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式編曲遇上民族唱腔,這些「中國風」音樂你聽過嗎

娛樂頭條 3576℃

近年來,流行音樂中漸漸發展出一種嶄新的音樂風格,即中國風音樂。其突出特點是:填寫具有古典文化內涵的歌詞,結合新派編曲,講求聲腔唱法與舞台演繹,以實現兼具歷史懷舊和時代精神的歌曲風格。有業界人士將中國風音樂的特徵凝練為「三古三新」,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由此可見,中國風音樂幾乎涵蓋了表演藝術創作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只有歌詞、編曲、唱法、演繹等各個音樂元素和諧交融,才能生成一首優質的中國風歌曲。在眾多音樂人的通力合作下,中國風音樂蔚然成風,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種歌曲風格。

實現古典文化與時代審美的有效溝通

在中國風音樂的眾多特質中,吸納中華古典文化表現得尤為突出。中國風音樂的歌詞、編曲、唱法、演繹,往往會出現大量的中華古典文化符號,通過建構、解構、重構等不同的藝術手法實現古典文化與時代審美的有效溝通。中國風音樂從古典文化中汲取養分,抒發當下人們的情感需求,實現古與今相互契合、彼此共振,使經典與傳統得以賡續與承繼。

在歌詞創作上,中國風音樂較常用的手法包括對詩詞、典故的化用,連綴使用具有豐富內涵的意象,以及謳歌文化符號表徵的精神等。化用詩詞、典故可使歌詞古色古香,具有一種悠遠深厚的韻致。如《爺爺泡的茶》歌詞圍繞茶聖陸羽的制茶工藝、高潔品行,以及源遠流長的品茶文化展開敘述。意象、意境、意蘊是構成古典詩詞的內在情理結構,三者的融匯互動,可有效增強歌詞的情感張力。在《斷橋殘雪》歌詞中密集出現老舟、遠山、芭蕉、寒梅、春燕等各類意象,強化了對羈旅遊子思鄉之情的書寫。在長久的歷史積澱中,形成了很多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如茶葉、瓷器、書法、刺繡、功夫、中醫藥等,這些符號也成為中國風歌曲中的常用意象,《中國話》《皮影戲》《蜀綉》《清明上河圖》等便屬於這個類型。

在編曲特徵上,中國風音樂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借用或模仿典雅古曲,吸納戲曲曲腔,使用具有民族色彩的樂器,以及運用傳統五音譜曲等。《十面埋伏》歌名源自十大古曲之一的《十面埋伏》,在前奏部分沿用了這首琵琶大套武曲的若干小節。《susan說》妙用京劇名段《蘇三起解》,歌手本人用京腔直接演繹了「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數句。中國傳統樂器諸如編磬、竹笛、洞簫、二胡、古琴、古箏、箜篌、蘆笙、手鼓等也時常在中國風音樂中出現,如《東風破》中的二胡,《青花瓷》前奏中的古箏,都很好地傳達了歌曲的神韻。傳統音樂中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相當於現代音樂理論中的五聲音階,《菊花台》屬f宮六聲加變宮、《曹操》屬d徵清樂,都是對傳統五音譜曲的有效嘗試。

當中式編曲遇上民族唱腔,這些「中國風」音樂你聽過嗎 - 陸劇吧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2日,2023年倫敦國際中國音樂節首場音樂會舉辦。圖為倫敦幽蘭琴社演奏《梅花三弄》。(圖片來自中新社)

以中式編曲與民族唱腔抒發真摯情感

除了中國古典元素對中國風音樂有深遠影響外,西方流行音樂對中國風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影響。20世紀90年代,節奏布魯斯、嘻哈等西方曲風進入華人音樂界,強烈的節奏感及自由隨性的律動,吸引了年輕一代的目光。但一些西方流行音樂存在主題消極、歌詞粗俗、曲調怪異等弊病。中國風音樂通過加入傳統的中式編曲、旋律與唱腔,對西方流行音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不足之處。

在唱法技巧上,中國風音樂主要是將西方節奏布魯斯轉音與中國傳統戲曲唱腔相互結合。節奏布魯斯以節奏感強、轉音靈活為特色,能夠很好地抒發複雜的情感,這與中國傳統戲曲中的長轉音不謀而合,構成了兩者融合的基礎。兩者結合的方式有二,一種是在節奏布魯斯曲風的音樂中穿插戲曲演唱,如《霍元甲》便是加入了京劇花旦唱腔;另一種是節奏布魯斯與戲曲唱腔的相互交融,如《susan說》便屬此類。此外,中國風音樂還會借鑒說唱、搖滾等流行唱法表達心志。搖滾版的《one night in北京》,演唱震撼刺激,是流行搖滾樂與國粹京腔融合的典型。說唱意指有節奏地說話的特殊唱歌形式,中國風音樂對其也有借鑒,通常是在歌曲中插入一大段節奏感較強的說唱,歌曲《娘子》《中國話》皆屬此類嘗試。

在樂器使用上,中國風音樂將木管類、銅管類、弓弦類、彈撥類、鍵盤類、打擊類等不同類型的西方樂器與中國傳統樂器有機融合。如《東風破》中既有西式樂器鋼琴、爵士鼓、木吉他,也有中國傳統樂器琵琶、二胡。鋼琴音色洪亮寬廣,爵士鼓音色豐富多樣,木吉他音色典雅樸實,二胡音色圓潤柔和,琵琶音色清澈明亮,多種音色的交替、轉化,更能表現情感的複雜與深度。《千年之戀》中,強烈的重金屬伴奏,撕心裂肺的吶喊式唱法,副歌之後的二胡間奏,中西樂器的交替營造出情感的跌宕起伏,而二胡間奏的使用則成為點睛之處,凄切哀婉的中式樂器音色很好地呼應了歌曲主題。

尚需解決旋律雷同、原創力匱乏的問題

優秀的中國風音樂往往是寫心寓情的佳作,抒發諸如友情、愛情、親情,以及家國情懷、悲憫人間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通情感,唯其如此,才能在聽眾中引起廣泛共鳴。優秀的中國風音樂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考究的旋律手法、節奏節拍、曲式調性及伴奏配器等,同時以情作為銜接和貫穿的主題,才能緊緊抓住人心。

如《煙花易冷》取材於北魏時期楊衒之所著《洛陽伽藍記》中,一名將軍與一位女子一見鍾情,卻因戰爭錯過終身的愛情故事。在旋律創作方面,《煙花易冷》是單二部曲式,既具有國樂a羽六聲調式古樸自然的特點,又不乏西方音樂a自然小調細膩複雜的特徵,中西結合的旋律嘗試,更契合整首歌曲的哀傷基調。在配器方面,《煙花易冷》以吉他為主體,以鋼琴為輔助,加之電貝斯等現代樂器的點綴,古典意蘊與現代潮流兼具。在演唱技巧方面,氣息控制、音色運用、咬字處理、情感掌握等都影響著一首歌曲的呈現。正是歌詞、旋律、配器、演唱等多個方面的合力作用,以及貫穿其中的深沉情感,才造就出一首優秀的中國風音樂作品。

二十餘年裡,中國風音樂從萌芽到成熟,在取得眾多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因商業化運作、音樂人自身局限等帶來的發展瓶頸。比較典型的問題主要有同質化嚴重,流於簡單拼貼,以及原創力匱乏導致的後勁不足等。同質化嚴重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主題高度相似,過度書寫愛恨情仇;二是旋律幾近雷同,配器多局限於幾種常見樂器的混搭;三是唱法往往類似,慣用手法是在歌曲中植入各種戲腔。流於簡單拼貼一方面指的是在歌詞創作上堆積一些互無關聯的意象,缺乏中心主旨的聯結;另一方面指的是歌詞與旋律之間契合度不高,簡單的拼貼導致出一種破碎疏離之感。中國風歌曲受眾群體龐大,市場前景廣闊,大量的音樂人投入對其的創作之中。如此龐大的創作群體,本應產出更多的優質作品,卻並未展現出強大的原創力和創新度,中國風音樂繼續發展的後勁不足。

回望與總結中國風音樂的特徵以及面臨的發展瓶頸,要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元素、中國味道、中國特色的本土原生態音樂,還需不斷從中華古典音樂中汲取營養,做好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捨棄西方流行音樂中的糟粕和不足,吸納其中的精華以推陳出新;用精湛的歌詞、編曲、唱法、演繹等,書寫人類共通的真情實感。(完)(原標題:中國風音樂蔚然成風)

作者/李慧 王宏偉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