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間,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金爵獎的所有獲獎名單,也最終公布。這一屆金爵獎,對於國內影迷而言,最具備娛樂話題價值的,應該是黃曉明拿了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獎。我們不妨逐一簡述一下這一屆的各大獎項獲獎情況。
最佳影片:《離婚》(哈薩克)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最值得期待的,不知道它能否在中國內地院線大面積上映。若是能,則專業影迷們有福了。切記,這是給專業影迷看的,只看商業片的,來看這部,會覺得困意十足。
《離婚》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草原上普通的哈薩克族人薩里姆薩克因在反對一夫多妻制的戲劇中反串女性而被妻子嫌棄有辱家門。他在爭吵中無意地說出「talaq(離婚)」,(資料平台的翻譯是錯誤的,這一處,不是離婚,而是「我要休了你」——馬慶雲注)根據當地的宗教傳統,只要丈夫對著妻子連說三遍「talaq」,就意味著離婚。從來沒想過離開妻子的薩里姆薩克到處祈求解決辦法,妻子卻在「婦女解放」的流行口號影響下萌生離婚心思……
薩里姆薩克的傳統小家庭在時代洪流中的崩潰隱喻,是導演達尼亞爾·薩拉馬特電影的內核縮影,薩拉馬特從處女作起就堅持哈薩克語創作,他認為電影在社會教育中有很大意義,沒有電影的進步,民族精神就無法恢復。
這個故事梗概還不完整,為了能夠更好地分析這部電影,我把整個故事補充完整。妻子離婚之後,嫁給了一個富農,而這個富農,已經有好幾個小老婆了。女主並未過上幸福的生活。在女主臨終前,她的前任丈夫把她接回家中,讓她和自己的孩子們團聚。
這個故事,雖然是一百年前的背景了,但是,對於很多影迷,還是有震撼力的。女權型的影迷們,可能會對這個《離婚》表達憤怒——男主語言家暴女主,女主離婚,竟然給富人當小妾卻了,最終,女主慘死,還是男主料理她的後世。
這部電影顯然是多義的,可以從很多角度解讀。好電影,都是多義的。這部電影,也可以結合著爛劇《我的阿勒泰》一起看。《我的阿勒泰》為什麼是爛劇,我早前的劇評文章已經分析過了,這裡不贅述。《我的阿勒泰》當中,也有「女性改嫁」內容,被處理的非常輕巧,編劇導演顯然是頭腦簡單的小資罷了,離深刻,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同樣講哈薩克族生活的電影《離婚》,便比它深刻太多。
評委會大獎:《成年人》(阿根廷)
這是一部小孩子視角講成人世界故事的電影。全球各地的電影節,都喜歡這種視角講故事的方式。孩子單純,來反襯成人世界的問題,這和藝術單純,關照世界,是一樣的。大家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的故事梗概:
14歲的安東尼奧和父親一起生活,突然某天父親沒回家,也不回復他的信息和電話。安東尼奧從鄰居那裡得知父親因摩托車事故住院了,自此他只能獨自應對生活,除了學習功課、餵飽自己,他還要花錢修車……好不容易熬到父親出院的日子,安東尼奧發現父親竟去了警察局,原來車禍另有隱情……
阿根廷導演馬里亞諾·岡薩雷斯在這部最新作品中捨棄強烈的戲劇衝突,塑造了一個以超出年齡的沉穩應對困難的少年。影片如紀錄片般呈現了少年成長路上的每一個挑戰,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道出了導演心目中的成長真諦:所謂成長,不僅是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直面真相的勇氣。
這是官方給出的故事梗概,我補齊最後的部分:孩子發現,父親騎著摩托車撞死了一條狗,撞傷了一個孩子,繼而,這個孩子去看望那個被撞傷的孩子。
最佳導演:巴庫·巴庫拉德澤《院中雪》(喬治亞/俄羅斯)
這位獲獎的導演,在該片當中,是自編自導自演。影片講的是這麼個故事:
影片描繪了兩個失意中年男人的友誼,住在喬治亞第比利斯的萊萬整日窩在破敗小屋,而住在莫斯科的吉維是一位遇到創作瓶頸的導演,兩位老同學通過互聯網找到彼此,他們的生活自此發生了改變,萊萬開始敞開心扉,吉維有機會重返家鄉……
您也可以認為,這部電影是老男人的一種自我感懷,沒啥大意思。
最佳男演員:黃曉明《陽光俱樂部》(中國)
該片的故事梗概如下:
吳優(黃曉明 飾)雖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認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時期。他人如其名,像孩子那般無憂無慮,對世界抱有好奇。至今單身的吳優平日里與樂觀開朗的母親沈麗萍(陸小芬 飾)生活在一起。他在加入了一個叫「陽光俱樂部」的成功學組織後成為了高級合伙人,這時母親卻突患重病。哥哥吳迪(祖峰 飾)作為醫生想盡辦法為母親治病,但吳優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救母之路。他堅信只要讓陽光照進內心,生命總會有奇蹟……
該片由魏書鈞編劇導演。魏書鈞善於拿捏一些相對寫實的題材,但因為哲學素養不足,往往是有好的開頭,沒有拖得住的中途和結尾。這部《陽光俱樂部》的質量相對一般。黃曉明在該片當中,飾演一個單純的「孩子」。這是各大電影節都喜歡的形式。但是,黃曉明在該片當中的表演,離賈樟柯差遠了。
反倒是該片當中的賈樟柯,那真的是演技一絕。這裡補充一句,金爵獎這個獎項是最佳男演員,不是最佳男主角,所以,硬要選一個中國人當最佳的話,選賈樟柯,更合適,《陽光俱樂部》當中,賈樟柯的表演,吊打黃曉明。黃曉明自己應該也承認。所以我說黃曉明勝之不武。
一句題外話,也正在上海舉辦的白玉蘭獎,則不是最佳男演員,而是區分為兩個,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所以,男主和男配,不能搞混淆了,男配的,你蹲再多馬桶,也得去男配賽道。
最佳女演員:奧馬洛娃 阿米拉《離婚》(哈薩克)
前邊已經將了這部電影,不贅述。一句話,最佳女演員,不給她,給誰?實至名歸。
最佳編劇:鄭執/郭方方/顧長衛《刺蝟》(中國)
一個「精神病人」如何在正常人的世界中生活?
王戰團(葛優 飾),俗世里的一位奇人,偶爾瘋癲,行為古怪,卻有獨一份的清醒。周正(王俊凱 飾),敏感沉默的少年人,因口吃自閉,卻有無聲的反骨。兩個不合群的人,讓一大家子頭疼不已,鬧劇不斷……
本片改編自鄭執創作的短篇小說《仙症》。
這部電影,質量一般,與其看電影《刺蝟》,不如看鄭執的原著短篇小說。
最佳攝影:張穎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中國)
男人(黃渤 飾)和女人(倪妮 飾)同時飛抵香港,在等待入關大陸期間同住一酒店,一牆之隔。兩人在短暫的生命交集中把自身背負的壓力傾訴於彼此,在綻放頑強生命力的香港,尋得心靈港灣。而又在答案揭曉之前,選擇戛然而止。
這是一部較為典型的爛片,無論是男主,還是女主,都沒有平常人的愁苦,處處都是有錢人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藝術貢獻獎:《拾荒人》(伊朗)
伊朗的這部電影挺厲害,先看故事梗概:
一個陌生而寂靜的村莊,毫無生氣,貌似失去了一切明顯的生命。在那裡,一位舉止堅決的中年馬車司機拖著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走向墓地。
該片的編劇導演是艾哈邁德·巴拉米 。這部《拾荒人》為什麼厲害呢?它表面上講的是拾荒人的故事,實際上,通過這個荒涼敗落的內容,來呈現一處地域從繁華到衰敗的故事。伊朗電影,厲害,就厲害在此處了。
最佳紀錄片:《胡阿姨的花園》(中國)
最佳動畫片:《你的顏色》(日本)
最佳動畫短片:《殺了這匹馬》(中國)
最佳真人短片:《邊界事件》(以色列)
以上內容,均不贅述。(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