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碰撞短視頻 唱響鄉村振興「戲」

娛樂頭條 1979℃

木偶碰撞短視頻 唱響鄉村振興「戲」 - 陸劇吧

木偶碰撞短視頻 唱響鄉村振興「戲」 - 陸劇吧

  從復興三鄉木偶戲到把「非遺」帶進校園,張華森專註三鄉本土文化保育工作已有10年。

  「我們不僅要把非遺木偶戲傳承下去,更要結合當下社會服務發展需要,為三鄉木偶戲這項非遺賦能,創造更多的社會服務價值,這樣才能更好地持續進行下去。」作為中山市尚古傳統文化推廣中心創始人、中山市三鄉鎮木偶戲協會會長,從2014年組建團隊至今,張華森堅持在鄉村「搞藝術」已有10年。他說自己特愛傳統文藝,會一直堅持把非遺文化傳承做到老。

公益創業

  三鄉「80後」投身本土文化保育

  張華森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中山三鄉「80後」。10年前,他放棄了房地產企業工作,投入到家鄉文化傳承工作中來。他不停奔走四處學習,讓傳承中斷近半個世紀的三鄉木偶戲,重新在中山出現。

  三鄉木偶戲是中山市三鄉鎮一種傳統的民間戲劇,在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湛江木偶戲藝人鄭開源引入到三鄉鎮烏石村的雷劇木偶發展而來,是以木偶為主要演出道具,模仿粵劇戲班的全套演出,並配套音樂、配音、雕刻、偶像裝飾等多種藝術門類於一體的綜合民間藝術。

  三鄉木偶戲初創階段,逢年過節在本村及周邊四鄉舉行祭拜儀式時參加巡演。到了20世紀初,三鄉鎮先後出現了「大前程」「大中興」「新中興」「大中華」等多個木偶戲班。

  20世紀中葉,三鄉木偶戲迎來大發展時期,藝人受邀到國外演出,並常駐廣州文化公園匯演。其間獲批成立「中山木偶粵劇團」,木偶藝人形成職業化,該劇團從1953年至1966年13年間一直長駐廣州文化公園演出。1969年,中山木偶粵劇團解散,成員各自回鄉,彼時三鄉木偶戲在本地逐漸式微。

  張華森介紹,2014年,他開始以「公益創業」的形式開展三鄉本土文化保育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源後,他於2017年組建了一個三人小組,啟動了三鄉木偶戲的復興項目。

復興木偶戲

  四進粵西尋找木偶製作藝人

  在此後的時間裡,張華森全身心投入三鄉木偶戲的復興工作,他四處找史料、拜訪老藝人,四進粵西尋找木偶製作和木偶表演的民間藝人。

  張華森談到,剛開始基本上什麼都沒有——木偶也沒有、技術也沒有,只有一本早年文化部門整理的書籍。通過老藝人們的口述知道木偶戲的戲台是怎樣的、木偶操作是怎樣的。「一點一點摸索,碰到一個困難克服一個困難,就這樣一點一點做起來。」他尋找熱愛木偶戲的人,組建起演出團隊。「我們團員一直托舉著五六斤的木偶排練,堅持下來真的需要很大的熱愛。」

  由於經費有限,張華森根據各個團員的興趣和特長,組建了劇目組、技藝組、道具組、戲台組等各個小組。就這樣,全團齊心協力,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零開始,到一整台木偶戲晚會,三鄉木偶戲沉寂半個世紀後被重新搬上了戲台。他還記得第一次把三鄉木偶戲搬上舞台的時候,很多老人都很開心,沒想到還能看到兒時的表演。「我們也很開心,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饋。」

  就這樣堅持著,從2018年三鄉鎮木偶戲協會正式組建,旨在復興斷層半個世紀的三鄉木偶戲到2020年,三鄉木偶戲被列為中山市第8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至今,三鄉鎮木偶戲協會已經成功舉辦多場木偶戲晚會,表演包括粵劇木偶戲、愛國教育木偶劇等多種劇目,並通過各種形式的木偶宣傳推廣活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感受到三鄉木偶戲的風采。

 創新探索

  與時俱進推出「木偶說·鄉村振興」短視頻

  如何更好地推動非遺項目的發展?張華森一直在思考。他認為,在堅守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要順應時代需求,注入更豐富的內涵,推動非遺項目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粵劇是三鄉木偶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張華森在編戲時加入了不少粵劇的節目,在三鄉演出時得到村民尤其是長者的歡迎。傳統的三鄉木偶戲表演中是「只見木偶,不見人」,但為了鼓勵孩子們關注非遺文化,學生表演時,張華森選擇把用於遮擋演員的遮人幔拿掉,就是想讓其他孩子看到木偶戲表演的人偶和這一精髓,吸引新一輩對三鄉木偶戲的興趣。

  他探索把非遺項目帶進校園。在三鄉木偶戲復興各項推動工作的影響下,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小學組建了木偶戲表演隊,經過半年精心打造的木偶表演節目《花花的臉兒花花的衫兒》2018年11月獲中山市第七屆少兒藝術花會金獎後,還在2019年年初參加了央視《向陽花開》「我的舞台·我的夢」少兒春節聯歡晚會錄製。

  他還探索和不同的部門合作,根據實際需要,發揮戲劇的「教化育人」功能,對劇目進行適應性創作。他曾經以木偶戲的形式宣傳推廣禁毒掃黃等;把親子教育元素糅合到木偶戲中,增進親子關係。還嘗試與社工機構合作實施「紅色教育,益起傳承」——劉廣生故居推廣計劃,根據劉廣生的事迹改編出一台木偶戲,協會成員扮演「教師」的角色,組織孩子培訓,由孩子來進行木偶戲表演,體驗式的活動得到了廣泛支持。

  2022年,為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中山市專門編排了木偶戲《鄭觀應》。2021年11月接到排練木偶戲的任務後,為呈現一台經典的木偶戲,張華森不斷深究人物動作和台詞內容,在道具方面也比之前的其他木偶戲有所改進,木偶道具與服裝採取純手工製作方式,並根據木偶角色的性格特徵來決定造型、顏色、花紋。

  2023年,張華森嘗試了「木偶說·鄉村振興」短視頻探索,通過三鄉鎮代表性人物相關造型的木偶「鄭觀應」「羅三妹」視角,帶領觀眾走進三鄉村落,呈現三鄉鄉村振興面貌和成果。

  目前,張華森正努力嘗試創作q版的木偶,造型更易於學生接受,體量更為輕便,適合學生操作。是用3d列印技術還是沿用木雕?q版木偶妝容和服飾如何定型?q版木偶戲如何編排上舞台……這些問題都待張華森一一去面對解決。

聚力傳承

  為周邊鎮區培育鄉村文化導賞員

  張華森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山市尚古傳統文化推廣中心創始人,以「發揮傳統文化的新時代社會價值」的理念,致力於中山的鄉土文化保育工作,擔起「做你我鄉土文化的守護者」的使命。在三鄉鎮範圍內,三鄉木偶戲劇團目前擁有劇目十八個,包括傳統粵劇木偶戲以及各類主題的情景教育劇,每年平均開展大型展演活動10場、戲劇教育活動20場。同時,張華森還進行了三鄉茶果、三鄉民謠等非遺保育工作。

  張華森的足跡還去到三鄉鎮之外,為周邊鎮街鄉村開展青年文保團隊培育工作項目及非遺課程設計、執行。2022年,他參與開展了南朗鎮非遺文化保育工作,為國家級非遺「崖口飄色」創設進校園課程,還為已斷層的「華照木龍」培育傳承團隊。此外,他組織開展「爺爺奶奶一堂課」的品牌鄉土文化保育項目,為周邊鎮區培育鄉村文化導賞員,讓更多青年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

  對於非遺文化挖掘和傳承,為何張華森孜孜不倦、樂此不疲?他表示,自己對於傳統文化是有感觸的,在一個村子裡,民俗活動不僅僅是場熱鬧是個表演,深層次的內涵,是依靠民俗活動把村民們團結在一起,它具有社會作用,是村民們的精神力量,大家可以齊心協力去做事情。比如木偶戲,是一種集體的文化藝術,通過表演和唱腔還能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

  「通過復現我們的傳統文化,除了讓青年們看到傳統中存在過的表演形式,更重要的是把大家聚在一起,找到那種無形中的精神力量。」張華森的願望就是,能走到更多的地方,和更多的當地青年一起,探索他們家鄉鄉土文化在新時代的社會服務價值。  

  采寫:南都記者 侯玉曉

  攝影:南都記者 吳進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