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節。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選擇呆在家裡嗑CP呢?
《以家人之名》播到現在,凌霄和李尖尖的愛情線越來越明朗。
但觀眾卻不自覺的分化成了兩派。
一方覺得好甜好甜,宋威龍的每一情話都說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西瓜最中間的芯、鍋底的米鍋巴、魚鰓兩邊的肉、筒子骨里的骨髓、包子裡面的餡,我都留給你吃。」
另一方則表示接受不了這種家人到情人的轉變。
就像《家有兒女》播到一半,劉星突然跟夏雪告白一樣。
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跟我生孩子??
《以家人之名》口碑一路下滑,評分從8.6跌到7.5。
我們真的錯怪它了嗎?
1
目前來看,扣在《以家人之名》頭上最大的一口鍋,就是:
三觀不正。
前半部分看起來,就是一部溫情家庭劇。
兩個爸爸住在樓上樓下守望相助。
兩個破碎的家庭也在不知不覺中,互相成了對方殘缺的那塊拼圖,逐漸變得完整。
那些專屬於90年代的記憶碎片:
小人書、鐵皮風扇、黑貓警長.......一點一滴的被拼湊起來。
不少人曾經天真的以為,我們也能拍出自己的《請回答1988》了。
到後面,畫風逐漸跑偏,硬生生變成了一部甜寵偶像劇。
凌霄每一次展開愛情攻勢,都讓觀眾感到生理不適。
在李尖尖反覆拒絕,且還沒確立戀人關係的情況下。
凌霄半夜跑到李尖尖房間里,趁李尖尖睡著的時候偷親了一口。
甜是甜,畢竟也是偶像劇慣用的套路了。
不管這個片段什麼時候拎出來看,「姨母笑」都是雖遲必到。
但要是代入兩人的兄妹關係,那就不一樣了。
不少觀眾表示:身上的每根汗毛都充滿了抗拒:
「妥妥的性騷擾。」
「這哪跟哪啊就準備親了??有種難以言表的怪異。」
「沒經過同意偷親,這哥哥也挺猥瑣的,他倆在一起真是狗血。」
要不是凌霄長了一張帥哥臉,偶像劇分分鐘要變成恐怖片。
看到這裡,可能你也會禁不住懷疑:
《以家人之名》真就三觀不正了嗎?
但我想說,在影視劇里談三觀,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親人之間暗生情愫,在文學作品裡其實很常見,並沒有人對其提出過質疑:
巴金《家》里的覺新和琴;
曹禺《北京人》里的文清和愫方;
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你真要杠起來也是一個表兄妹相愛的故事。
其實吧,我可以理解大家對於《以家人之名》這種畫風轉變有點不適應。
不喜歡可以,但上升到抵制整個角色、故事,用現實三觀去綁架影視作品就沒必要了:
「好好的拍家庭劇不好嗎?非要談戀愛。」
「世界上怎麼會有骨科(兄妹戀)這種東西存在?這種沒營養的東西就該摒棄。」
如果每個編劇創作的時候,都要考慮這個行為放在現實中對不對,會不會被罵。
漸漸的被輿論裹挾,只敢呆在安全區里。
那麼影視劇環境只會越走越窄。
2
事實上,對比10年前的影視環境你就會發現:
那是真敢拍啊。
很多人把一些經典老劇翻出來看,卻發現越來越不對味了,甚至有人大呼「毀童年」!
一號代表人物江直樹,又被稱作PUA十級學者。
第一步,先貶低對方,讓對方失去自信。
湘琴借住在直樹家的時候,洗澡忘了帶衣服,讓直樹幫忙遞一下。
這時候,每一個正常的女生都會下意識的遮擋自己防走光吧。
結果直樹冷冷的來了一句:
「像你這種小學生身材,正面背面還不是都一樣,就算我們躺在同一張床上,我也一樣沒興趣。」
請問是誰給你的勇氣可以隨口對女性進行人身攻擊,就憑你是那高貴的A班之子嗎?
第二步,在對方精神崩塌之際,給個甜頭讓對方徹底依賴上你。
本來湘琴苦追無果,都準備脫離苦海回頭是岸了。
結果直樹一聽到她要去喜歡別人,二話不說把湘琴壁咚到牆上強吻。
沒想到,在那個「雨很大」的日子裡。
湘琴竟然再次心死,準備說服自己嫁給阿金。
不慌不忙的直樹跑到雨中,對著湘琴說了一句:
我偷電動車養你!(搞錯了,再來)
你喜歡的人是我!
二號代表人物何書桓,茶藝界的開山鼻祖。
他用一種博愛的精神同時吊著依萍和如萍兩位女生,卻總能把自己洗的一塵不染。
人前楚楚可憐、歲月靜好,人後已經把腿劈到太平洋去了。
當他說:
「一個心死的人哪能去誘惑別人?」
只有「鑒茶達人」杜飛能看穿他的真面目:
「那不見得,你的心已經死了,你的嘴巴沒死。」
「你還會強吻別人,可怕得很!」
尤其是,強吻之前他還要先警告一下:
「如萍我警告你,現在的我腦筋不太清楚,你最好離我遠遠的,要不然我不知道會對你做出什麼事來。」
事先解釋內心的糾結與痛苦,這樣一來就可以為自己的行為開脫了,我拍了拍何書桓的小腦瓜子說:
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啊。
為什麼我們小時候看得津津有味,也真情實感的為劇情流過淚。
如今看著一個個角色被貼上「渣男」的標籤,卻連反駁都無能為力。
正是因為,很多人正在被動的陷入一個「非黑即白」的邏輯里。
其實每一個角色,註定都會有一個性格遊走的灰色地帶。
比如江直樹從一開始確實是毒舌、傲慢,但後來也慢慢的被湘琴感化,開始懂得關心對方:
因為湘琴有夜盲症,便遷就她每晚都開燈睡覺;
因為湘琴天資差,便幫助她從F班一路考進名牌大學,到最後當上護士;
而何書桓的性格帶點懦弱,喜歡逃避,所以他不想傷害依萍和如萍之間的任何一個。
還真不是裝,這一點,從他的記者身份就可以體現出來。
一開始,他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採訪社會新聞:
「很怕去面對人類殘酷的一面。」
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不僅在兩段感情中做出了抉擇,甚至成為了一名戰地記者,去直面世界上最殘酷的角落。
人都是在成長的。
如果有一天所有影視劇里的角色都是滿滿的正能量,那才叫可怕。
3
為什麼同樣是「三觀不正」。
有些可以成為經典,有些卻永遠的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對於後者來說,其實是因為編劇過於偷懶,沒有給人物行為一個充分合理的動機,自然難以被大眾接受。
一個完整的角色,要從很多方面去考慮。
矛盾、戲劇、衝突、成長......力求呈現出一個多面的人性。
就拿《三十而已》的林有有來說吧:
為情?許幻山根本不敢承諾什麼;
為錢?林有有主動辭職前往一個陌生城市,一點也不像給自己留後路的樣子;
她就像是一個上前衝鋒的敢死隊,編劇指哪,她打哪,每一下都擊中了你的痛點。
但這樣的人物未免過於單薄了。
都說「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林有有給觀眾留下來的印象,沒有可憐,只有可恨。
同樣的,《以家人之名》凌霄的角色,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長大後的凌霄對李尖尖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希望跟你和李爸建立一種各方面都成為家人的關係!只有我們以後結婚了,才能成為真正的家人!」
What??沒有血緣關係,就要用一張9塊錢的結婚證去栓住對方。
這又是什麼強盜邏輯。
你會發現,這些角色設定都不帶拐彎的,永遠一條路走到黑。
不管是小三、還是兄妹戀,若是編劇可以用一種更好的、更細膩的表達方式。
或許,觀眾對角色的理解和共情也會更多一點吧。
素材來源丨網路
編輯丨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