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理:《一個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評傳》

鄒理《一個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評傳》圖書封面。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大量原始材料的搜集,傳評結合,真實地還原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一位較有影響力的革命文學家——周立波的一生。本書共分十八章,分別為「童年生活」「少年求學」「走上革命道路」「左聯文藝理論戰士」「青年翻譯家」「文學創作的起步:散文與詩歌」「戰地記者」「受命辦報」「脫胎換骨」「參軍南下」「《暴風驟雨》」「《解放了的中國》」「新時代的歌頌者」「《山鄉巨變》」「挂帥省文聯」「大連會議」「桑榆奮筆」,以時間為序,將周立波作為作家、編譯家、革命者的戰鬥的一生,用平實又流暢的文字做了全面的梳理。為其寫傳,既客觀記錄了其革命創作活動及思想發展軌跡,也呈現出其文學創作的藝術審美價值,更是對特定時代及特定文學思潮的記錄和反映。

第一章 童年生活(節選)

一、益陽周氏

公元1908年8月9日,夏曆戊申年七月十三日,湖南益陽縣十六里清溪村的鄉賢周仙梯家一個新生的嬰兒呱呱墜地了,這是周家的第三個兒子。據說周仙梯的夫人在懷著這個孩子時夢見一隻鳳凰落在家對面的一棵梧桐樹上,仙梯先生大喜,認定這個兒子肯定與其他子女不同,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兒子出生後,先梯先生給他取名菶梧、鳳翔,寓意鳳凰落在梧桐樹上、鳳凰展翅飛翔。這個孩子的學名叫紹儀,「紹」是周家的輩分,「儀」則是出自成語典故中的「鳳凰來儀」。紹儀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後來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作家。

益陽這片山水孕育了這位著名的作家。古老的益陽縣在水運時代交通很發達,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三國志》記載的三國爭雄時關羽單刀赴會的英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到明清時期,益陽成為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縣城成為資水流域、南洞庭之濱大米、木材、藥材、茶葉、水產品等商品集散之地。

古益陽山水田陌、無一不秀,民宅村落、處處皆景。許多文人墨客都用詩文描繪過。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知縣劉激寫了「資江十景詩」,刻碑於龜台山龍洲書院,細緻地描繪了資水沿途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典故。明代的湖北人魯鐸,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的進士,路過益陽,留下了一首讚美益陽風光的七言律詩:

益陽南下山岹嶢,益陽道旁風物饒。

翠竹丹楓映茅屋,清泉白石臨溪橋。

異禽時出語歷歷,寒花自任風蕭蕭。

詩中有畫見眼底,右丞往矣誰能招。

他盛讚益陽山水「詩中有畫見眼底」,恨不能請回唐代山水詩畫大家王維,因為只有「右丞」的妙筆才能表現益陽山水之美。

周立波誕生的清溪村,屬益陽縣十六里①。益陽縣共二十三 里。十六里包括澗山村、鄧石橋村、清溪村、大海塘村、桃花侖村這一帶,為益陽縣中部腹地。資江支流志溪河從這裡穿過,益陽名山會龍山坐落在這裡。十六里是益陽比較富裕的地段,清末民初的清溪村處於東西、南北兩條官道交會處,是繁華的鄉村。會龍山脈群峰連綿,一灣清溪碧水如帶,山清水秀。周立波在 《山鄉巨變》里描寫清溪村:

這個離城二十里的丘陵鄉,四圍凈是連綿不斷的、黑洞洞的樹山和竹山,中間是一大片大塅,一坦平陽,田裡的泥土發黑,十分肥沃。一條沿岸長滿刺蓬和雜樹的小澗,彎彎曲曲地從塅里流過。澗上有幾座石頭砌的壩,分段地把溪水攔住,匯成幾個小小的水庫。②

益陽自古尊師重教,重視培養子弟,有深厚的耕讀傳家傳統,是名副其實的耕讀之鄉。周立波出生的清末民初,益陽不僅學校多,而且規模不小。當時已有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和第二高等小學。自1900 年始,挪威、瑞典等外國傳教士來到益陽,建立了信義小 學、信義中學、信義大學、信義女中、育嬰堂、瞽目院等學校。當年益陽縣隸屬長沙郡,在長沙辦了益陽駐省中學,後合併為長郡中學。在益陽廣大的鄉村,遍布著私塾、族學。許多祠堂都用來辦族學,族學裡張貼著「勸學歌」。祠堂管理的族田,收入的穀子一般用來作獎學谷。周立波自家堂屋就辦了一所私塾,這裡還辦有周氏蜚英學校、益陽縣立二校(後改名澗山鄉中心學校)、蔚南女中、省立五師等。

周家並非土生土長的益陽人家,祖上在明代時從江西遷來此處。據《周氏族譜》記載,周立波為周瑜第54 代嗣孫,系周瑜與小喬的次子周胤的後人。周胤晚年在廬陵郡平都縣密湖結茅(今江西省安福縣楓田鎮)定居,去世後葬於密湖之北的小台山,為廬陵周氏始祖。周胤七世孫周淑孟開始分徙廬陵、吉水等地。周氏自晉以後人才輩出,如南宋慶元元年(1195 年)的政治家、宰相周必大等。廬陵周氏第25代喜政於明弘治元年(1488 年)遷居益陽縣裴家村,後遷到益陽縣新市渡石龍山,到明嘉靖元年(1522 年),石龍始祖第五派分嵩、岳、泰、衡四房,周立波屬泰 房,為遷益始祖第18 代嗣孫。

注釋:

①里是明清的鄉村基層單位。從明代開始實行里甲制度,以110戶為1里。明代益陽縣分43里,到清代合併為23里。

②周立波:《山鄉巨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頁。

鄒理,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省作協會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光明日報理論版》《文藝爭鳴》《中國出版》《求索》等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百年周立波》《本土經驗與世界眼光——周立波與外國文學》《周立波年譜》《一個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評傳》等,另著有長篇小說《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