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娛樂頭條 4241℃

最近幾部熱門港片大家看了嗎?

拳拳到肉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是接近大家記憶中的熱血刺激港式爽片,導演正是剛在金像獎憑《命案》拿下最佳導演的鄭保瑞;

白日之下》《年少日記》,是現實題材港片,同樣口碑大爆,在豆瓣評分分別是8分和8.4分。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白日之下》說的是社會福利機構的虐待事件,《年少日記》說的是青少年的自殺現象,這讓人恍然發覺,難道港片已變天?

這樣的判斷之下暗藏的其實是對港片的誤讀。

沒錯,表面上看香港電影就是刀槍棍棒+俊男靚女,是一派鶯歌燕舞的熱鬧。

但實際上,那些不過是港片的一種偽裝。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現實題材影片,一直是金像獎最愛

前段時間的金像獎上,出現了很多人意難平的一幕:《毒舌律師》戰勝了《白日之下》,奪得了最佳影片。

再加上林保怡敗給梁朝偉的《金手指》,痛失金像影帝,於是很多人在說,金像獎還是太古板了,小成本的現實題材電影在這個工業體系內,越來越難獲得認可。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這樣的評論有一定的道理。

畢竟《毒舌律師》之所以獲得這麼大的認可,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對於一個低迷的市場而言,需要更多這樣的影片提振士氣。

這樣說也沒錯,但也有點片面,《毒舌律師》本身也是在用爽片的包裝反映著香港社會的現實問題的。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單說金像獎本身,它對現實題材影片的肯定,也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

金像獎最初頒獎的那些年,最佳影片給的大多都是小成本電影。

它們也都是現實題材。

比如第一屆的最佳電影給的是方育平的《父子情》。就是一部講述中國式父子關係的「小品」,它把目光瞄向的是香港的平民社會,是香港寫實電影的代表作。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它的票房只有一百多萬,非但沒有引起什麼觀影熱潮,甚至連引起的討論都不多,比《白日之下》水花小多了。

而其後的幾屆也大多如此。

比如第二屆最佳影片給了許鞍華的《投奔怒海》,第三屆的最佳影片給了方育平的《半邊人》,第四屆的最佳影片給了嚴浩的《似水流年》……再往後,張婉婷的《非法移民》、方育平的《美國心》,這些小成本的,現實題材的作品都拿到了最佳導演的肯定。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金像獎的創辦,本就是為了對這些質量優異的,但在市場上沒什麼影響的現實題材影片的肯定。

這和新浪潮的崛起分不開。

70年代末,有一批國外留學的電影人回到香港,比如徐克、許鞍華、譚家明,他們先是在電視台打磨了幾年,而一經轉向大銀幕,便開啟了我們所說的香港導演新浪潮。

這些電影與當時流行的拳頭(功夫片)加枕頭(風月片)不同。

它們雖然依舊遵循著類型片的框架,比如動作片、恐怖片,但實際上講述的,卻是切切實實的香港社會問題。

比如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就和《年少日記》一樣,說的是香港的學生問題。

電影來源於一則社會新聞,而這則新聞開頭就被和盤托出,廣播里,一個聲音念道:「今天下午,香港仔小學發現兩名十三歲學生屍體,據說這兩名學生可能是一時貪玩……」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在這些電影的影響下,香港電影其實逐漸形成了一條現實題材的脈絡。

這裡有新浪潮導演的延續。

比如許鞍華,我依然記得很多年後看到那部《女人,四十》時的感動。

平實的鏡頭語言下,誠實地講述了一個中年女性的內外交困,以及複雜的內心。

尤其是開頭買魚時討價還價的精明勁兒,這種平民家庭婦女的精明與智慧,我們甚至很少在其他電影里看到。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而新浪潮導演之外,緊跟其後的,則更多。

比如爾冬陞的《癲佬正傳》,姜大衛的《看不見的說話》,張之亮的《籠民》等等等等,它們和《白日之下》之類的影片一樣,關心身邊的故事,以及最真實的底層生活。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可惜的是,這樣平實的現實題材影片終究因為商業性不足,而逐漸被遺忘了。

時至今日,我們再談港片,所談到的往往是王晶吳宇森,而不是方育平嚴浩。

可是,這樣的傳統真的就此消失了嗎?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現實問題,是香港電影的根

徐克、許鞍華們引起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同時又無法引發足夠的票房回報的原因其實是一樣的:在他們的電影里,現實觀感要強於娛樂屬性。

這導致票房為王的時代里,天平逐漸傾斜。

電影畢竟是面向大眾的藝術,而在一個正常的市場環境里,本該就是民眾關心什麼,電影人就會拍什麼。

但民眾關心的只是娛樂嗎?實際上他們關心的,在感官之外,還有現實的映照。

且不說柴米油鹽,單是身邊發生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又有誰不會關注?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著眼於的現實問題的目光,早已已經注入了這些電影人的骨子裡。

就拿喜劇片來說吧。

第一代喜劇之王許冠文,所拍攝的對象基本都是社會上的各種問題。

比如《賣身契》。

它說的就是那個年代的《年會不能停!》,打工人累死累活給資本家賣命,萬一你無法給他們創造利潤,那就只能被這個體系拋棄,從高樓一躍而下。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而第二代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呢?

表面上看,他的電影是無厘頭,好笑,且不合理。

但如果你看他電影里的那些角色,以及行為,黑幫,資本家,地產商等等,其實都是來源於他對香港社會的生活體驗。

就拿他最近的一部《新喜劇之王》來說吧。

故事說的是逐夢,可逐夢的外衣下,我們能看到的則是大量的底層群演的艱難,與渺茫的前途。

說白了,他是站在底層群眾的位置上,替他們發聲,幫他們打氣。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而那些鶯歌燕舞喊打喊殺的電影呢?

同樣如此。

成龍的《警察故事》,警察陳家駒冒死抓捕大毒梟,標標準準的警匪動作片。

電影里開車穿越村莊直衝下山的場面,視覺的確夠爆裂,夠爽,但你留意到那半山腰的房子嗎?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棚戶區的問題,老舊簡陋、雜亂無章,一塊木板隔開幾代人還有雞鵝鴨亂飛……與富人的居住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棚戶區那就是照著那個年代的現實情況拍的。

所以說,現實問題,才是香港電影的根。

雖然表面上光怪陸離,而且很多奇案題材,拍著拍著就走向了聲色犬馬的極端,讓人忽視了它本來該有的樣子。

但終歸,這是香港電影的出發點。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褪去浮華,這才是港片的真面目

回到當下港片的話題上來。

與其說這些的港片是「新」,不如說是回歸,回歸去探討那個港片最本質的問題上去了。

比如《白日之下》的失智人群問題,之前有人拍過嗎?

有的,《何必有我》《癲佬正傳》等電影不要太多,而且都在當年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年少日記》的學生問題,有人拍過嗎?

早年《靚妹仔》《貓頭鷹與小飛象》等都是關注學生問題的電影。

不是說當下的這些影片都說玩前輩們玩剩下的,而是在說,香港電影的現實題材脈絡其實是一直延續下來的,它們從來沒有斷過。

可惜這些港片非但在內地,在香港的票房也不是很好。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內地票房將過千萬,而在香港本土,也不過是跨過了兩千萬,而這,已經幾乎是這類影片的最高一檔了。

港片圈中有這麼一個觀點,意思是這些拍攝香港現實題材電影的導演們往往沒有商業思維,導致影片不賣座,之後也就沒什麼電影可拍了。

這樣的看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歸根結底,其實是大部分人認為,這樣的故事與「我」無關。

這些不過是遠方的哭聲罷了。

他們需要的是情緒性強的,可以引發生理性共情的故事,需要符合他們想像的電影。

就像《消失的她》或者《孤注一擲》,單看簡介我們也會以為這些是現實題材電影,但問題是,它們真的討論了現實問題了嗎?

現實題材只是一件外衣,藏在其中的,不過是爽片邏輯,是情緒煽動而已。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說,不是說港片走不出去,而是沒有投觀眾所好的電影走不出去。

這不止是港片,更是華語片所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很樂意看到港片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或者說,褪去浮華的外衣,我們會發現,這才是港片的真面目。

以往我們常說港片的盡皆過火盡皆癲,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會以為港片僅僅只有過火和癲狂。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實際上,所謂過火與癲狂只是氣質而不是本質。

港片的底色其實一直都是從底層出發的,它不做那些高高在上的嚴肅討論,不拍那些故弄玄虛的藝術實驗,它從來都是和民眾站在一起。

沒有底層視角,也就沒有港片的輝煌。

如今放棄了娛樂的外衣後,這樣的底層關照很難引起什麼樣的轟動,但我們還是希望,在流量為王的當下,它還能堅持得更久一些。

畢竟,電影本該如此。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結 語:

作為看著港片長大的我,還是想多說幾句,港片不只是《英雄本色》與《倩女幽魂》,它還有其他的面目。

港片這個詞,如今已經嚴重被刻板印象化了。

值得欣喜的是,在港片這個詞被普遍誤解的今天,依然有人會為了港片的普及而做自己的努力。

比如騰訊視頻港片季,作為擁有豐富的優質流行內容和專業媒體運營能力的平台,在打開這份片單的時候,我欣喜發現,這裡的港片有著多樣化。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那些著名的港片像《無間道》《潛行》當然有,但諸如《父子》《阿金》《女人,四十》等小體量的港片也囊括其中。

更重要,是這其中有大量的電影是被修復過的,這對於重新認識港片,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由此也可見平台對港片的支持。

百聞不如一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自己親自去看。

我相信你們在其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港片定義,以及發現不一樣的,港片的美。

e蓓子福利社

這一次,

e姐和大家一起來撐港片!

我們會在今晚的頭條留言中,

抽出五位走心讀者,

各送出騰訊視頻月卡一張,

會員可以在有效期內,

免費觀看包括「港片季」中的所有電影,

無需額外購買。

那麼,來說說:

你最喜歡的港片是?

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飲食男女,煙火霓虹:香港電影總有好故事 - 陸劇吧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