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娛樂頭條 8470℃

金像獎落下了帷幕,無驚無喜,但爭議頗多。

一是感嘆不爭氣,二是嘆息式微了,三是嘆氣就這樣,因為金像獎還跟去年一樣就知道捧老與人情世故。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最大的不服當然是梁朝偉拿下最佳男主角。

他在《金手指》里的表演可太一般了,不能因為他是威尼斯終身成就獎就開始造神湊個六六大順吧。

林保怡在《白日之下》的演技絕對好過《金手指》中的梁朝偉,無論是層次感,還是人物的感染力,金像獎都應該把這屆的影帝給他,反而梁朝偉貢獻了行活。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這樣的表演不止觀眾不滿意,王晶也吐槽。

他建議梁朝偉效仿譚詠麟不要領獎了,給年輕人機會,不拿金像獎倒可以,其他獎該拿還是得拿,如歐洲三大。

但王晶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是梁朝偉不領獎了,金像獎就捧新人了,去年不也是敬老,前年也是如此,儘是小圈子內的人情世故,若再不革新入選規則,恐怕過幾年連提名影片都湊不齊了。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還有那些說振興香港電影的大佬們,振興不單單指投錢,也不是只拍警匪片。

在固定類型之外再多發展其他類型片,如《白日之下》《年少日記》《流水落花》,這樣一來,香港電影從作品到人才都會慢慢改變斷層的真空期。

不要學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及90年代初香港電影新浪潮那樣,好不容易出現了徐克、許鞍華、王家衛等導演,卻因票房不濟,只追求喜劇片和動作片,讓一次電影運動蹦躂了兩下就沒了。

忍住一時的利益,眼光放長遠也是變好的一大困境,擁抱未來,才有未來,這是金像獎的癥候所在。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除了男主外,最佳男配也挺有緣分。

1986年,爾冬陞的處女作《癲佬正傳》,他的哥哥秦沛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2024年,爾冬陞監製的《白日之下》,與《癲佬正傳》屬於同類型題材,他的另一位哥哥姜大衛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這兩個最佳男配都是他們第一次獲獎,爾冬陞:還不快說聲謝謝小寶哥。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男配算是最沒有爭議的了,最佳導演雖沒有梁朝偉的討論聲量大,但也有點德不配位。

鄭保瑞的《命案》與他的上一部《智齒》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故弄玄虛、強行宿命、劇本刻意、一團亂麻。

整部電影有一種割裂感,看似氣定神閑,實則不知所云,為了過度解讀而行進故事,看的幸苦,得獎過於牽強附會了。

相較之下,簡君晉的《白日之下》和卓亦謙《年少日記》都比《命案》更值得,還能夠捧一捧新人導演,讓港片有更多的活力,而非現在老態龍鐘的樣子。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至於最佳電影,金像獎只看票房嗎?

因《毒舌律師》是香港百年影史首部票房破億的華語電影,所以就是最佳電影了?

這也太簡單粗暴了,若以質量來論,這片就是普通水準的類型片,僅此而已,金像獎,終成了小圈子的自嗨。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與《毒舌律師》一同入圍最佳影片的《年少日記》顯然比其更有資格獲獎,就連黃子華上台領獎時都表示太戲劇性了。

《年少日記》比《白日之下》還要好,能看出導演的執行力,幾處乾淨利落的剪輯,以及結尾的視角轉換都恰到好處,90多分鐘要講哪些分配得清清楚楚。

可《毒舌律師》呢?完全是一部套模板帶動觀眾情緒的流水線產品,觀眾什麼時候笑,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情緒激昂,都在預料之中。

角色的動機,劇情的反轉,心理的轉變,按部就班,這樣的片子可以取得商業上的不俗成就,但以最佳來論還是有些不能服眾。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當然,還有終身成就獎,這一次洪金寶獲此殊榮。

但金像獎似乎忘記了,香港還有一位比洪金寶更具影響力的動作電影大師,那就是成龍

成龍已經得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了,可金像獎卻對他愛答不理,莫忘了,當初成龍可是以一己之力拖著香港電影又堅挺了數年。

就算不看對香港電影的貢獻,單論成龍在電影方面的成就也足以傲視群雄,更何況香港電影的許多電影協會都是成龍親力親為出資出人建立的,金像獎論資排輩這麼多年了,連報恩兩個字都不懂了嘛。

不過,成龍也不缺這麼一座獎盃,能獲獎是金像獎的榮譽,對於成龍來說,只是又要多講一次致謝辭而已。

只知敬老,圈地自嗨,金像獎玩完了 - 陸劇吧

如今的金像獎就像許多把香港電影沒落怪在內地身上的人一樣。

不知向前看,只知活在過去的輝煌里,然後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給他人,反正自己沒問題,鍋都是別人的。

這樣的香港電影即便看著它們長大的觀眾再有心也無力,畢竟人家自己不上進,我們再往前推,反而招來一頓罵。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