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娛樂頭條 1701℃

文|令狐伯光

前段時間,我相信不少網友看到過一個新聞,就是「成都迪士尼」走紅事件。

成都迪士尼並不是真的迪士尼,而是成都玉林七巷一居民區樓下的健身器材場,因說唱歌手諾米的歌曲《謝天謝帝》而「一夜成名」,裡面有句歌詞叫做「謝帝我要diss你」,然後諧音成了謝帝迪士尼,最後變成成都迪士尼。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關鍵是,不知如何它就火了,然後上了熱搜,然後成為大批年輕人追捧的打卡點。後面搞得擾民,網友評價有好有壞,反正已經過去十來天,像國內任何網路熱點一樣,其實熱點差不多也過去了。

不過,我個人對於這起事件有兩個看法,第一個是現在國內有錢有閑吃飽了沒事做的年輕人,還真挺多的;第二個是這波「成都迪士尼」火爆背後,又讓網友對於說唱的評價,可能又低了幾分。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件事情沒有,新時代華語說唱從2017年《中國有嘻哈》,當時凡凡還是導師,不但凡凡的「skr」等梗火遍網路,第一季像選手gai,pg1等說唱歌手也爆紅(列出來的出事機率很高,不輸凡凡,峰峰,爽子等流量明星了)。

後面第二季,第三季和同期很多說唱綜藝音樂節目,包括後來中國興起的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可能是學習韓國偶像,這個說唱是男團女團其中重要的一個技術。於是說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項,直到疫情時期《青春有你2》。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當時是不是還火了「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等等說唱梗。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偶像音樂選秀節目被管制,結果是管偶像節目就管偶像節目吧,結果中國嘻哈音樂綜藝不行了,說唱音樂好像也不行了。音樂節目還是有辦,每年音樂圈內排行榜里優秀作品也不少,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大眾層面好像說唱好像不大火了。

一夜之間,華語嘻哈就不再火爆?為什麼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流行音樂和市場商業是深度綁定的,新時代華語嘻哈音樂發展到現在這樣,大概有兩三個重要原因吧。

1、華語嘻哈在周杰倫時代經歷過改革,但周王陶林那一代玩的不太嘻哈,而是說唱元素。說人話就是和嘻哈歌曲里的風格old school,new school,trap rap,jazz rap等等。周杰倫那一代主要借的是說唱元素,音樂風格類型主要還是rb,搖滾,新中國風和融合風格。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華語觀眾熟悉的華語說唱風格停留在那裡,後來嘻哈在於國外流行音樂的風氣的傳入,我們知道,字母文字與方塊字是有大不同的,字母文字一個詞有多個音,而漢字一個音就是一個字。

而rap要求歌手唱詞的語速較高,在相同的時段相同的節拍中,所謂的漢語rap所承載的信息天然的要多於字母文字rap(字母文字rap叭叭叭唱好一大段可能就是在說一句話,這時候漢語rap可能已經說了兩到三句了(也可能是冗長的一句話))。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這就會導致兩個問題,對於創作者而言,創作出字數多且優質的漢語rap十分困難(說唱並不是只有押韻,但現在很多所謂rap好像只有押韻了),其次對於聽眾而言,快且多的唱詞實際上十分難聽得懂。

並且,這種rap在唱詞的時候和民眾平常的說法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說明的問題在於外國的rap沒有能夠適應漢語或者說這種一音一字語言的表達。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說唱的語速降下來,並且,說唱的時候要考慮民眾正常時候說法是個什麼狀態以及,要讓聽眾在不藉助其他工具的情況下只憑藉肉耳能聽得懂。

2、這就導致新時代華語嘻哈比較忽略旋律性和歌詞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旋律嘛,華語觀眾很喜歡優美簡單那種,舉個例子像周杰倫《夜曲》就非常典型,編曲在當時華語音樂里也很上乘,現在很多說唱歌曲旋律是套路,製作和編曲工業複製,聽著和歐美嘻哈沒有什麼差別。

因為說唱需要追求flow,freestyle和背後黑人文化的攻擊性,這音樂風格本身就重節奏而輕旋律,重音樂人而輕製作(歐美那邊還是很好的),華語這邊很多音樂人不重旋律,曲子,編曲和製作。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我以前還不懂,後來聽的歌曲確實多了些,並且一定程度了解國內音樂人過後。發現很多嘻哈音樂曲子都不用寫,編曲隨隨便便做做,就是去下載個beat。反正說唱追求人聲去說,去搞節奏,去diss,這完全是違背華語聽眾審美習慣的。

關鍵是,中國人很重歌詞,這完全忽略了歌詞的重要性。不管是什麼流行音樂,歌詞都是相當重要的。歌曲有上好的旋律或者編曲都能夠讓一首歌變得好聽,但不能讓一首歌變得耐聽乃至於流傳下來。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因為比起文字所能承載的複雜感情,音符能表達的情感需要一定審美訓練。

當然,不重視歌詞的原因又有兩個,第一個是短視頻音樂興起,人們所能夠接觸到音樂不管是數量還是種類都太多太多,歌曲耐不耐聽實際上不重要了,因為人們從需求的角度來說並不想要去從哪個渠道完完整整地聽完一首歌,只需要好聽就行了。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第二個是人們聽到那一段旋律一瞬間覺得悅耳就可以了,這就導致歌詞逐漸被忽視,一些人發現就算歌詞聽不清,或者古古怪怪的也不妨礙那一段旋律是好聽的,以及歌曲整體質量被忽視了。

問題是現在華語嘻哈就是靠人聲,而不是好聽的旋律,完全是違背的。

和周杰倫相比?新時代華語嘻哈,為何沒有「天王巨星」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除了當時資本主推,鋪天蓋地宣傳加上互聯網的特性,動不動就容易火爆起來。

我相信很多人也猜到了,嘻哈的背後是黑人街頭文化,它天生和中國本土文化相悖。這還和當初搖滾綁定的時代批判不同,我們說到嘻哈就是街頭混混,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等等。

音樂可不是完全的一種感性的東西,他屬於藝術的一種,既然屬於藝術,他就有一定之規的,只要符合某些規律約束,就可以拿來做統計分析。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人的心理狀態完全獨立於時間,空間和環境,這怎麼可能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流行歌曲會採用卡農和弦的方式,為什麼會有口水歌這種概念?認為歌曲的好聽難聽,完全取決於文化因素。

某種程度上講,大家就是對於某些音樂有種瞧不起的心理,音樂鄙視鏈和任何鄙視鏈都是同一個邏輯。

比如同樣是科幻,中國觀眾為啥喜歡嘲諷太空歌劇,而喜好上偏向於硬科幻。原因就是近代中國封建時代被科學帶來的生產力解放爆錘,進入現代後你披著科幻搞古典浪漫,我們會覺得假,覺得有點太扯了。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說到底,嘻哈在國內的一個遭遇,本質上還是水土不服,至少新時代那幫嘻哈音樂人在改造層面,至少在大眾層面比不上周王陶林那一代,至少它們的說唱音樂受眾確實要高得多,要大眾得多。

當大眾覺得嘻哈就是混混,就是不學無術,就是一種看樂子的笑話。

為什麼gai算是這一批嘻哈音樂人,大眾意義角度最火的。原因就是他的江湖說唱確實更貼近中國文化,但早期重慶街溜子《超社會》都被批判,人家馬上把歌曲下架了,國內文化環境就是這樣。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它火起來都不太正面,人嘛,追求的無非都是功名利祿那些東西,那麼從事這個行業裡面的人,但凡你有點追求,或許也都不想自己以這種方式火起來吧。好比這次「程度迪士尼」事件,可能歌手諾米應該還挺高興的,畢竟黑紅也是紅。

但是對於謝帝來講,可能心情真的有點無法形容:這幫人真夠無聊的。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最後,音樂畢竟是一種感性的東西,它本身會受到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還有人們的心理因素的影響,環境會影響人們的感受。

當我們處在生活壓力時,整天為了生計發愁時,再好的歌曲我們都不會有好的感覺,除非它剛好符合你當時的心情,可等你過了一這段時間進入另一種心境時,當初感受到好聽的歌可能會覺得難聽,當初難聽的歌會覺得好聽。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這完全取決於心里因素,而人的心裡又會受到環境影響,所以創作者創作時必須貼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因此有些音樂沒有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不符合當時人們的心裡感受,但以後未必,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藝術作品當時沒名氣,可到某一個時間點突然大受歡迎的原因。

新時代華語嘻哈問題還是非常明顯的,很多年輕人找樂子的玩法也不用上綱上線。

畢竟現在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中國現代化已經相當深入,評價不用只用一個體系。如同仙俠早就不拯救蒼生和行俠仗義,從《道詭異仙》開始年輕人都喜歡「發癲」,文化存在並且能火還是有它的土壤。

我可能是最後寫「成都迪士尼」的人?華語嘻哈,怎麼就成了「笑話」 - 陸劇吧

至於嘻哈到底會不會再全民火爆,那就得看音樂人如何能創作出更多人喜歡的歌曲了。如果做不到這點,那麼永遠都會是這樣,甚至可能持續走低。

很多時候,刻板印象只是既定條件下的片面認知,但要打破這個認知靠的還是自己,而不是大眾,畢竟他們只喜歡找樂子,成都迪士尼難道不是嗎?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