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破曉導演回應劇情「燒腦度降低」

娛樂頭條 8708℃
白夜破曉導演回應劇情「燒腦度降低」 - 陸劇吧 潘粵明飾演關宏峰 王瀧正飾演周巡白夜破曉導演回應劇情「燒腦度降低」 - 陸劇吧 導演劉英劍

作為《白夜追兇》的續篇,《白夜破曉》在優酷上線一周後評論出現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原班人馬細節還原塵封的「那個味道」誠意滿滿,是長劇ip穿越周期的典範;有人則對喜劇元素變多產生不適,對案件簡單、燒腦度降低感到失望。

對於網友的爭議,日前,《白夜破曉》導演劉英劍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從主創角度闡述了續篇製作的考量。

理性上嚴謹感性上克制

劉英劍七年前是《白夜追兇》的攝影與「粉絲」,7年後,他成了「書接上回」的主導者。「《白夜破曉》的劇本7年前就有了,我2022年接到導演工作,對自己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面對新觀眾還是老觀眾,答案是新老觀眾我們都要兼顧,都要滿足。」

《白夜追兇》當年之所以有橫空出世的效果,是它獨特的「白夜味兒」。此前的國產罪案劇,多以美劇、日劇為參考,雖然結構精巧,但是和中國人的文化情感存在隔閡。《白夜追兇》是中國人自己的刑偵故事,根植在本土的親情關係和情感基因之中。

從目前更新的劇情來看,《白夜破曉》堅持了不煽情的硬漢氣質,通過人物的行動和決策去體現人物感情,尤其是關宏峰和關宏宇之間的兄弟情。情感和情緒的差別在於,情感是有邏輯的,在「爽劇」成為流行趨勢的當下,這種內斂情感依然具有獨特價值。《白夜破曉》的另一個堅持,是主線和支線的緊密鉤織,確保讓每一個單元案件的敘事線索最終都回歸到主線上。在理性上嚴謹、在感性上克制,成為主創們共同的心錨。

破案難度降低是有意為之

針對觀眾目前反饋案件偏簡單、破案難度降低不夠燒腦等問題,劉英劍回應說,他認為懸疑劇無論鏡頭語言、故事外殼如何表達,最終講述的還是人性,這也是《白夜破曉》較前作不一樣的挑戰,「我們不是通過推理案件的難度或者高智商懸疑感去吸引觀眾,而是把人性放在前面,把案件慢慢的往後放。同時每一個案件的輔助作用也是幫助主角團成長。」

在劉英劍看來,讓《白夜破曉》里人物的變化有「味道」,更能滿足觀眾的情感需求。比如關宏峰變得沒有那麼一意孤行了,關宏宇也表現出了睿智的一面,周巡不再碎言碎語。「更像是我們的孩子慢慢長大,有一天真的長大就要離開我們了,且看且珍惜吧。」

同時他還表示,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是高智商犯罪,當下選擇的案件看似很簡單,但恰恰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讓觀眾看到身邊人最真實的心理狀態。「打拐、虐寵等案件也在呼籲大家多關注這一類的案件,避免悲劇再發生。」

觀眾的熱情是最大鞭策

通過人物成長,《白夜破曉》完成了前作的延續,而敘事風格相較前作,同樣有堅持有創新。重視細節、鏡頭審美、演員表演等優點既維持「原汁原味」,又有很多獨特的當下的元素。

例如被網友津津樂道的名場面:關宏峰把肺魚「老虎」燉了,魚缸里換成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寓意兄弟再次合體。」在第一季《白夜追兇》中,關宏峰和關宏宇換衣服交接的場面則幾乎不再出現,二人切換得更流暢絲滑了。

劉英劍回應說,這也是籌備階段著重研究後的結果,「第一季兩人換衣服交接手機鑰匙看多了,第二季盡量避免重複,開篇的時候關宏峰和關宏宇在汽車裡交接,我們用了360度環形軌道讓哥哥進來坐到后座,轉過來弟弟已經穿好衣服從前座出去;小孩案周巡追逃跑的那個人交接,大家都知道就是關宏宇;四月殺手案裡面關宏峰和殺手打完架渾身都是泥,關宏宇帶著一身泥來到市局,這個交接我們是留給觀眾去想像的。」

熟悉《白夜追兇》的觀眾對於其光影調度和鏡頭切換印象深刻,這種寓意黑夜白天及兄弟二人身份的鏡頭語言,為整個故事的完成度大大加分,當時身為攝影指導的劉英劍功不可沒。第二季轉換到導演身份,對於拍攝層面的把控,他反而有新考量,「不要讓影像來影響故事,所以把攝影機藏起來——這是我們提前設定好的,事實也是如此完成的。」他以曲弦出場的戲為例,曲弦和周巡聊天,讓曲弦在畫面的上方,讓周巡的頭在畫面的下方,產生一種壓迫感,「劇中這一類鏡頭設計很多,但是觀眾在追劇時幾乎感受不到鏡頭有多特別,因為我們不想讓觀眾被鏡頭帶跑偏。現在為止很少有人提影像層面上的話題,這個結果是我想要的,不希望觀眾說攝影風格太強烈了。」

開播至今,劉英劍密切關注觀眾的反饋,「我們預埋的包袱點、前後呼應的彩蛋都被準確地挖出來了,觀眾的熱情對於創作者來說真的是最好的鞭策。」他也希望在觀眾的友好和期待下,「白夜」系列能繼續延續下去。文/本報記者楊文傑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