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在時間的長河裡去打撈普通人的故事。」6月22日,由溫籍導演潘志琪執導紀錄電影《胡阿姨的花園》獲得2024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獎。
潘志琪用了9年時間,記錄一對母子的故事,也記錄了過去十年社會發展的進程。
這兩天,潘志琪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媒體採訪。對於獲獎,他欣喜之後已放平心態,更期待上映後,能讓大家看到胡阿姨的故事。
9年時間
記錄一對母子的故事
每年參與金爵獎「最佳紀錄片」角逐的作品則以不同維度與視野,用影像化的體系譜寫著人性的光輝,見證人類面對現實困境時的反思與力量。《胡阿姨的花園》是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紀錄片,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世界首映。
《胡阿姨的花園》故事其實很簡單:重慶胡阿姨在十八梯靠經營價格極其低廉的小旅館為生,日子雖然清貧但她有時還會接濟困難的住客。胡阿姨用廢棄垃圾建造了一個繽紛花園,以這個詩意空間實現自我救贖並撫慰患病兒子。
與工業化的方式不同,潘志琪總是從身邊的空間尋找可拍攝的契機。2010年,他去重慶參加朋友的影展,他看到煙火味極濃十八梯跟它附近繁華的cbd反差巨大,而且十八梯馬上要面臨改造。這種電影化反差極大的空間,讓潘志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開始關注相關的人物選題。
剛開始,他拍過開茶館的老太太、開麻將館的大伯,賣一塊錢一張票的錄像廳老闆。這些鮮活的普通人雖然有意思,但似乎支撐不起他的表達。兩年後,他碰到胡阿姨,很驚奇在這樣的環境下,竟然有一位特別有靈魂的人物。「她的日常就是穿越繁華的解放碑,撿垃圾,再回到十八梯,正好連接起了我想講述的兩個空間。」
從2012年到2021年,潘志琪用9年時間,記錄這對母子的生活。母子倆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韌性狠狠打動了他。「胡阿姨身上有一種少有的理想主義,雖然現實很不堪,但她總是超越苦難,心存美好,就像是貧瘠土地里盛開的一朵鮮花。」
前幾天,潘志琪因為轉機還去了一趟重慶。跟胡阿姨和她的兒子第一次看成片。鏡頭內外,同一空間、同樣的人,記憶通過紀錄片穿越回十年前,充滿了時間的魔力。看到過往趣事,80多歲的胡阿姨和兒子少斌,看得哈哈大笑,潘志琪又舉起了相機。「老人比以前老了,但是看到片子後,好像又找到自己鮮活的狀態。」
展現時代進程
潘志琪拍攝紀錄片差不多有20年了,時間可以追溯到他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讀研究生期間。他覺得身邊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部電影,背後的底色是城市化進程和現代消費主義。
曾經,他的紀錄電影《24號大街》,記錄了杭州一條街道的變化,展現了外來務工者的生存圖景。這幾年,他還正在跟拍養蜂人行走世界各地追花取蜜的故事。
潘志琪說選擇普通人是一種「無意識的選擇」,「在媒體上總能看到很多閃閃發光的人,很難看到小人物的故事。在我看來,普通人的生活也應該被看到。」
區別於工業化的傳統電影製作方式,潘志琪的紀錄片選擇一種手工化的方式來製作,進行作者性的電影式寫作,他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紀錄片「手工藝人」。
他創作紀錄片,基本前期拍攝只有他一個人,而且對人和事情的關注會持續很長時間。像拍攝《胡阿姨的花園》,幾年來大多是潘志斌一個人扛著攝像機跟拍。以至於路人問胡阿姨,怎麼這個人還跟著拍你?胡阿姨就笑著說,「這小子太閑了,沒事幹。」
《胡阿姨的花園》
將進入藝術院線上映
在電影工業里,拍紀錄片無疑是最「無利可圖」的一個門類。很多人都問過潘志琪,花這麼長時間記錄,值得么?「就像問藝術家,為什麼要做藝術一樣。藝術電影也一樣,即使沒有資本扶持,總會有人堅持做下去。」
接下來,潘志琪計劃要讓《胡阿姨的花園》進入藝術院線上映。他也清楚,面對商業電影的大環境下,紀錄片如何培育更廣闊的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總歸要讓更多觀眾人看到才好。」
在潘志琪心中,藝術電影就是他的精神花園,像極了胡阿姨打造的那片花園,是清風明月,亦是精神綠洲。
導演簡介>>>
潘志琪,溫州人、紀錄片導演,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
創作紀錄片作品:《迷藏》《24號大街》《逐花人》《胡阿姨的花園》。
《24號大街》長片入選30屆idfa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長片主競賽單元、55屆台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第2屆西湖紀錄片節最佳紀錄長片等。
來源:溫度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