已是紅透半邊天的演技派大咖。

回憶起那段日子,陳創總是笑著說自己是「靦腆不愛多言」。但在內心深處,他對演技的渴望和對前輩的敬仰卻像一團火在燃燒。

於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鼓起勇氣向張國立請教。原本以為會遭到冷漠或敷衍,卻沒想到張國立早已在暗中關注著他。

「你路子正,沒毛病。」張國立的這句話,彷彿一道光照亮了陳創的演藝之路。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鼓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走下去的決心。

而張國立對陳創的賞識並不僅限於言語上的鼓勵。在《危情時刻》之後的日子裡,他始終記得這個有潛力、有才華的年輕人。於是,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他再次向陳創伸出了橄欖枝。

這一次的合作彷彿打開了兩人之間的合作之門。《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劇中,陳創的身影如影隨形,從第一部的文乞丐到第四部的蓮生,他的演技在張國立的悉心指導下逐漸成熟、蛻變。而在這長達五六年的時間裡,他也幾乎成了張國立的「御用配角」。

每當回想起這段經歷時,陳創總是感慨萬分:「沒有張國立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

從「哮天犬」到「福貴」的非凡演繹之路

誰說人不能與犬共舞?陳創做到了。在《寶蓮燈》的劇組裡,他總是神出鬼沒,每當沒戲的時候,他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劇組的人都在猜測:這位演員到底去哪了?原來,陳創為了演好「哮天犬」一角,竟然和狗做起了朋友。

當初接到這個角色時,陳創其實是有些猶豫的。倒不是因為這個角色低微,而是動物的習性確實難以捉摸。但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還是決定挑戰自我,接下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角色。

進入劇組後,陳創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只是簡單地背台詞、走場位,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的研究中。

他發現,要演好一隻狗,就得先了解狗。於是,他開始觀察狗的一舉一動,坐卧行立、飲食習慣……他甚至比一些專業的訓狗師還要了解狗。

他的觀察並不局限於一只狗。劇組周邊的每一隻狗,都成了他的研究對象。他換著觀察,不斷地揣摩、模仿。沒過多久,劇組的人都驚訝地發現:陳創和狗之間的默契竟然達到了如此高的境界!

電視劇播出後,陳創的「哮天犬」形象深入人心。觀眾紛紛表示:這才是真正的演員!他把狗的忠誠、機智、靈活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人說:如果不是知道陳創是個人,我簡直要以為他就是一隻狗了!

憑藉著「哮天犬」的成功演繹,陳創很快又接到了另一個重要角色——「福貴」。這個角色來自於余華的小說《活著》,曾被張藝謀搬上大熒幕,由葛優飾演並獲得了影帝的殊榮。如今,這個角色交到了陳創的手中。

面對這樣的挑戰,陳創並沒有退縮。他深知,要演好「福貴」,就必須深入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於是,他開始研讀小說、了解歷史背景、與導演和編劇深入交流……他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地走近「福貴」的內心世界。最終,陳創的演繹再次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從福貴到孔二皮的演技之路

如果說陳創和葛優有些相像,那也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演技,更多的是他們對於角色的深沉

理解和細膩表達。

在電視劇版的《活著》中,陳創所飾演的福貴,從一個敗家子到失去親人後的堅強,角色的轉變之大、情感之深,都被他完美地詮釋出來。

那種麻木、平靜,彷彿一切都已看開的神情,讓人不禁為他的演技喝彩。雖然這部作品讓葛優成為了影帝,但陳創的出色表現也為他贏得了視帝的提名。

然而,娛樂圈的喧囂總是短暫的。陳創,這個看似普通的演員,卻一直在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演藝之路。他不計較角色的大小,只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個角色中去。

直到2014年,陳創終於憑藉《孔二皮進城記》獲得了影帝的頭銜。這部聚焦鄉村民辦教師的電影,雖然觀眾不多,但陳創的穩定發揮卻讓人印象深刻。他的獎項可能不像金雞、百花那樣眾所周知,但他的表現卻足以讓人銘記。

陳創的演藝之路並不平坦,但他卻始終堅守著演員的風骨。他不追求短暫的熱鬧和名利,只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演技去觸動每一個觀眾的心靈。

獨撫養子的梨園戲骨

在生活里,他是一個與戲曲結下不解之緣的戲迷。每當卸下角色,他總愛哼唱幾句,彷彿回到了那個陪伴他成長的戲曲舞台。

陳創的前妻,京胡演奏家周佑君,曾與他因共同的志趣而締結良緣,成就了一段梨園佳話。但生活的瑣碎終究還是打敗了浪漫,兩人的婚姻在短短一年後便畫上了句號。他們沒有選擇繼續糾纏,而是各自放手,給了對方自由。

分手後,陳創獨自承擔起了撫養兒子的責任。那段日子,他既要面對工作的壓力,又要照顧年幼的孩子。

在參演真人版《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時,他的這一身份甚至成了劇組的調侃對象。導演英達和合作演員們常常打趣他是「新晉奶爸」,但這個身份卻意外地幫助他更好地融入了角色。

陳創私下裡是個比較嚴肅的人,但每當與兒子視頻通話時,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他的搭檔曾吐槽說,一接通兒子的電話,陳創整個人的語氣就變得溫柔起來,甚至在小小的手機屏幕前擠眉弄眼,只為逗孩子開心。那模樣簡直讓人無法直視,但也讓人看到了他作為父親柔情的一面。

娛樂圈的樸素行者,被遺忘的真心人

他不是一個追求奢華的人,相反,他的生活樸素得讓人難以置信。在他身上,你看不到那些小年輕流量明星的炫耀和浮華,只有一個保溫杯,陪伴了他七八年的時光。

這個保溫杯,對於陳創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喝水的容器,更是一段珍貴的回憶。那是電影學院60周年校慶時的紀念品,杯身上的刻字雖然有些磨損,但在他心中,那些字跡如同烙印一般深刻。

他曾經猶豫過,是否應該將這個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收藏起來,不再使用。然而,當他的妹妹送給他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時,他選擇了將舊杯子收起,繼續用新杯子陪伴他的生活。

陳創的樸素不僅體現在生活上,更貫穿在他的工作中。他是一位受過老一輩提攜的演員,深知自己的成功來之不易。因此,他總是希望能夠給予後輩一些幫助,讓他們少走彎路。

然而,他的好意卻並不總是被接受。在這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娛樂圈中,流量和利益往往被放在首位,而像陳創這樣真才實學的人,卻常常被忽視和排擠。

有一次,陳創在劇組看到一位主演的小朋友的演技有些欠缺,於是上前指導了兩句。然而,他並沒有得到對方的感激和理解,反而被認為是在耍前輩威風。

那一刻,陳創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失落。他並不想與人爭鋒相對,只是希望能夠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後輩提供一些幫助。

從那以後,陳創學會了少言寡語。他不再輕易地向人伸出援手,而是更加專註於自己的工作。

遇到真心相待的後輩,他會毫不保留地交流自己的經驗和心得;而對於那些只看重利益的人,他則選擇保持沉默,只做好自己的份內事。

《三大隊》中的情感碰撞

在《三大隊》里,陳創扮演了那個深受傷害的父親的角色。當張譯所飾演的程兵從牢獄中走出,重獲自由時,陳創就在那兒等他。

兩人的目光交匯,彷彿千言萬語都藏在這一瞥之中。陳創的眼眶微微泛紅,是不是想起了什麼陳年往事?他的心中,除了對張譯的深深愧疚,還有幾分說不出的情愫。

就在那一剎那,陳創突然下跪。這一幕,彷彿定格了時間,成為了觀眾心中難以磨滅的經典。

不得不說,陳創的演技與張譯相比,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話說回來,娛樂圈這個大舞台,從來不缺有實力的演員,缺的只是能夠讓他們大放異彩的機會和舞台。真心希望,像陳創這樣的好演員,能夠得到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