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題材的文藝片《隱入塵煙》登頂了單日票房榜,這部小眾電影在上映58天後迎來了高光逆襲,總票房突破了6500萬,也讓文藝片重新走入影迷的視野。
中國電影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執著於文藝片,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賈樟柯乃至姜文都是靠文藝片成名。但文藝片只能帶給他們名氣,並不能帶給他們財富。
馮小剛的賀歲片《甲方乙方》大獲成功後,文藝片的導演們也都看到了電影市場的新風向,更加娛樂化,大眾化的電影才是影迷們需要的。
於是張藝謀拍了《英雄》,陳凱歌拍了一個饅頭引發的,哦不是,陳凱歌拍了《無極》,姜文的電影接連票房慘敗後,終於在2010年拍出了《讓子彈飛》。
文藝片導演都去拍商業片了,那些新銳導演更是在資本的幫助下把商業電影玩出了花。最巔峰的時候,一個主持人指導的電影可以坐擁3.79億票房。一個寫小說的執導的某時代系列電影票房更是達到17.69億,大家賺的是盆滿缽滿。
為了保證電影能大賣,製片人只挑選流量小生和流量大花,要求就是大場面,大製作,越浮誇越好,反而對劇本和導演要求不高。畢竟一部電影投資大頭都花在主演片酬和特效上了,哪裡還有錢去找好的編劇和導演。
那幾年的電影爛片居多,但票房是一部比一部高,偶像歌手、小品演員、主持人、模特、流量明星等外行紛紛進軍影視界,讓一眾老鳥感受到了壓力,因為這些專業電影人拍的作品沒有人家非專業的票房高。
這兩年風雲突變,爛片只能在網路平台上播放,影院不敢冒風險讓它們進院線。於是專業的電影人又迎來了一個好的發展時機。《隱入塵煙》的逆襲開了一個好頭,無論是編劇、導演還是投資方,對文藝片重新樹立了信心。
影迷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看慣了油膩的商業大製作,再去品嘗情感細膩的文藝片會有不同的感受。中國電影的浮誇年代也即將過去,迎來百花齊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