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分身容易,「切片」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終歸看消費者是否買單。
評論員丨陶鳳
近期,出現在直播間的演員朱梓驍,一天到晚都在吃雞爪,被指「騙照」「騙播」,網友直呼簡直是假得不能再假了。
朱梓驍一言不發、低頭吃雞爪的畫面,其實是摳圖將網紅明星的吃播視頻嵌入直播間。
這種「直播切片分銷」模式早在2022年出現,被各路網紅明星大肆使用,如今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
哪怕畫面中有「朱梓驍授權直播間展示效果非真人」的提醒,但並不妨礙這種直播模式把消費者看得迷迷糊糊。
對產品「吃不停」,對互動「置之不理」,只會機械性地「鬼畜式」播放,難免讓消費者產生不適,如此糊弄,談何尊重。
事實上,除了朱梓驍,瘋狂小楊哥、郝劭文、多餘和毛毛姐、黃聖依等都開啟切片授權,形成賬號矩陣,在各個平台進行切片分發。
「切片帶貨」走紅有其商業邏輯。通過授權,「切片」實現了明星網紅ip價值的復用,他們的ip形象和影響力資源便可以逐級分銷,成為多個直播間的大賣點。
如此看似一舉兩得,既解決了成本的痛點,又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人力、資源。
對明星來說,一個錄好的視頻可以反覆播放一勞永逸。對於商家來說,可以大大降低帶貨成本,更多分身也就能產生更多收益。
但,省時省力未必代表這是一門好生意。
好生意的評判標準,不是簡單的「有利可圖」,也不是一時的「多快好省」「一勞永逸」。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商業行為的可持續性,對商家和消費者是否雙贏。
直播帶貨之所以能夠成功「圈粉」,在於在直播過程中,無論是明星還是主播,「有人」會主動顧及消費者的感受。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講解和推介商品,這種真人的親密互動,不僅能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好,也讓明星積累了好口碑。
反觀切片直播,更逼近一種「無人」直播的效果。對於用戶來說,更像是早期的貨架電商,模糊了直播與貨架電商的邊界。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讓人擔憂的是,一紙授權讓分身隨處可見,授權後大家對責任卻常常視而不見。
部分明星利用「直播切片」瘋狂授權,賺足大量傭金之後,選擇「過河拆橋」,對商品質量不管不問,出現問題後一味「甩鍋」。
而「直播切片」的摳圖操作,除了涉嫌欺騙消費者,還涉及複雜的知識產權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應當引起相關機構、商戶以及主播的重視。
明星分身容易,「切片」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終歸看消費者是否買單。
商品質量、渠道保障、效果宣傳,對「真人」「假人」必須一視同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誇大宣傳、欺詐行為,如果危害消費者利益,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
來源: 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