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專訪紀錄片導演甘露: 見天地、見眾生、最後見自己

電影快訊 1640℃
晶報專訪紀錄片導演甘露: 見天地、見眾生、最後見自己 - 陸劇吧

「每個人都在這天空中生活,但是你如何面對你的人生?你又如何對待你的生活?」這是紀錄片導演甘露對生命的思考,也是《海闊天空》靈感的源泉。近日,甘露接受了晶報APP記者的專訪,在她的言語中,滿是對紀錄片的熱愛與執著。「你紀錄的不是你的生活,但是,當你隨著那些一開始與你毫不相干的人們,慢慢進入了他們的生活時,那種微妙、複雜的感覺,是難於言傳的。」

拍攝《海闊天空》彷彿是命中注定

紀錄片《海闊天空》作為《中國機長》的官方紀錄片,分為「那一天」「那一刻」「那一程」3個章節,總時長218分鐘,以紀實電影的方式紀錄了電影從前期籌備到電影完成的精彩過程,更直觀地對川航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經多方面考證,進行了還原和深入的解析。

拍攝《海闊天空》,也是為了還原真相。機長和各個部門是如何配合才把飛機安全開回來的?這些細節很多人不了解。甘露和電影劇組去調研的時候接觸了很多民航部門的人,她越了解這個事件,越覺得這次成功處置特情的難度有多大。有一名飛行專家告訴甘露,最難的就是反應的時間。所以在第一章紀錄片的結尾,她提到了人對潛力的探索。

而更讓甘露對四川航空3U8633事件有著特別情感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家鄉是成都,回家她常常選坐川航飛機,所以這個事件離她太近了。另一個原因則更可以解釋成一種「註定」。

2009年1月,甘露首次赴美進行紀錄片的學術交流,正好趕上薩利機長駕駛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成功迫降,她親眼看到了那架備降在哈德遜河上的飛機,所有這一切在甘露看來,都是命運的安排。她註定要拍攝《海闊天空》。

明星就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明星

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劉偉強和主演們在甘露的鏡頭下是如此的自然與真實,那就是他們平時工作和生活的樣子,是我們看不到的那一面。甘露一直說,拍紀錄片最重要的是雙方的信任,紀錄片最終拍攝的是和對方的關係。「我拍紀錄片很多年,電影界的人對我或多或少的了解,作為記錄者你要有態度和底線,紀錄片呈現出來的同時,你的心態也會暴露出來,這是雙方的一種成就。感謝出現在鏡頭裡的所有人,在如此短時間內信任我。」

只要看過甘露的紀錄片,你也會了解明星光環背後的樣子,她並不把他們看成明星。「在我眼裡他們就是普通人,而或許拍攝的普通人就是明星。我更喜歡還原他們生活中的一面。」紀錄片最後,《中國機長》劇組集體聚餐,杜江在前面有點害羞地唱著KTV,一邊看著屏幕一邊唱歌的樣子像極了你身邊的朋友。這正是甘露想傳遞給我們的:「我不想讓大家覺得這個片子很沉重,雖然整個事件會讓人感動。我喜歡他們樂觀面對一切的態度。我希望裡面能呈現一種力量。」

保持初心是對拍攝紀錄片最起碼的尊重

你真的了解紀錄片嗎?你是否認為紀錄片就是拿著攝像機一直拍就可以了?這是甘露的發問,而她的回答則讓你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優秀紀錄片導演應該有怎樣的境界。「很難。因為你拍攝的對象是真實存在的,你關注的是人性,你該如何記錄他們的內心世界,探究人的心理。紀錄片拍下來已經帶有主觀的色彩,你怎麼去看很重要,但如果你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自己的認識達不到一定高度,對方也很難和你建立平等的對話。所以要不停地追求進步。」見天地、見眾生、最後見自己,甘露認為最重要的便是初心。

多年拍攝紀錄片的經歷也讓甘露不斷地成長,「不同階段對問題的看法、對世界的看法也在改變,讓我更成熟了。另外,我慶幸自己還有熱情。」

甘露誠懇地告訴記者,紀錄片這條路挺難走的,沒有那麼多所謂的光環和別人的理解。她說如果拍電影那一定是有我真正想表達的東西,而不是為了做個電影導演去拍電影。

十年前,甘露執導的大型系列紀錄片《我們在跳舞》在中央芭蕾舞團成立50周年之際首播,引起業界強烈的反響。十年後,甘露和她的團隊以電影的方式關注了中國新一代的芭蕾舞演員,「中央芭蕾舞團的幾十位芭蕾舞演員本色出演了這部芭蕾電影,這部芭蕾電影的創作充滿實驗性。」電影在多方協助下,將芭蕾元素拓展到了更廣闊的空間。甘露說,「我們努力在做別人還沒有做過的東西,這是一個挑戰。」

透過甘露的鏡頭我們看到了生命是有溫度、有色彩的,她也讓我們懂得,紀錄片冷靜但不是無情。正如她所說:縱然你已經看到殘酷的真相,你也會在那一瞬間生起強烈的感動。(晶報記者 張瀛戈)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