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評 | 翻拍中等成色的影片,到底為了什麼?

但影片上映後,網上卻迎來「尬笑」「難看」「降智」等吐槽之聲,豆瓣開分5.3的評分,還未達到及格線。

影片翻拍自豆瓣6.6分的韓國電影《秘密動物園》,原作口碑評分也僅是中等偏上,因此《動物園裡有什麼?》的翻拍引發不少質疑,一個中等成色影片到底有何值得拿來翻拍的呢?

《動物園裡有什麼?》為何而尬?

編劇汪海林看完影片表示,在電影院看得很尷尬,觀眾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原版電影中工作人員假扮動物的劇情,動物扮相是非常像的,具備一定的欺騙性,然而到了《動物園裡有什麼?》妝造不貼切,讓人難以信服。

片中他們選擇了一種卡通化的動物妝造,所有的觀眾都看得出他們不像真的動物,但是所有的劇中人卻把他們當真的,這就讓觀眾產生了很割裂的感覺。

片中喜劇包袱過時,演員的表演方式不夠高級,也是讓觀眾「如坐針氈」的原因之一。

影片集齊了宋曉峰、潘斌龍、賈冰、常遠等一批不錯的喜劇演員,本以為可以產生一些化學作用,然而看完影片發現他們只是各演各的,普遍呈現出了一種包袱質量不高,表演浮於表面的狀態,很多新的喜劇表達方式在影片里基本沒有看到。

國產片為何這麼多翻拍?

近兩年,國內翻拍的中等成色作品不少。光是去年上映的影片中,就有《超能一家人》《消失的她》《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拯救嫌疑人》《二手傑作》《無價之寶》等影片翻拍自國外的影片。

國產電影頻頻選擇翻拍,究竟是追隨市場趨勢還是純粹的偶然巧合;翻拍潮的背後又蘊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和創作困境呢?

首先從商業邏輯上看,翻拍中等成色的影片性價比更高。對於一些影片製作公司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更短的生產創作周期,更快的投資資金回籠,所以找一個中等成色的影片來翻拍是一條捷徑。

低分作品基礎不好,製作公司不會翻拍;高分作品固然更佳,但是相關的版權費用也會更貴;所以一部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作品,對於製作公司來講是更好的選擇。影片有一定的原作基礎,再進行合理的本土化,那麼對於影片商業成績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其次從創作人的角度上講,當電影變成一個謀生的手段,翻拍會比原創更容易,也會比較快地得到一些資源。如果年輕的創作人堅持要做原創,那麼他們就有可能吃不上飯,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不得不去接一些翻拍的創作。

中國電影需要原創

在汪海林看來,2024年對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電影市場正在全面復甦,電影生產創作也正在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這個時候,什麼樣的作品受歡迎,什麼樣的作品更具有商業投資價值,對今後幾年的電影創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不可否認的是,優質的原創作品同樣可以收穫不錯的成績,來自董潤年自編自導的《年會不能停!》目前豆瓣評分8.2,截至1月15日票房達到7.89億元。

同樣堅持原創的導演邵藝輝在豆瓣上評價稱:「這兩年翻拍故事舊故事太多了,因為原創就是很難,原創一個屬於中國本土當下都市的故事更難。《年會不能停!》完美做到了。」

國產電影翻拍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僅是行業內部所關注的,更是關係到觀眾、創作者、投資方等多方的期望。在這場商業與文化的博弈中,我們都希望中國電影產業可以找到更為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支持原創、保護原創,我們不願看到電影市場變成一個以翻拍為主流的市場。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個電影大國,電影人們正在攜手並進向2035年電影強國邁步,而電影強國一定是一個原創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