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 | 鑒片工場 © 電影劇照
作者 | 陳瀅
「首爾之春」則大體是指自1979年10月朴正熙遇刺後起,至1980年5月17日以全斗光為首的新軍部發動「517」政變為結束。它是以朴正熙之死出現的權力空白為開始,以全斗光填補權力空白為結束的。
本身對韓國這段時期的歷史不算了解,通過一些背景資料和這部電影《首爾之春》才有了大概印象。
「一心會」是全斗光的重要手牌,是陸軍11-22期的前十名畢業生,當時已在整個體制內上上下下佔據了一席之地,因為在軍事叛變時這個人脈網是促成政變成功的極重要因素。這種團體的力量大到顛覆了整個國家,他們口中的忠誠,不是指忠誠人民、忠誠國家、忠誠軍隊、忠誠領導,而是忠誠一心會。值得一提的是,一心會是朴正熙的一手組建的。儘管朴正熙突然被刺殺,一心會還是軍政府的核心。
為什麼一心會會有這麼強的凝聚力?在我淺薄的概念里認為有自豪感,人脈便利,利益勾結等原因。影片格外強調的是全斗光作為領導者和演說家的實力。儘管這個行為是負面和反派的,但他無論是在面對內部衝突還是外部對峙時,都採取了非常正確的溝通技巧和表情態度。面對一有失敗跡象就焦躁不安的一心會前輩,他會打感情牌和用「成王敗寇」來說服他們;面對總統崔圭夏時他用看似忠誠謙卑的態度卻做著強勢的事情;面對首都警備隊的司令官他會用現實來逼迫其放棄反抗,讓首都警備隊的軍人們儘快倒戈。在這一系列行為中,不得不說,全斗光是個「魅力」和實力兼具之人。
電影中的有兩個貪生怕死的人物值得一提:國防部長盧載鉉就是一聽到槍聲後玩失蹤跑去美國大使館,甚至在最後關頭阻止了炮兵部隊炸毀全斗光所在基地。尹誠敏簽訂君子協議,錯失良機,使得阻擊全斗光的努力功虧一簣,在軍事叛變後還被任命為新一任的國防長官,這是在第五共和國時期極少數的非一心會成員。
正面人物首都警備司令官李泰臣,這個真正的軍人原型是張泰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其手下在勸他放棄抵抗時曉之以情講到他的兒子即將開學需要他去送花慶祝,現實中真人兒子在考上首爾大學一個月後被暗殺。離奇地死在一個山谷中,這被認為是全斗光所為。
全斗光擔任總統期間導致了光州事件,經濟發展情況良好,從1982年到1987年,韓國gdp年增長率回升至9.2%,同時通貨膨脹和負債等情形得到了顯著改善。至死不承認軍事叛變和光州事件的惡行,在法庭開庭審理案件時,以「罹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喪失」為由拒絕出庭,但隨後卻身形矯健地出現在高爾夫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