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民間簫笛藝人鄭金明二三事

  玉屏簫笛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便是宮廷貢品。縣政協為深入挖掘玉屏簫笛的歷史文化,組織人員精心編撰了《平簫玉笛慰鄉愁》文史專輯。微玉屏將陸續刊發以饗讀者。

笛韻簫聲長在耳  匠心藝膽可風人

——侗鄉民間簫笛藝人鄭金明二三事

鄭孝碧
  在中國音樂學院樂器博物館和上海音樂學院東方博物館,有兩件來自貴州玉屏的特殊藏品:一根簫竹杖和一支竹笛煙斗,藏品被永久收藏並長期對外展示,製作者是玉屏侗鄉簫笛藝人鄭金明。
本色
  鄭金明生於1945年4月,是平溪街道安坪村人,他在縣城讀過初中。奇巧的手工,彷彿是鄭金明與生俱來的愛好。少年時,他與同寨的表哥姚本金就被當地稱為巧手,編織竹器的手藝,不輸篾匠。他倆編織的竹器,諸如曬席、背篼、巴簍、籮筐、撮箕,尤其是打魚巴簍,細篾精緻,為寨上打魚的人們津津樂道。
  成年後,姚本金成了玉屏名傳一方的傢具木匠,他還跟塔坡做簫笛的姚師傅學過畫畫,有繪畫的根基,加上精巧的篾工,使其扎的龍燈在玉屏方圓幾十里都很聞名。而鄭金明,則成了玉屏有名的裁縫,玉屏城鄉都知道他「鄭師傅」的大名,他做舊式服裝的手藝至今還被人稱道。
  鄭金明對音樂的喜愛是廣泛的。他識簡譜,愛唱歌,侗鄉的嗩吶、鑼鼓、二胡、手風琴他都能夠熟練演奏。而他最愛的還是簫笛。在玉屏讀初中時,鄭金明即喜愛簫笛,靠自學加上向縣城的師傅們請教,笛子吹得有模有樣。
  20世紀60年代,在鄭金明的影響下,黃岔這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寨,就有好幾個愛好音樂的青年,如喜歡吹笛子的鄭金國,拉二胡的姚本金,酷愛二胡、口琴的鄭金華,他們都能夠完整地演奏曲子,尤其是鄭金華的口琴已小有名氣。
簫笛藝人鄭金明
  農村集體時期,豐富多彩的農村文藝,使鄭金明如魚得水,在不斷的摸索、學習和鍛煉中,演奏技藝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公社和縣級的群眾文藝會演中,鄭金明的笛子獨奏深受觀眾好評。鄭金明的簫笛吹奏,有很高的天分,雖未受過專門的學習培訓,全憑聽別人吹,看別人吹,問別人怎麼吹,可謂無師自通,其簫笛演奏技藝,全靠自己的用心揣摩和寒暑苦練。
  在我們村寨,不管農忙農閑,每天早晨和晚上,只要鄭師傅在家,村民們準會聽到他的簫笛聲,最多的是笛子獨奏,吹的《揚鞭催馬運糧忙》《小放牛》等笛子名曲和《小白楊》《十五的月亮》等流行歌曲。村民們從不習慣到習以為常,到後來,鄭師傅每天的簫笛聲,成了村寨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早晚茶,有幾天沒有聽到他的簫笛聲,大家都會相互問一下「鄭師傅到哪兒去了?」
  鄭金明性格開朗,直率而不做作,喜歡將自己會的東西展示給他人,就是被人利用,他也不在乎得失。他不修邊幅,始終一副老農民的裝束,我行我素,常常不為人注意,但談起發明創造和簫笛吹奏,聽者莫不肅然起敬。
謀生
  鄭金明有3個孩子,全家5口人。20世紀80年代初,縫紉淡出了城鄉,耕田僅能糊口。於是,他從單純地喜愛簫笛吹奏,把精力轉向了簫笛的製作和售賣。
  從吹奏到製作,鄭金明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在此之前,他因為經常接觸縣簫笛廠和縣城的簫笛作坊,對簫笛的製作流程有比較清楚的了解,精巧的手工、喜歡發明創造的頭腦、自信、膽識,以及簫笛市場的利益誘惑,驅使他開始了簫笛的製作。
  家裡老木房的堂屋成了他的加工作坊,他從附近的太陽山到周圍的農家,以最低廉的成本組織簫笛竹材。從下料、制坯、雕刻、打磨等一道道工序,所有的設備和工具,都是他自製。經過反覆的實踐,一支支簫笛從他的手上製成,其外觀、音質可與同行媲美。
  鄭金明製作簫笛的目的,就是為了賣錢以維持家庭生計。他將做好的簫笛100支、200支地用口袋裝好,綁在單車上,沿著崎嶇的公路,踏上了售賣簫笛的旅程,足跡遍布了銅仁、懷化、凱里周邊縣市的城鎮和學校,他留宿於農家、學校,住最便宜的小旅館,他以吹奏招引觀眾,對象多為老師與學生。
  就這樣,鄭金明製作的簫笛,以最低廉的成本和大眾化的銷售,賺錢以維持家庭生計,不知不覺中,他其實也是在做著玉屏簫笛的社會傳播,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年代,很多學生就是通過購買他售賣的簫笛而與玉屏簫笛結緣的。比如,縣政協文史委的李培志主任與鄭金明是同村人,1994年10月在凱里讀書的時候,就到鄭金明的家裡,以30塊錢為學校的同學買了10支笛子。李主任回憶說,山腳老舊的木房、簡陋的作坊、樂觀的鄭師傅和那悠揚的笛聲,令人感動,使人佩服,時至今日還記憶猶新。
  鄭金明以傳統行商的方式,年復一年地騎著單車售賣簫笛。他騎單車的技術非同一般,曾在鐵軌上練習騎單車,對單車的熟練程度可想而知。1998年,他騎單車在湖南吉首市賣簫笛的路途中,遭遇了一場車禍,造成多處外傷,右腳膝蓋骨折,在當地的醫院救治出院後,肇事者把他和他那輛被碰撞變形的單車送到了安坪村的家裡。他居家醫治了兩年多,堅持康復鍛煉,身體逐漸恢復後還製作簫笛,買了一輛二手嘉陵摩托,馱上簫笛又往湘黔兩省的城鎮和學校售賣,直到60多歲,才沒有再外出賣簫笛,就在朱家場鎮以及縣城開起了窗帘店,兼做竹撐的大太陽傘,繼續發揮他巧手的特長。
創新
  簫笛和發明創造,伴隨著鄭金明的一生。細緻的觀察、縝密的思考和精巧的製作,註定了他發明創造的天分。在日復一日的農家生活里,在年復一年的農村生產中,從家庭生活用具到生產勞動工具,都能夠激發他發明創造的興趣。他在縣廣播站做過一段時間的廣播安裝,他為玉屏鎖廠的技術革新出過好點子。
  鄭金明20世紀80年代初製造出了玉屏的第一台縫紉絞邊機,他發明的縫紉絞邊機,得到了業界和上級科技部門的認可,因此被邀請出席貴州省科技大會。
  鄭金明經常出入玉屏縣簫笛廠和縣城的簫笛店鋪,與師傅們交流學習。之前,市面上還少有專門的簫笛雕刻槽刀,而製作難度又非常大,於是他悉心鑽研雕刻槽刀的製作,從選材、鍛打、安鋼、鑿槽、起水,純手工製作,儼然是制刀具的鐵匠。他製作的簫笛雕刻槽刀,鋒利無比、經久耐用,深受行家的稱讚。
  最讓人好奇的是他的焊接方法,他將補水鞋用的小橡膠水瓶焊接了一個燃嘴,安裝上一根筷子粗的銅吹管,製成了一個人工吹氣噴油的噴火器,橡膠水瓶內裝上煤油,點燃燃嘴。他用吹嗩吶換氣的方式吹氣噴火,熔化金屬,進行精細的焊接。
  對於簫笛,他花了更多的心思,進行了多項發明創造。如他為方便攜帶,經過反覆試驗,製成了僅有8厘米左右長的口笛,可以完整吹奏曲子,尤其是他用製作的口笛模仿杜鵑、布穀等鳥叫,聲音清脆悅耳,惟妙惟肖。口笛短小輕巧,放在衣服的口袋之中,方便至極。
  鄭金明痴迷於簫笛,尤其是近些年我縣對簫笛的重視,更加堅定了他對玉屏簫笛的熱愛和思考。藝術來源於生活,鄭金明把發明創造的目光集中在了侗鄉人的兩件生活用品——竹拐杖和竹煙鬥上。
  竹拐杖和竹煙斗,作為玉屏簫笛的附屬產品,之前都曾被製作和生產過,但把竹拐杖和竹煙斗做成簫和笛,在玉屏沒有,在全國沒有,在整個簫笛界都沒有,但鄭金明敢想敢做。2014年,他利用紫竹,保留其竹腦殼,按照玉屏直把拐杖和大竹煙斗的形制,結合簫笛的製作特性,使其既保證其拐杖和煙斗的實用性又具備簫笛演奏的功能,經過反複製作和改進,他的竹簫拐杖和竹笛煙斗終於製作成功。既具有拐杖和煙斗的實用,又能夠當簫笛演奏使用,其音質不輸專門的簫笛。
  2015年11月,玉屏縣舉辦了「紀念玉屏簫笛獲巴拿馬金獎百年慶典」活動,簫笛收藏家鄭金城在縣城的風情園舉辦了個人簫笛收藏精品展,鄭金明製作的「簫竹杖」和「竹笛煙斗」亮相於展覽,簫竹杖和竹笛煙斗這一充滿侗鄉生活氣息的作品,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中國音樂學院楊通八等專家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6年5月,簫竹杖和竹笛煙斗被中國音樂學院樂器博物館徵集收藏,現已陳列該博物館並對外進行展示。2019年4月,上海音樂學院舉辦了玉屏簫笛「非遺」文化展,鄭金明製作的竹簫杖和竹笛煙斗被上海音樂學院東方博物館收藏,該館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並給簫笛收藏家鄭金城頒發了捐贈證書。
  博物館的收藏,人們的讚譽,彷彿這一切都與鄭金明無關。在玉屏縣城,他依然艱難地維持著他的窗帘製作小店,依然醉心於簫笛。
  2019年7月的一個大熱天,他為了完成別人定製的竹撐大傘,去到村寨附近的太陽山砍竹子,突然染上了惡疾,三天後就離開了人世,享年75 歲。
  一位長者、一位藝人,就這樣淡然離去了。鄭金明與我的父親是族兄弟,我叫他伯父,懷著無限的傷感和敬意,我為他的墓碑撰書了聯語:笛韻簫聲長在耳,匠心藝膽可風人。
  鄭金明走了,留下了玉屏簫笛人的執著和創新。
  (作者系玉屏詩詞楹聯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