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的結婚儀式感,只需幾百塊

綜藝 2375℃
00後的結婚儀式感,只需幾百塊 - 陸劇吧如今很多「官宣」、婚禮等儀式都變成流水線式的走過場,新人在這些場合里往往變成「沒有感情的表演者」,真實的感受和表達反而被遮蔽了。作者 | 良豪編輯 | 王中中題圖 | 《我們結婚吧!》如何讓自己的領證環節脫穎而出?這屆年輕人給出了四個字:結婚登報。「今天我們正式結婚,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決定登報公告,以示親友!」前段時間,有00後女生曬出與伴侶領證,同時還曬出了在當地一份都市報公告欄上刊登的結婚啟事,引發人們關注。更有一對四川的新婚夫婦在夏至日(6月21日)當天登報結婚,寓意與北半球一起日久天長。講的就是一個脫穎而出。(圖/小紅書截圖)網友們一邊祝福,一邊驚奇不已——「原來結婚也可以登報」話題登上社交平台熱搜。這種別具一格的「官宣」,讓不少已經選好吉日準備領證的准新人躍躍欲試,也讓不少渴望尋找愛情的單身朋友們隔著屏幕感受到了新人的彼此珍重:「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紙質的浪漫」,百元就能擁有打開社交平台,登報結婚的新玩法早已在95後、00後年輕人群體里流行開來。不少人紛紛曬出自己在報紙上刊登的結婚啟事,更有年輕人將這份喜訊帶出國門,在國外的報紙上用中文刊登。在報紙版面里,這些啟事只有豆腐塊般大小,如果不是特別留意也許很難發現。公告行文內容也基本一致:「×××先生與×××女士在×年×月×日正式結為夫婦,特此公告,敬告親友,亦作留念。」偶有結婚啟事,會在文末加註美好的期許:「願赤繩系定,白頭永偕。」「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結婚啟事在報紙上一般只有豆腐塊般大小,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圖/小紅書截圖)儘管字數並不多、版面很不顯眼,這種既復古又新穎的玩法,仍讓很多人倍感羨慕,又想躍躍欲試。有網友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求攻略,隨即便有人支招,某某某電商平台,能夠自助登報,不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地方的各種報刊,「最便宜一百塊就能登報」。不同報刊種類和所在城市的價格不盡相同。(圖/某自助登報小程序截圖)除了電商軟體,也有相關服務的小程序。按照其給定的模板填寫信息後,選擇刊登時間、次數,還能拿到當天出版的報紙留作紀念。「負責登版的編輯還會幫忙審核文字,甚至還能潤色內容,這比自己寫請帖還要擔心寫錯字省時多了。」這也讓不少傳統紙質媒體找到了流量密碼。話題登上熱搜之後,有不少紙媒在公眾號上轉載話題文章,順便附上了登報流程。有的報紙甚至開設了「真情告白」的啟事專欄,專門給聞訊而來的年輕新婚夫婦留下「寶座」,刊登他們的喜事。甚至已經有準新人預訂好報紙上明年的版位了。(圖/《深圳晚報》)結婚登報這回事, 大有內涵「結婚登報」成為熱搜話題之後,有人翻找出了一篇十年前的新聞:一位上海網友發文求助,試圖尋找外公外婆刊登在報紙上的結婚啟事。網友們轉發接力,最終在上海圖書館的幫助下,這對老夫妻找到了當年喜結連理的印證——一份刊登在1945年11月26日《和平日報》上海版頭版的結婚啟事。似乎潮流是個輪迴,今天95後、00後年輕人爭相登報結婚,早在數十年前的民國,就被當時的年輕人追捧。早在民國時代,結婚登報就格外流行。(圖/上海圖書館《和平日報》)有專門研究婚俗文證的博物館展出了一份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的報紙,其中一則結婚啟事登在了頭版,這樣寫道:「陸泉新、梁含英訂婚啟示:茲承高林氏、劉安生兩位先生介紹並徵得雙方家長同意,謹於民國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訂婚,時值非常,一切從簡,特此敬告親友。」畢竟當年報紙是最有力的傳播工具,在報紙上刊登結婚(或者訂婚)啟事相當於今天在微博或朋友圈裡晒圖「官宣」領證,將自己的人生大事昭告天下,自然廣受新人喜愛。尤其是對那些思想開明、經濟優渥、社會關係比較廣泛的新人和雙方家庭來說,登報聲明結婚更是必不可少的嫁娶環節。看上去是時髦玩法,但實際上在報章上刊登聲明已經結婚,是當年的風流人士學習基督教的傳統。曾經新人在基督教堂結婚必須申請一份「結婚聲明」(banns of marriage),除了需要記載新婚夫婦的姓名,還需要三位見證人當場簽字作證。今天流行的「結婚聲明」,最早起源於基督教傳統。(圖/圖蟲創意)在法律尚未健全的年代,這紙「結婚聲明」相當於今天的結婚證,既具有法律效力,同時也能防止騙婚、逼婚的現象。到了後來,系統化的法律取代了宗教儀式,結婚聲明則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既可以用來知會遠近親友,也能夠長久保存,更具紀念意義。那些「想要大聲宣布」的事其實,不只婚姻大事,出生、滿月、生日、升學、畢業……只要是人生旅途中有機會經歷的重要喜事,都能夠出現在報紙上,將喜悅向親朋好友乃至陌生人分享。有網友在社交媒體里曬出了一份20年前的報紙,報紙里刊登了一則她和龍鳳胎哥哥滿周歲的生日啟事,當年由爺爺代表全家人登在報紙上,向親朋好友告知喜訊。後來兄妹二人每年生日,家裡人都會將這則生日啟事拎出來重溫,儘管報紙經過歲月洗禮早已泛黃,但仍然讓人倍感溫馨。每年兄妹二人生日,家裡人都會把這份報紙拎出來重溫。(圖/小紅書截圖)「在報紙上登個報宣布自己和心愛之人正式結為夫妻,這比單純發條朋友圈有意思多了,也更加充滿真情實意。」有在報紙上刊登結婚啟事的年輕人談及感受時這樣說道。討論區里,有已經結了婚的年輕人坦言,正是因為夫妻二人對複雜且趨於流水線式的婚俗儀式感到厭煩,所以才選擇不舉辦婚禮;結婚過後,又很想補回「官宣」帶來的那種儀式感,但又不願意發朋友圈,於是盤算在結婚周年的時候登一則啟事,重新「官宣」一回。一個難以迴避的現象是,如今很多「官宣」、婚禮等儀式都變成流水線式的走過場,新人在這些場合里往往變成「沒有感情的表演者」,真實的感受和表達反而被遮蔽了。另一方面,今天人人都在用的很多線上熟人社交平台,不再是年輕人過去青睞的那個想說就說的「電子樹洞」。當微信變成工作的一部分,朋友圈變成發廣告攢KPI的工具,原本是「熟人社交」專用的朋友圈變成一個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名利場」。「三天可見」「設置分組」「睡醒即刪」,成了不少困在微信里的年輕人逃離現實的有效方式。互聯網時代,誰都離不開手裡的手機來維繫社交。(圖/圖蟲創意)在沉悶無趣、關係冗雜的線上社交面前,與其在朋友圈裡絞盡腦汁地斟酌用詞,倒不如將最純粹的真情實意轉換為印在報紙上的鉛字,公開發行,讓更多人見證自己人生旅途里的幸福。報紙印刷的味道、質感和觸感,以及那段借報紙喚醒的幸福回憶,遠比儲存在電子設備里的TXT、JPG厚重多了。試想一下,幾十年後,再拿起那張泛黃的結婚報紙,那些關於愛情的悸動讓人歷久彌新。用一位新人的話來說,便更加讓人直呼浪漫不死:「一百年後,也有人讀到我們的愛情,這段婚姻才更有意義。」這樣來看,結婚登報更多了一份浪漫的意義。(圖/微博截圖)畢竟伴侶之間的真實愛意,繁文縟節的婚禮流程無法複製,過於厚重的彩禮綁定不了。與其說這屆年輕人更懂浪漫,不如說他們更懂純粹和真情實意。讀完點個【在看】
標籤: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