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娛樂頭條 7371℃

最近正在熱映的電影《野孩子》,取材自「流浪兄弟」真實事件,講述了「小偷哥哥」馬亮(王俊凱 飾)與「孤兒弟弟」軒軒(關子勰 飾)在風雨中相依為命的故事,不僅引發了觀眾對於「社會困境兒童」的關注與反思,也讓很多人對現實中「流浪兄弟」的經歷,和電影中藝術化展現的角色故事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 陸劇吧

「流浪兄弟」的真實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陝西渭南警方破獲了一起連續盜竊案。兩名涉案人員,一個是21歲的馬亮(化名)負責偷盜,另一個是年僅8歲的男孩軒軒(化名)負責銷贓。

整個事件中,最讓人奇怪的就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又相差13歲的孩子,為何會一起流浪生活?

其實這和他們共同的成長經歷有關,兩人一樣都是「事實孤兒」(父母雖然健在,但事實上不能提供經濟支持和照料的未成年人)的身份,成了他們的感情聯結和共鳴。

《野孩子》里對軒軒家庭的刻畫著墨比較多,和現實中的原型差不多——軒軒的父母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生下他,後來又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兩人分手時就把孩子扔給了年邁的爺爺。

軒軒的妹妹也是差不多的遭遇,而爺爺只能靠著在城中村收廢品養活兩個孩子和殘疾的老伴,因此軒軒到了8歲還沒有上學,只能到處遊盪,還整日挨餓受凍。

《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 陸劇吧

而馬亮的過去在電影中只有一些回憶片段,表現得比較隱晦。實際上,馬亮父母還健在,但是他的媽媽在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他離開了家庭。媽媽離開後,馬亮的爸爸也外出打工,他和姐姐一度寄宿在親戚家。

一開始媽媽和姐弟倆還有一些斷斷續續的聯繫,馬亮還曾經跟著媽媽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後來媽媽組建了新的家庭,馬亮又回到了爸爸這邊,他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也不願意再去上學了。

馬亮的爸爸其實並不像軒軒的爸爸那樣對孩子不管不問,但常年在外打工,父子之間漸漸難以交流,回到家裡父子倆也沒話說。

等長大到十四五歲,馬亮開始離家出走,跑出去一段時間再回去,後來基本就不回家了。

在軒軒的爺爺看來,因為馬亮能給軒軒買好吃,給他玩手機,所以孫子才會願意和這個哥哥待在一起。

但事實上,兩顆孤獨的心相遇,軒軒遇到了馬亮,有著相似家庭背景的兩個孩子或許還為彼此提供了一份溫暖和陪伴。

《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 陸劇吧

《野孩子》電影里,兩人找到了一間被廢棄的房子,便到處在廢品回收站撿了一些傢具,開始在屋裡生活。

現實中,他們的生活條件甚至更差一些,可以說是「以天為蓋地為廬」。他們只能在城中村外的樹林里,在枯枝亂葉中鋪上一塊破舊的門板,蓋上一床薄薄的破被子,這就是兩個人的家。

這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哥哥非常照顧軒軒,晚上給他講故事,給他唱歌。冬天的時候,他們就相互依偎在雪堆旁邊,躺在荒地上數星星。

《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 陸劇吧

馬亮遇到軒軒之前,經常一個地方呆很短一段時間就離開,但到了渭南之後卻反常地留在了這裡呆了很久。

就像電影里展現的一樣,馬亮其實也嘗試離開過,比如藏在牆後面假裝走了,結果弟弟就一邊喊著哥哥一邊找他;還有一次馬亮在前面跑,弟弟在後面哭著追,他實在是不忍心只好停下來,弟弟一把抱住了他。

《野孩子》「流浪兄弟」感動觀眾,細節中寫滿「愛與偷」、「苦難和憂愁」 - 陸劇吧

被問到為什麼不離開時,馬亮說,因為媽媽離開他的時候,他和軒軒年齡差不多,媽媽當時沒有回頭直接走了。

也許他看著軒軒就像看到了兒時的自己,想彌補自己那時候的傷痛遺憾。

電影的結局,軒軒順利入學,電影著重刻畫了馬亮為軒軒找學校盡的努力;現實中,軒軒則是在辦案警察周佼的努力下,找到了破格錄取他的學校,還免了他的書本費、雜費和餐費。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