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收視男神怎麼越老越能打!靳東王凱是新一屆收視王者嗎

上周總局脫水收視出來後,引發了我發自內心的驚嘆:靳東實在是太能打了。



今年台播劇里豆瓣評分最低的是靳東的《如果歲月可回頭》,2.2萬人打出了3.5分,口碑不佳對收視影響明顯,該劇是近期收視下滑最明顯的劇,聽起來很嚴重是不是,看一看脫水榜上周排名第一的劇是哪部?《如果歲月可回頭》。



評分都這樣了,還力壓王凱的兩部准8分劇《獵狐》和《清平樂》,你就說靳東能不能打。



再看一季度脫水收視率,《歲月》僅次於《安家》,位居第二,播出時同樣被吐槽過的《精英律師》第五。



要說收視女王還是孫儷,出手從不拿第二,但孫儷出品慢啊,上部劇還是2018年,靳東呢,一個季度上兩部新劇,一個第二一個第五。

這就引出一個國產劇的老話題:靳東是不是這屆國劇收視扛把子?

我為此查閱近五年收視流量大數據時,發現了一個頗值得玩味的點——

在2014流量元年過後,如雨後春筍般扎堆強勢冒頭的新流量們,竟然並不是這屆收視頂級王者,意外不?

這屆收視王者,多半大器晚成。

靳東43歲,王凱37歲,羅晉38歲,郭京飛40歲,減肥路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潘老師45。比較年輕的朱一龍32歲,鄧倫27歲,但也是經歷過一番折騰。



於是這又產生一個問題: 這屆收視男神整體大器晚成背後,藏著這屆收視爆款生息浮動之間,怎樣的磅礴浪潮?這波男神中,誰又能乘著這浪潮,一直笑傲江湖?

這屆收視男神,誰最能打?

首先要聲明老一輩江湖地位塵埃落定的收視男神不納入本次評選,比如陳道明、陳寶國、李幼斌、張嘉譯等等,雖然這些王牌近年來接戲的頻率都普遍降低,嚴格說也告別了自己的收視巔峰期,但如果認真出手還是擋不住,相當於風清揚逍遙子式的前輩高手,不適合與新一輩放一起比。



其次是曾經創造爆款劇,但近年工作重點放到電影領域的,比如憑藉李逍遙、梅長蘇大熱,成為80後唯一一個金鷹白玉蘭雙視帝的胡歌。

要說胡歌能打當然是能打,即使2017年口碑撲街的《獵場》,收視率和關注度依然是同期第一,這五年來胡歌平均收視率最差的劇集,你敢不敢信——是《琅琊榜》!



原因是《琅琊榜》前兩周收視雙台在0.4%左右浮動,後半程逆襲,總體收視率被拉低。

但如今胡歌轉戰大銀幕,首部一番男主就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接下來還有陳可辛的《李娜》和王家衛的《繁花》,人不在江湖,琅琊榜上就暫時不記入他的名字。

類似的還有今年接下四部電影沒有電視劇新作的李現,以及即將爭奪金像影帝的易烊千璽。

那麼專註電視劇領域的、收視層面稱得上當打之年的,哪個最有收視統治力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靳東。

40歲才憑《偽裝者》出圈,《我的前半生》成為婦女愛豆。他作品最大特色就是播出平台省心,播出前基本不需要什麼宣發,不需要炒作,穩穩噹噹播出,收視率播放量關注度就能持續推高。



自2015年的《偽裝者》一戰成名以來,靳東所有主演劇集幾乎都是雙台破二,前段時間的《精英律師》如此,《歲月》也是如此,不過縱向對比靳東這些年其他劇,這個成績還只算是一般。



2018年5.8分的《戀愛先生》,在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雙台平均收視破1.5%,國劇全年收視第一,第二是正午陽光8.8分的《大江大河》。



由此就可以看出靳東劇最神奇的地方,口碑好的《前半生》能打,口碑平平的《戀愛先生》拿個全年第一,口碑徹底撲街的《歲月》照樣一季度第二。

只能說中年老阿姨比小妹妹小姐姐們更長情,靳東的霸道總裁,市場上沒有競品,因此擁有一個數量相當感人的鐵票倉,無論口碑多低,觀眾依然愛他。但靳東的問題是已經三年沒演過6分劇,觀眾的愛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

和靳東一樣,因為《偽裝者》而開始走紅的,還有王凱 。

王凱的路線其實有轉移,2016年他還演過言情劇《放棄我,抓緊我》,在湖南衛視收視爆表,但接下來就徹底成為正午陽光御用男主。

《歡樂頌》口碑收視雙贏,2018年的《歡樂頌2》口碑下滑嚴重,但收視和討論度則更上一層樓。



2018年底的《大江大河》則是少有的能統治收視的正劇。

但也因為和正午陽光徹底掛鉤,一旦正午劇的熱度出了問題,王凱的收視也跟著波動。

比如最近的《獵狐》和《清平樂》。



《獵狐》雙台脫水收視率達到1.585%,然而正午劇《清平樂》第二周脫水收視僅為0.572%,背後是正午的高口碑人文古裝劇過度曲高和寡,這是和正午綁定的結果:陽光同路,風雨也要同舟。



但正午劇翻車是偶爾,捧人是常態。比如郭京飛。

他和正午陽光劇屬於相互成全。

先在《都挺好》演了二哥蘇明成,一個原著里非常扁平化極度討人厭的媽寶男,啃老,坑妹,壓根沒救,恨不得打死他,但郭京飛演出來,還是會讓你有那麼一絲不忍心,甚至有一絲可愛,《都挺好》大熱,蘇家男團的表演居功至偉。



到了《我是余歡水》,郭京飛實火。他從醫院走出來一個臉著地摔下去,關注度跟著蹭蹭上漲,從開播的全網熱度七八名開外,直接飆升到全網前三,並持續保持到劇終。



不過這屆收視男神中郭京飛是個「異類」,通常這個年紀的中年男神應該以衛視劇為主,而郭京飛堪稱網劇始祖級男神,從《暗黑者》時期就積累了一票網劇死粉。

正午陽光的習慣是用熟的演員反覆用,所以郭京飛的未來完全可以認真期待。

與他情況類似但觀眾基礎更廣闊的還有潘粵明,早年潘粵明還是各大衛視極其歡迎的英俊小生,和趙薇主演的《京華煙雲》平均收視率8.782%,究竟它和《亮劍》哪一部是2005年收視冠軍至今是樁懸案,但劇是爆款無疑。



可是經歷和董潔風波,再憑《白夜追兇》重回巔峰後,潘老師卻突然化身網劇頂流,《白夜追兇2》至今讓劇迷望眼欲穿,《怒晴湘西》和《龍嶺迷窟》又火了。



讓靳東這樣的衛視劇一哥和潘粵明在網路上比流量,勝負就難分,當然這也再次證明了潘老師是持續不斷在吸收新粉,也證明中年男神也具有對新一代觀眾不凡的號召力。

必須說收視號召力是一個永恆的變數。先有好劇,而後有男神。

就像羅晉,公認演技挺好,長相不算頂顏但絕不討人厭,問題是劇集一直差點意思,《鶴唳華亭》哭抽了,觀眾還是看著累。



結果一部《安家》,一季度脫水收視第一,孫儷的角色都有人看不慣,但少有人不愛可鹽可甜的徐姑姑,這一戰,收視號召力就提升一個級數。



又比如張若昀,一直離一線差口氣,一部《慶余年》,不僅人氣急升,更變身王倦劇御用男主,接下來的《雪中悍刀行》,還是張若昀。



所以誰是第一?

答案是由於平台受眾不同,這屆男神很難說有陳道明那樣絕對的王者,但從選擇和什麼人合作,選擇什麼作品,多多少少可以看出,收視男神贏在了「認識」上。

就像《一代宗師》開局那場較量說的:不比功夫,比想法。

比想法,以上幾位男神都贏了。

為什麼這屆流量收視打不過老牌男神?

接下來說說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綜合收視、網播量、討論度,新一代流量依然打不贏老一輩收視男神?

先說明,非粉非黑,無意引戰,請粉絲不要較真,以上討論對事不對人。


事實上這個鍋也不能都扣到新一代流量身上,而是因為過去幾年,電視圈完成了輪急轉彎。

這輪故事的開始,就是集合了初代小生的《古劍奇譚》。



這部劇,幾乎一夜之間顛覆了電視屆的遊戲法則,一時間無一例外,江湖上都是演技相較單薄的高人氣小鮮肉做主演,再配以名導+大ip+大製作的團隊,共同製作而成。

問題是這股風頭來的快去的也快,2017年明星們還在拼流量、拼熱度,這兩年忽然間演技派崛起而起,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們耗巨資拍攝的高熱度的影視劇則紛紛撲街。

首先是玄幻劇撲街。

楊洋的《武動乾坤》在播出之前,背靠大IP話題不斷,加上國劇第一名導張黎導演,曾是網民投票選出的最期待的電視劇。但在播出後原著粉紛紛棄劇,許多人吐槽劇情改動過大,主角與原著人設不符,最後豆瓣評分跌到了4.9,平均收視0.49。



類似遭遇的還有吳磊的《斗破蒼穹》,昊然弟弟的《九洲縹緲錄》。

過度套路的流量偶像劇日子也不好過。

鹿晗和關曉彤主演的《甜蜜暴擊》在兩人公布戀情後登陸湖南衛視暑期檔首播。相比公布戀情時微博癱瘓的熱度相比,劇集不僅口碑平平,收視也僅僅勉強破一。



偶像劇男神鍾漢良,《一路繁花相送》也是0.4,0.5直線播完。

類型雜糅偶像劇也未必行,陳偉霆馬思純的《橙紅年代》收視一直在0.3—0.5之間徘徊,兩位主演甚至在劇播期間也發過微博自嘲。

但優質流量遇到正確的類型,照樣可以製造爆款。

比如黃景瑜雖然演技有待修鍊,但憑藉市場稀缺的正小生臉,以及良好身材和外形,演《破冰行動》就很容易爆。



不能說楊洋吳磊他們沒有用心演,他們的確認真對待了,但數據遠未達到預期背後,終究說明流量在2015、2016年抵達一個高點後急速貶值。

流量再「繁華」,始終是熱鬧的幻覺。

影視圈風水輪流轉,很快又轉到了實力大叔這邊。

這屆收視男神都大器晚成,背後藏著國產劇怎樣的潮汐

中年男神佔據遙控器其實是國劇常態,但為什麼這屆男神多半大器晚成?

答案是:在整體風氣愈加浮躁的娛樂圈,你能難得地在這群男演員身上看到厚積薄發的沉澱感。

有的沉澱成了心寬體胖的演技大叔,有人則沉澱成了霸總氣質的性感大叔。

中年收視男神是不是靠臉?也不全是,郭京飛、雷佳音、孫紅雷有何姿色可言?

要說男神憑什麼,第一是風向,第二是演技,三是態度。

靳東的戲路是都市霸總,這幾年在他的領域裡爆款頻出,而且幾乎找不到競品,從「不要酸菜不要面只要老譚」,到「賀涵只應天上有,人間處處是白光」,廣電總局脫水收視率數據他才能一騎絕塵。



這就是順風而行,日行千里。

但很多男神也不是演固定類型,當影視市場也逐漸回歸理性,觀眾品味逐步提升,演技品質愈發得到重視。

就說雷佳音,都市劇《前半生》他演出渣男,演了出軌男的掙扎和痛苦,在一部八點檔的電視劇里注入人性討論的空間,是憑演技突圍。



《白鹿原》里的鹿兆鵬,穿長衫斯斯文文,年代劇他也可以。



《綉春刀2》是吃貨擔當裴綸,吃播技能在《長安十二時辰》繼續發揚光大,加上跑酷,一線收視男星的為止就此坐穩,這是他自己用演技成全了自己。



但演技再好,也看際遇。

潘粵明如果沒有遇到董潔事件,就遇不到《白夜追兇》,因為咖位太高,遇上事咖位下來了,網劇才找上他,結果,金鳳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

但還是因為這些年沉澱的演技,他才能一人演出三種狀態,弟弟,哥哥,還有「當弟弟扮成哥哥時」, 最絕的是兄弟倆CP感還爆棚……

到演《鬼吹燈》,又是換臉式演技,看了《龍嶺迷窟》潘粵明演的胡八一,你能想起他前不久不還在《怒晴湘西》里演陳玉樓嗎?



對這輪大器晚成的收視男神來說,演技就是硬通貨。

高偉光是近兩年肉眼可見進步最大的男演員,看他跟楊冪他們演偶像的演技,再看看《枕上書》和《怒晴湘西》的演技,從浮誇到穩重到深情,很難相信是同一個人。



他讓觀眾刮目相看,觀眾就用口碑推著他一路急升。這是天底下最公平的事。

實力派也好流量掛也好,要逆襲成收視男神,事關能力,更決定於態度。

朱一龍演《鎮魂》之前,排山倒海的質疑,演完就真香,這個故事最奇妙的是朱一龍的演技之前確實不太行,但突然一夜托胎換骨。



朱一龍接受《時尚先生》採訪時提到自己的「笨辦法」:這件事是沒有辦法投機取巧的,我看過很多國外演員的採訪和自傳,我沒有達到過他們那種真正的沉浸式表演,我渴望那樣的表演狀態。

類似的還有鄧倫,《香蜜沉沉燼如霜》拍攝之前,網友也是一片反對之聲,可當劇真正播出之後,全國網同時段收視第一,黃金檔唯一一部實時收視率破2,累計網路播放突破115億,花式熱搜連續霸榜34天,豆瓣超110萬網友打出7.3分高分的成績,粉絲彩虹屁說的是北影楊紫上戲鄧倫,都選擇了用自己的原聲,一下就顯得比別家流量的彩虹屁有檔次。



其實看下這些收視男神爆款作品,最大的特點無非是每部劇都有一個觸動觀眾的點,換句話說,演員的表演,讓觀眾找到了情感的共鳴點。

正是因為共鳴,《余歡水》從人物到劇情都有討論度,《龍嶺迷窟》高度還原原著的胡八一王胖子cp戳中了大家的小心心,《鬢邊》高甜的劇情也看得停不下來。

但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趕上了時代的潮水,拿出了稱職的演技,劇爆了,再保持好帥氣外型和努力態度,就可以一絕前人後患,從此高枕無憂嗎?

還是未必。

表面看來,這些收視男神的對手,是歲月,和一波又一波湧上沙灘的新人。

但究其根本,是那載舟亦能覆舟的時代浪潮。

舊收視男神的成功,得益於他們自己夠努力,也成為了順流而上的人。

但潮流和觀眾,最是善變。

如何成為永恆的收視男神呢?

就說一個例子,陳道明,33歲已經憑《末代皇帝》拿下視帝,60歲拍《我的前半生》,他去客串,戲份並不多。但不論有沒有戲,他都喜歡站在旁邊看著馬伊琍他們演。



馬伊琍問陳道明為什麼,陳道明回答說:我們這一輩的演員,一直在用自己那一代的方式演戲,我的表演是帶著那個年代的痕迹的。帶著那個痕迹到現在這個年代演,可能是脫節的。所以我今天抱著一個學習的心態,我來看你們正當年的人怎麼演戲。

「我想要融入,但我不能讓自己的姿勢太難看。」

你以為這只是老藝術家的套話?3年後的,陳道明演《慶余年》中的慶帝。



第一次亮相是坐在馬車中吃路邊攤賣的餛飩——似乎還是陳道明,又似乎不是陳道明了,霸氣依然霸氣,卻用一種從未有過的舉重若輕,演出了這個角色背後的故事和心思。

雖然是奇幻劇,但從人物複雜性上來說,這個角色卻是《黑洞》里的聶明宇之後,陳道明的又一次突破。

這樣的陳道明,當一輩子收視男神,何足為奇?

說到底,收視男神能不能爆,看命,能不能一直爆,看你把片場當什麼?

片場,顧名思義,拍戲的地方,它可以是流量上天的演技天花板,也可以是顛覆流量的實力派的修鍊場。

流量當紅時,在片場是聽不到真話的。

「好」「過」「太棒了」,直到反噬的聲音席捲全網。

而真正的演技男神,分分鐘感受到的是難。知道難,才能抵抗無腦、泡沫般的溢美之詞,才能走得遠。

這一票收視演技派大叔的大紅,在人設一個個崩塌的娛樂圈,是個必然。



因為摸爬滾打多年練出的業務水平,早已讓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傲立於膚淺的評價體系之上,昂著頭,把收視賺了。

而觀眾只願意把點擊、收視,貢獻給認真演戲的人。

許多時候,演員的爆款命運不是自己也不是導演決定的,而是被平台用戶決定的。

因為觀眾的審美和口味會被爆款引領,可是能走的夠遠的收視男神,不僅能看到收視,看到流量,還能看到流量收視甚至口碑背後,時代的風向。



表面看,國劇的風向一直在變,比如熱門類型、題材,但有些風向是不會變的,那就是無論哪一代觀眾,永遠喜歡看好戲,好表演,好演員。

在這出國劇大戲中,無論多少年,陳道明這樣的收視男神往那一站就是主角,而有的人演上了主角也還是像個配角,就算大熱劇給他們演,或許還是撲街。

有些人從主角演成了配角,但還在努力演,就不失一代男神的體面。

十年之後,有多少今年的收視男神依然站在收視之巔呢,比起這個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這十年,男神門留給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看的精品劇又能有多少?

這麼說來,誰是新一屆收視扛把子,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屆男神年紀已經不輕,用黃曉明的話說,「到了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再多的機會去消耗自己,必須得用作品說話。」

這屆國劇觀眾還是看臉,但終究是看演技這張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