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戲,該去哪兒?過去,腦海中冒出這個念頭的通州市民或許總會聯想到「舟車勞頓」的辛苦,而現在,顧慮可煙消雲散,在獨具特色的台湖演藝小鎮,在領先世界的北京藝術中心,在遊客如織的環球度假區,甚至是在街頭一棟別有洞天的建築里,多姿多彩的演出隨時歡迎觀眾到來。
近年來,隨著「演藝之都」建設的深入推進,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落地有聲,頻繁更新的演藝空間、加速集聚的產業集群、輪番到訪的名家好戲讓昔年的許多空白被拓荒填補,「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名片在運河畔大放光彩。
頂層設計提升演藝新空間建設
幕布上,花果山草木蔥鬱,嶙峋岩石間,騰挪閃轉的齊天大聖舉起幾隻小猴子嬉戲玩鬧,神氣又可愛的模樣活靈活現。一場老少皆宜的皮影戲消夏愉悅,在雙益發國際文創園,通州區「周末場演出計劃」持續浸潤惠民。
就在幾年前,這方舞台還是肉製品廠的加工車間。隨著北京一般製造企業的騰退疏解,2017年,台湖鋪外路上的「雙益發」拆下了肉製品廠的招牌,圍繞台湖鎮「演藝+科技」的產業布局規劃開始轉型,變身台湖演藝小鎮首家以打造演藝生態為核心的專業化區級文創園。2023年3月,園內雙益發演藝中心、月光林地·愛劇場正式開幕運營,至2024年7月,兩座劇場共舉辦各類演藝文化活動150場,成為首批「通州區演藝新空間」授牌單位。
曾經,因涉及場地的規劃性質、消防安全等合規性問題,對許多演藝新空間來說,取得商演資質是繞不開的堵點。「如果沒有商演資質,劇場只能舉辦一些內部活動,也無法上線各大網路票務平台,必然不利於劇場的長遠運營。」雙益發國際文創園相關負責人李欣說。2023年,通州區委宣傳部發布《通州區台湖演藝小鎮營業性演出場所審批實施意見》,點亮了流程暢行的綠燈,在區委宣傳部的指導支持下,從完成空間改造到通過通州區6個部門的聯合驗收拿下商演資質,雙益發演藝中心、月光林地·愛劇場僅用時約3個月,此後,戲曲、音樂、兒童劇、非遺皮影等藝術資源迅速注入,截至目前已惠及副中心居民近6萬人次。
皮影戲在雙益發國際文創園頻頻登台。本報記者 程功攝
雙益發國際文創園並非一枝獨秀。在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營業性演出場所審批實施意見(試行)》《通州區推進「運河有戲」工作方案》等頂層設計升級出台,圍繞優化審批手續、提升審批服務、構建完整工作體系等多個層面大力推進演藝聚集區建設。眼下,演藝資源喚醒了越來越多的老舊廠房、閑置樓宇,城市的精神空間被深度點亮。到2026年底,通州區力爭培育多元演藝新空間30個以上,預計實現年度營業性演出場次2000場。
「運河有戲」豐富惠民供給
說到城市副中心的演藝版圖布局,集聚雙益發國際文創園、台湖演藝車間、國家大劇院台湖舞美藝術中心等多個點位的台湖演藝小鎮是一顆奪目明珠。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經過數年發展,硬體煥新、資源聚攏的台湖演藝小鎮已成氣候。今年5月,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在這裡啟幕,初夏之夜,悠閑隨性的爵士樂伴著美食的香氣、熱鬧的歡笑,從國家大劇院台湖露天劇場飄向了星空雲間。
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在爵士樂中啟幕。本報記者 方非攝
演藝的力量正在城市副中心持續凝聚壯大。2023年,通州區推出區域性文化演藝品牌「運河有戲」,首屆演出季共呈現130餘場演出和文化活動。今年,「運河有戲」繼續發力,近1300場演出橫跨初夏到金秋,包含265場重點劇目演出和超千場公益演出。與此同時,多方演藝資源統籌匯聚,將為《北上》《盛世運河》《鋦盆女孩》等大運河題材原創劇目的首演首發提供重要支持。
「從前看演出,基本上都要去市中心的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往返地鐵至少要花兩個小時。」家住通州區的觀眾紀先生說,這幾年,他明顯感覺到家門口的大戲、好戲越來越多。以今年「運河有戲」演出季主環節之一2024台湖爵士音樂節為例,5天內,馮滿天、巴拉什·巴格依、成方圓等200餘位海內外爵士音樂人連續帶來了50餘場演出,國家大劇院台湖舞美藝術中心整座園區處處是舞台。
「這樣的陣容和密度,放在早些年真是想都不敢想。」紀先生感慨道。三載耕耘,台湖爵士音樂節的知名度逐漸打響,紀先生的一位樂迷朋友甚至專程從天津驅車趕來。「活力通州」的吸引力無所不在,距國家大劇院台湖舞美藝術中心僅有幾公里的環球度假區,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盡興沉醉在巡遊演出的狂歡熱浪里。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環球影城已舉辦約900場巡演,佔全區演出總量的60%。
「文化糧倉」打開國際視野
在豐富供給、服務市民的同時,城市副中心的演藝事業也在加速駛入國際賽道。去年年底,北京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依託運營方國家大劇院深厚的資源積累,這座嶄新的「文化糧倉」已然崛起為「演藝之都」的重要一極。
曾攜話劇《林則徐》登台北京藝術中心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讚歎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變化,昔年,他參演電視劇《運河人家》時,通州還是一片打漁耕種的質樸鄉土,如今,世界一流的劇場拔地而起,「我們在這裡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演出。」如濮存昕所言,全世界的「星光」向這裡奔涌而來,今年上半年,魯道夫·布赫賓德、韋爾比耶音樂節管弦樂團、斯維特蘭娜·扎哈洛娃、郎朗等名家大團紛紜而至,大力拉動城市副中心的演藝行業再上新台階。僅2024年7月,北京藝術中心便密集上演24場演出,接待觀眾超萬人。
芭蕾巨星扎哈洛娃登台北京藝術中心。本報記者 方非攝
「第一次走進劇院,我就覺得漂亮而震撼。」芭蕾巨星扎哈洛娃說,這處文化新地標中涌動的現代活力讓她印象深刻,而「現代性」正是北京藝術中心的發展方向。許多關於劇院與城市的設想在此處落地成真:今年3月,北京藝術中心音樂廳鎮廳之寶里格爾管風琴亮相,由此衍生的「天籟和鳴·北京藝術中心管風琴藝術周」為聯動公益、文旅、親子等多元要素打造系列主題藝術周的嘗試開了好頭;7月初,森林劇場版《仲夏夜之夢》在北京藝術中心綠心露天劇場加場連演,戲劇與自然、經典與當下的親密互動反響火爆;不久前,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官宣今年11月將在北京藝術中心登台,音樂劇這個備受年輕觀眾青睞的藝術門類,終於填補了長久以來在城市副中心的某些空白……
音樂劇《貓》將亮相北京藝術中心。本報記者 方非攝
「到2027年,我們將逐步實現年度600場演出的預期規模。」北京藝術中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江濤說。溝通世界、藍圖廣闊的北京藝術中心,是城市副中心積極推進演藝建設的生動例證,未來,「演藝之都」的無限華光將繼續在這裡絢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