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用一條線來描繪202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那會是猶如水墨繪就的一筆山巒般模樣:年初的春節檔是第一個聳起的山峰,但隨後海拔下降,山勢走低,及至暑期檔才躍上另一個高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再之後又是一段深邃的幽谷,直到年末的元旦檔來臨。
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8部院線電影總共收穫15.33億元票房,刷新中國影史元旦檔票房紀錄。這一數字在假期結束後仍未停止增長,尤其是口碑之作《年會不能停!》,更是一路突破7億,逆襲了原本排名第一的《一閃一閃亮星星》,登頂冠軍。
而就在元旦檔的熱度還未完全消退之際,春節檔的帷幕也接踵開啟了。1月10日,《我們一起搖太陽》和《飛馳人生2》兩部電影官宣2024大年初一上映;次日,賈玲在微博發文,宣布自己的新片《熱辣滾燙》將於春節和觀眾見面;12日,張藝謀的電影《第二十條》在北京舉行陣容發布會,並放出首支預告片。加上早前即已定檔了的《熊出沒·逆轉時空》和寧浩導演的《紅毯先生》,截至目前,一共有6部電影將會角逐春節檔。此外在一些未確定的傳言中,成龍電影《傳說》和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守護》也有可能加入進來。
那麼這個日益臨近的春節檔,將會呈現出一幅怎樣的圖景——在電影市場經歷了一年的全面恢復之後,在2023年春節檔憑藉67.58億票房拿下同期影史第二之後,在2024年元旦檔重新焐熱銀幕之後,馬上要到來的春節檔會乘勢起飛、再創輝煌嗎?同時,以此為開端的2024年電影市場,又會在整體上迎來一個怎樣的發展態勢?
春節檔重回喜劇
「我覺得春節檔會好過元旦檔。」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幾部定檔影片尚未開始具體的宣發工作,因此即使是全國各大院線的經理們目前也都還沒看過片子。儘管如此,北京某集團影城中心店的林佳依然對春節檔抱有樂觀預期。在她看來,2024年的春節檔實際上回歸了某種傳統:「這幾部電影基本以喜劇為主,還有一個主打溫情,再加上動畫片,其實有點像以前的春節檔,全家老小合家歡。」
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春節檔其實不過十年的歷史。2013 年,周星馳導演作品《西遊·降魔篇》大年初一上映,七天之內攬下 5.3 億票房,打破 20 多項國內華語片的紀錄,並將整個檔期的總票房拔高至 7.8億元,同比增幅達89.7%,一舉將這個傳統節日推動成為可資開發的電影商業藍海。此後幾年,春節檔基本以喜劇、動畫以及綜藝大電影為基本格局,直到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奇蹟·笨小孩》的加入才被打破。
2023年的春節檔,多元化的特徵尤其明顯,7部電影各執一種類型,幾乎沒有任何重疊。但最終《滿江紅》票房稱冠的結果,證明喜劇元素在一派祥和的假日氛圍中仍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林佳覺得,2024年春節檔濃重的喜劇色彩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保證。「而且疫情之後,大家的家庭和親情觀念更強了,領著家人一起走進電影院去看看喜劇是過年回家的一個不錯選擇。」 另一家連鎖院線的排片經理康樂也認為,喜劇為2024年春節檔鑄造了一個穩定的底盤。在此基礎上,他有一個預判:相比去年,今年的總體票房將只高不低,甚至有可能超過90億元,成為歷史新高。
他為《中國新聞周刊》做出這樣的解釋:「一方面,中國電影的市場體量還在增大,2023年的銀幕數已經8.6萬塊了,全球第一。另一方面,去年春節檔的平均電影時長是147分鐘,歷史上最高的一次,時長會影響場次周轉率,時長越長能放的場次就越少,今年基本都在120分鐘左右,周轉率肯定更高,我估計總場次數至少得增加10%以上,甚至能到15%。」
在這種基本期待中,康樂尤其看好《熱辣滾燙》和《第二十條》兩部電影,一個出自跨界轉型的新晉導演賈玲,一個出自第五代大導張藝謀。「《熱辣滾燙》這次的營銷我認為做得非常好,它以賈玲減肥為賣點,但無論預告片還是海報都始終不給你放出來,相當於饑渴營銷。然後它改編自日本的《百元之戀》,女性題材,展現獨立女性光芒的。而且從預告片可以看出來,賈玲的風格非常明顯。《第二十條》從預告片來看風格非常另類,張藝謀自從《懸崖之上》開始,凡是商業題材幾乎都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已經把握住了當代觀眾的審美取向和價值取向。另外,它也有一些社會焦點話題,去年幾部賣座電影都是現實主義題材。」
林佳也看好《熱辣滾燙》,同時認為《飛馳人生2》也有可能進入頭部序列:「當然這僅代表我個人意見,韓寒、沈騰也許年齡小的觀眾熱衷度比較低,因為我們店本身是一個寫字樓型的影院,來我們這邊看電影的觀眾,年齡段會比其他影城大一點。」康樂覺得,如果韓寒這一次能進一步擁抱市場,《飛馳人生2》應該是問題不大的:「韓寒之前的片子走向上有點喜中有悲,他一直認為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但是事實上對中國觀眾來說,悲劇這一塊不能走得太深,所以《四海》把這個東西的比例一加大就造成了觀眾不理解。」
在導演寧浩的新作《紅毯先生》上,林佳和康樂卻都給予了相對保守的看法。林佳說自己有點吃不準,康樂則認為比較於其他影片,這一部的陣容稍顯單薄,而且作為諷刺型喜劇,難以確定其受眾認可度,畢竟去年有一部類似的《二手傑作》就沒有太被市場接受。
與此相似,《我們一起搖太陽》也非常依賴於觀眾屆時的接受能力。導演韓延此前的幾部作品,表現都沒有問題,只是一部演繹絕症病人的催淚電影與節日氣氛未必融洽,片方反其道而行的這步險棋,說到底要看有多少人願意在過年的時候坐在影院里熱淚盈眶。
至於《熊出沒·逆轉時空》,兩人則都做出了不必猜測的判斷,因為該系列已經連續九年登陸春節檔,悶聲發財,無一失手,屬於發揮最穩定的常青樹。「相當於春節檔電影只有超過它才算是真正成功。」康樂說。
謹慎的樂觀
不過,2023年的春節檔之所以能夠爆火,或多或少還受到了一些現實因素的影響。去年的春節是一個流動性不高的假期,據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整個節日期間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2.26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6.4%。鑒於此,觀影作為一種更容易獲得的娛樂方式自然成為了人們度假的重要內容。
顯然這種情況在今年已經發生了變化。1月12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多個部委、機關聯合印發了《2024年綜合運輸春運服務保障和安全生產總體方案》,指出今年春節的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自駕出行、營業性客運量都將全面增長。而且,這一次的假期時間相較往年也有所延長。這就意味著,今年春節的度假方式和內容會更為多樣,電影市場有可能面臨來自外部的強力競爭。正是考慮到這一層面,林佳雖然對春節檔不無信心,卻也不敢做過高期望:「畢竟大家的選擇多了。」
康樂要比林佳樂觀得多,在他看來,這樣的擔憂沒有多大必要。「大家的出行不外乎兩個,一是回家,二是旅遊。回家是不影響觀影的,頂多就是把票房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三四線城市,之前那些年都是迴流城市的票房表現出明顯提升。那旅遊是不是會造成影響呢?我拿國慶檔做一個例子,2019年國慶假期的出遊人次比去年國慶假期還要多,但是2019年的國慶檔票房可是刷新紀錄的,說明旅遊不會必然影響票房。」
除此以外,2023年春節檔的另一個特殊性在於,它在電影市場一段時間的冷清之後,一定程度上承接了釋放觀影熱情的集體需求。而全年兩段較長時間的回落又進一步表明,這種需求不可持續並且似乎利用殆盡。
在這個意義上,林佳認為新的現實已經不只關乎春節檔,而是整個2024年都需要面對的。「經歷了2023年井噴式的票房增長,2024年的電影市場會逐漸回歸正常。總體票房我覺得不會太高,除非一些話題性的影片,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受到很大的追捧。」
而在與多個電影發行公司的接觸中,林佳還發覺到一個很可能在2024年成為流行操作的市場行為,那便是由這一次元旦檔開始出現的諸如下雪場、啤酒場、橙子場等花式營銷。她覺得,這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片方還好,但對院線而言,增加了成本,卻未必能換來更多的收益。「就像下雪場增加了買造雪機的成本和保潔成本,現場營運壓力也比較大,做不好的話又傷銀幕又毀座椅,反而很多投訴,還有退票的。」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觀眾變得愈發理性,好片子才是吸引觀眾入場的最重要前提,而其他諸如宣發時的話題引導、造勢的新鮮手段不過是錦上添花。在排片經理康樂的分析中,去年的兩段低谷,除了好萊塢罷工導致11月12月缺少進口大片供貨,其餘不過是常規性淡季而已。暑期檔和元旦檔兩次再創新高,恰恰證明觀眾沒有放棄電影和影院。「只要電影好,觀眾還是非常樂意進電影院的。2023年一個挺大的變化是,觀眾的審美要求更高了,不是到了節假日就去看一看電影,不管什麼片子,而是只有好電影才去看。國慶檔的低迷是因為影片本身的問題,從元旦檔幾個片子來看,真正撐腰票房的也就是《年會不能停!》。而且各種群體化的需求也更明顯了,這部分人以前可能不是院線的消費者,但通過去年他們都被動員起來了。」
當然,這不代表他全然沒有謹慎的觀望。雖然他覺得未來一年的票房體量會穩中有升,但升的幅度他不敢做太大的判斷。「因為中國電影市場跟全球電影市場不是完全脫鉤的,目前對2024年全球電影市場的預測都是下滑趨勢。中國要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增長,的確是一個考驗。」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佳為化名)
記者:徐鵬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