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最後寫周杰倫《聖誕星》的人?華語樂壇,早就「翻篇了」

文|令狐伯光

2023年已經過去了,如果單純從華語音樂角度來看的話。大家可能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去年除了周杰倫《聖誕星》讓人失望,再到五月天疑似假唱風波,也有陶喆,王力宏回春等現象。

但他們的歌曲所帶來的熱度,還是不如刀郎的新專輯《山歌寥哉》。這就像還有發專輯的港台音樂人一樣,他們的歌曲都不再主流了,香港樂壇早就已經退出華語樂壇主流,現在也輪到了台灣樂壇。

可能有人要說內地樂壇也就那樣,但實際上主要是因為主流平台的原因,內地流行樂壇確實不行。但是以影視劇和獨立音樂代表的內地樂壇正在迅速崛起,可能很多人並不聽獨立音樂,但以很多影視劇,遊戲,動漫代表的配樂,還有歌曲確實透出一角。

2024年幾乎可以預見會更好,而不是更差,台灣樂壇代表華語音樂的時代真過去了。

華語樂壇為何衰落?都說爛了

主流流行樂壇就不用想了,不止中國不行是全世界都不行。如果要詳細論述是比較複雜的,簡單從產業上面來講。一個是音樂傳播平台,互聯網大大降低了音樂創作、音樂傳播的成本和門檻,多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音樂慢慢成為視頻的附屬品,再加上許多音樂創作者的目的逐漸成為盈利,導致流行音樂的巨大變化。

這就導致全世界進入多媒體現代化時代,大眾休閑時間碎片化,短視頻興起,結合前面的要素,流行樂就成為洗腦而無營養的音樂,市場成為如此,創作者很難繼續堅持做虧本創作,洗腦樂就更多,產生惡性循環。

最後就是原本音樂主要傳播載體唱片時代崩了,而其它重要傳播載體像影視劇,綜藝,舞台等等。前些年又完全被唱跳愛豆給佔據了,當初流量明星都侵入影視劇領域,更不用提這個音樂領域了。

前些年影視劇的配樂和ost,配樂因為沒錢請好的製作人千篇一律,ost固定搭配和流量明星和主演演唱很常見,這就就導演連影視歌曲也不大行。

現在比較好的是獨立音樂,我一直的觀點是內地獨立音樂在2010年過後。早就已經超越香港樂壇,和積累的台灣樂壇相比還有差距。但隨著台灣樂壇一直在衰落,2020年以來早就已經超越了台灣樂壇。

2023年,華語音樂崛起?別不信,是真的

我相信每當說到獨立音樂還可以,甚至比以前港台音樂還要繁榮得多,這個時候都會有人會這麼說:獨立音樂沒熱度,沒權威獎項,沒業內人士願意提,沒音樂愛好者願意評的小眾獨立音樂,真的沒你們說的那麼好,不是啥稀罕東西。

那種小眾音樂真的不好聽,也不稀有,秀小眾的就很離譜,只有周杰倫前七張依然是稀有度最高的專輯,反正一問周王陶林就是神,四大天王就是神,以前華語音樂才是最厲害的,現在的音樂稀奇古怪,花里胡哨好聽個鎚子。

怎麼講呢,人類隨著年齡和環境變化,審美停滯,不接受新事物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5060父母那一輩還聽戲曲,紅歌,鄧麗君,四大天王啥的。8090後只聽周王陶林,和隨時能接觸到的抖音其實也非常正常。真的別怪市場停滯,所謂的停滯是指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人。

2023年,準確來說是這幾年的內地樂壇有一個很鮮明的現象。華語樂壇最大問題只是打歌平台不行(還沒有專業獎項),主流渠道是偶像和抖音神曲為主,但獨立音樂論音樂風格豐富度早就超越周王陶林的台灣樂壇時期。因為上面出手整治「流量經濟」過後,這幾年國內影視劇,動畫和遊戲肉眼可見質量提升。

這也就導致國產影視劇、動畫和遊戲等成為音樂打歌的主要渠道之一。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中國內地影視配樂起來了,時間是2019年為分界線,《流浪地球》的阿鯤,《隱秘的角落》的配樂人丁可,《長安十二時辰》配樂也很好。然後有《愛情神話》,動畫《靈籠》的楊秉音,《原神》的陳致逸等等。

2023年的《漫長的季節》《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編輯部》,甚至於電視劇《三體》的配樂,偏商業影視劇像《去有風的地方》也不算差。《河邊的錯誤》裡面宏的演員叫莫西子詩,是詩人,也是彝族音樂人,而他演唱了《八角籠中》片尾曲。

這些作品我都查過幕後,導演團隊是80後為主不提,上面提到的所有配樂人基本上80後,同時全都是內地人。內地這樣的音樂人數量很多,只是目前通過影視劇,在國內音樂主流宣傳平台溢出了一角而已。

不小眾,也不難聽,周杰倫時代真過去了

怎麼說呢,這種文藝審美的問題是爭不出個所以然的,不管你怎麼說不會有人聽,他就認為周杰倫是最吊的。但如果站到華語音樂產業與中國流行文化產業發展角度來講。大概就是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流行文化多樣化需求,內地獨立音樂開始填補空缺,並且早就取代了港台樂壇的位置,它是客觀存在的。

因為現在主流平台渠道不行,動畫,遊戲和影視劇成為主流文藝重要的一環。所以,當動畫,遊戲和影視劇開始在崛起,也就成為內地流行音樂的崛起,它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而港台早已經滿足不了這個文化需求。

比如科幻、懸疑、犯罪、文藝、年代等等題材。

再到《靈籠》這種科幻+廢土+生物+宗教的動漫,《原神》《黑神話悟空》這樣的遊戲。

你可以不喜歡它們的歌曲,可以覺得它們的配樂不行,也可以抱著以前周王陶林就是最吊的。但你就是無法否認這些作品才是當前中國流行文化的主流,順帶著這些作品的配樂,歌曲成為了主流。

港台音樂已經全面落後,因為它不再適配新時代中國流行文化。比如電視劇《三體》除了配樂,片尾曲有一首內地獨立樂隊重塑的歌曲《three-body》,專業強,水平不錯,歌曲風格和內容非常貼合三體電視劇氣質。

而重塑的音樂風格早期屬於後朋克,現在偏電子樂。

你可以覺得重塑不行,音樂小眾,不好聽,不咋滴,比不上周杰倫。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你讓港台音樂人來寫《三體》的歌曲啊。他們寫得出來嗎?寫不出來。

如果交給周杰倫:葉文潔,過來靠哥的胸肌。

我說我諷刺周杰倫了,問題是你給巔峰時期的周杰倫他也寫不出《三體》歌曲,因為港台壓根沒有科幻基因。他最被交口稱讚的「暗黑四部曲」也沒有一首是科幻,同時也不適合《漫長的季節》,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太小眾,不喜歡,周杰倫yyds?但華語音樂自己「翻篇了」

這幾年內地這種動漫,遊戲,影視劇帶著音樂崛起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比如《黑神話悟空》的音效還沒趕上,但是幾個預告裡面出的配樂都是相當不錯的,港台註定是跟不上了。

《黑神話悟空》的配樂人名叫作翟錦彥,說了你可能不信人家是92年的。

你要說他是世界級配樂人不至於,它背後邏輯:一是你得有(有人),二是年輕(有時間),三是有工作(有機會)。

如果《黑神話悟空》非常成功打出名頭,得到磨鍊機會和更多資源,請問這位年輕配樂人接下來會如何?

華語樂壇落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港颱風格突破就那樣,pop芭樂情歌非常的深厚。現在流行音樂整體上就是一種去旋律化的趨勢,編曲越來越重要,像周杰倫這種搞法已經落後於時代了。華語樂壇發展這麼多年,也早就過了早期的balad遍地的時代,如果還拿十幾年前的審美來套現在的歌,顯得非常的滑稽。

今年港台音樂人,周杰倫是《聖誕星》,五月天假唱。我們即使不講這個,請問港台有上述那些影視作品嗎?請問背後有這樣數量龐大的音樂人,配樂人,獨立音樂人嗎?香港導演翁子光《風再起時》配樂是內地丁可。

最後,我還是那句話,審美是自由的,堅持是沒有問題的。但從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角度分析,在內地主流打歌渠道和平台不行的情況下。當這幾年優質動漫,遊戲和影視劇開始提升和爆發的情況下,它附帶的內地音樂崛起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比如有人說現在中國影視劇配樂不行,你硬要說辛爽《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丁可的配樂,片尾選擇樂隊歌曲不行,不好聽,不如以前的影視劇。一如《長安十二時辰》《靈籠》《愛情神話》《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編輯部》等等。

我建議千萬別看,別聽,永遠去聽自己喜歡的以前歌曲。

你實在不接受,那就別怪市場停滯了,所謂的停滯是指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人,對於有些人來說,從不存在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