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和我的祖國》, 為什會哭?

電影快訊 1386℃

著名詩人艾青曾在《我愛這土地》里這麼寫道: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此前對這句詩的理解並不夠深刻,直到前段時間參加《我和我的祖國》全陣容盛典活動,才真正有了一種深切的體會。

當時是在《前夜》劇組做講演的環節,演員黃渤號召全場起立,現場奏響國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在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中,齊聲歌唱起來。忽然間,內心湧起一陣無以名狀的感動,眼角滑出淚來。再看身旁的觀眾,也都濕了眼眶,在結束歌唱之後奮力鼓掌,像是突然獲得了某種力量。

我想,那一刻的內心澎湃或感動,力量或淚水,都只源於一個詞:祖國。

看《我和我的祖國》, 為什會哭? - 陸劇吧

我們對祖國的這種情感真的蠻奇妙的,彷彿是身體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共鳴因子,會在很多時刻不由自主地就蕩漾出濃濃的感動。這感動或讓人熱血沸騰,或讓人熱淚盈眶,直抵心靈。

在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正片時,同樣的感動在七個不同的故事中多次翻湧。儘管有些故事所描繪的歷史瞬間離我個人有些遙遠,但也會被代入其中,收穫重新見證歷史的震撼感。

而那些自己有過親身經歷的時代故事,則會在光影與記憶的交織中反覆觸碰心弦,從而產生一陣又一陣的情感涌動。

七個導演講述的七個故事,勾勒了我們祖國七個重要的歷史瞬間。這些故事裡,總有那麼一刻,會讓你看哭。

看《我和我的祖國》, 為什會哭? - 陸劇吧

1、《前夜》:國歌奏響那一刻

《前夜》由管虎導演執導,黃渤、王千源、歐豪、耿樂、辛柏青等演員主演。故事根據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大典」展開敘述。

影片以負責讓國旗順利升起的工程師林治遠為核心人物,重點描繪小人物在大事件背景下所做出的的種種努力,凸顯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

看《我和我的祖國》, 為什會哭? - 陸劇吧

開國大典之於我們的重要意義不必多說,但我們很少去關注背後為其付出籌備的人。在管虎導演緊湊的敘事下,一個工程師為了保障國旗能順利升起,在開國大典的前夜遭遇阻礙然後解決阻礙,帶來懸念叢生、扣人心弦的觀看體驗。

看著黃渤飾演的林治遠工程師一步一步攀上旗杆,觀眾也難免為他捏一把汗。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在心裡默默為他鼓勁,希望他能快速解決問題。等到黃渤向大家敬禮那一刻,一股激動油然而生!

還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個故事的最後部分竟巧妙地結合了開國大典的歷史影像素材,一下子將觀眾拉回到那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當國歌奏響那一刻,全身感到熱血沸騰。聯想到當年成立新中國的不容易,革命先輩們的英勇壯舉,就會生出巨大的感動,然後湧出淚來。

2、《相遇》:四目相對那一刻

《相遇》由張一白執導,張譯、任素汐、張嘉譯、周冬雨、彭昱暢等人主演,主要講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

當時舉國歡慶的大事件背後,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便是那些為祖國核事業做出貢獻的工程師們。尤其那些為了核事業「消失三年」的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更值得我們致以敬意。

張一白導演通過刻畫一位工程師與苦尋他三年的女友的一次相遇,勾勒出科研工作者的付出與遺憾。張譯飾演的工程師與任素汐飾演的女友各自抱持著一種信念:前者是為國家造出原子彈的信念,後者則是愛情的信念,兩股信念的相遇,有心酸遺憾,更有溫暖動人。

他們相遇在眾人慶祝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刻,匆匆相逢又被人群衝散。兩人隔著人群對望的眼神,飽含愛意。四目相對的那一刻,無需千言萬語,只需一個眼神,就足以令人感動不已。

任素汐看新聞播報那一幕也十分動人,那些默默為祖國事業做出奉獻的科研工作者們終於被更多人知曉了。偉大壯舉的背後,原來有那麼多人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他們值得被銘記。

在那一刻,我突然又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向他們致敬!

3、《奪冠》:小男孩撲向父親那一刻

《奪冠》由徐崢執導,韓昊霖、吳京、馬伊琍領銜主演,主要基於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歷史故事展開。

徐崢導演充分展現了他輕鬆幽默中帶出感動的功力,他巧妙地將女排奪冠的歷史瞬間與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結合在一起,既有激動人心的時刻,又有樸素動人的時刻。

影片在短時間內製造了一個小男孩內心的衝突:一邊是街坊鄰居們觀看女排直播的集體需求,一邊是自己想要和好友告別的個人情感訴求,到底該做出怎樣的抉擇,考驗著小男孩幼小的心靈,也牽動著觀眾的心。

女排奪冠是一個令國人沸騰的重要歷史瞬間,女排精神同樣是舉國學習與弘揚的重要品質,弄堂里街坊四鄰齊聚一塊看電視的場景,足以調動許多觀眾的年代記憶。但在這些恢弘的大事件與大精神之下,小小個體的抉擇似乎更打動人心。徐崢導演將主要視角放在了小男孩的抉擇與由此帶出的成長之上,有笑有淚,恰到好處。

小男孩撲向父親懷中那一刻,他流下了情緒複雜的淚水。而我們觀眾也會在那一刻收穫一種可愛的感動,對小演員韓昊霖留下深刻的印象。

4、《回歸》:交接儀式那一刻

《回歸》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任達華、王洛勇等主演,故事主要圍繞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展開。

如果說《奪冠》里那個一閃而過的《霍元甲》的畫面能喚起我對年少時和大人們一起看電視的回憶,那麼,《回歸》里升國旗和香港區旗的畫面則能輕易讓我想起當初和父親觀看香港回歸直播的往事。其實對於大多數八零、九零後而言,《我和我的祖國》真正能引發強烈共鳴與時代記憶的單元故事,始於《回歸》——那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一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薛曉路導演以一種相對溫情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對時間」的舉動,一句「中國等了154年,一秒都不能再等了」,將香港回歸的意義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時,片中圍繞軍人、警察以及香港普通市民展開的人物群像式的敘事,展現了內地與香港同胞們齊心協力為回歸儀式所做的努力。

當鏡頭轉到真實的香港回歸儀式的影像畫面時,我腦海中的時光列車也駛回了1997年6月30日那個夏夜。

那時年少的我,其實對香港回歸沒太多認知,但是父親卻格外重視,拉著我看電視直播到深夜。當電視里奏響國歌,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緩緩升起時,父親激動地鼓起了掌,我也在內心油然而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為祖國感到自豪的感覺。

時光荏苒,轉眼二十多年過去,那份記憶依然清晰。如今再次看到那個畫面,內心的激動與自豪也依然存在。只是,融合著個人記憶的祖國歷史瞬間,會讓我內心湧出更多的感動。

看著任達華眼含熱淚地望向天空,伴著《東方之珠》的旋律,內心的感動十分濃烈。

5、《北京你好》:葛優低頭看鞋那一刻

《北京你好》由寧浩執導,葛優、龔蓓苾、王東領銜主演,主要圍繞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展開敘事。

這個故事有著非常鮮明的寧浩式風格:以小人物為主視角,在看似平凡樸素的日常生活中,製造出輕鬆詼諧的黑色幽默,又在捧腹大笑中戳人淚點。

《北京你好》就是以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張北京為敘事核心,在一場關於奧運會門票的驚喜與緊張中,勾勒出喜悅背後的動人故事。葛優用純熟的演技塑造了一個充滿市井氣息的小人物形象,通過貧嘴、逗趣等方式製造了不少笑點,最後又用一個暖心舉動傳遞出陣陣感動。

說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大多數人應該也都有著各自的個人回憶。我那時候就很嚮往去到北京見證奧運會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但最終只能通過電視直播感受奧運會的全民激動與喜悅。時隔十一年,這些記憶會讓人感慨自己能親身經歷祖國如此光輝的時刻是多麼的慶幸與自豪。

但是在歷史的光輝時刻,我們也不要忘記那些平凡人所做出的貢獻。《北京你好》不單單是在歌頌心懷善意的計程車司機,也不僅僅是對歷經汶川地震災難的小男孩的關照,更有對參與修建奧運場館的諸多勞動者予以致敬。寧浩導演的以小見大,真的讓人佩服。

印象最深的一幕,發生在張北京站在大屏幕看直播那場戲。屏幕上正好採訪到那個汶川小男孩,道出他要感謝的人。描述的幾個重要特徵都指向張北京,但最後他低頭看自己的鞋子時,顏色出現了差異,製造了某種「反轉」。

這是一種黑色幽默,也是一種溫情表達:即使沒有人認出他,他也還是一位值得予以敬意的中國人。

6《白晝流星》:看見「神舟」那一刻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領銜主演,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

陳凱歌導演執導的這個故事,我覺得是最能引起我共鳴的一種表達:因為它關乎個人的自我成長,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從中遇見自己。

劉昊然和陳飛宇兩個青年演員演繹了一對比較頹喪和懶散的兄弟,平常的說教和對他們好似乎都難以帶去改變。田壯壯飾演的扶貧幹部為改善兩個青年,直接讓他們親眼去見證「白晝流星」,最終令他們實現了某種成長。

我們在年輕氣盛的時候,也和那兩個青年一樣,心高氣傲,堅持自我,聽不進他人教誨。只有當自己真正經歷了,見證到了生活中的阻礙或偉大,才會有所領悟和成長。

《白晝流星》以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為故事背景,以兩個青年的成長為主線,融合扶貧、青春、航天、主旋律等多個元素,完成了一個不乏想像力的故事,其實還是很見功力的。

有共鳴的觀眾自然會喜歡這個故事,甚至也會在看著神舟十一號飛船像一顆流星一樣降落時,內心會湧出一股包含敬畏的感動。

7、《護航》:飛行員敬禮那一刻

《護航》由文牧野執導,宋佳、佟麗婭、張子楓、雷佳音、韓東君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

曾經還在電視台工作的時候,恰好趕上了「9·3大閱兵」,還參與了部分直播工作,所以對於這一個故事也深有感觸。以媒體人的經驗去猜測這個故事,總會以為它將著重展現我們強大的軍事實力,一個個閱兵的畫面足以震撼人心,壯我軍威。

但沒想到,文牧野將這個故事的重點放在了一個女飛行員的自我和解之上。從一開始的不甘心接受備飛的任務,到後面積極幫助隊友完成飛行,宋佳飾演的女飛行員呂瀟然完成了內心的一種自我和解,展現了飛行員的職責與使命。

宋佳、佟麗婭、韓東君等人身著飛行員制服,戴著墨鏡昂首行走的時候,真真是有一種「英姿颯爽」的帥氣。當他們駕駛著戰鬥機翱翔於藍天時,那種酷帥感更是得到了升級,令人心生嚮往。

穿插的一些關於呂瀟然個人的過往經歷,不僅豐富了人物,也製造了不少趣味。但這個故事最帥的時刻,還是呂瀟然敬禮那一幕。因為在那一刻,呂瀟然已經蛻變成了一個更為成熟、穩重的飛行員,也更加懂得了能力與責任之間的平衡。

綜上,是我對《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的理解與感受。

其實綜合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有些出乎意料:想不到主旋律電影可以這麼拍!

影片的視角我很喜歡,它沒有一味地追求宏大,反倒是以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為主要切入點,在敘說看起來平凡細微的故事裡,帶出我們祖國發展歷程中的七個歷史瞬間。這些歷史瞬間會勾起觀眾的時代記憶,進而引發內心的共鳴,觸發感動。

和以往我們看過的一些主旋律電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和我的祖國》將重點放在了「我」之上,講述的其實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總能找到與自己有關的共鳴點,從而也會產生相應的燃點和淚點。

甚至可以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很接地氣」的獻禮大片。

我相信,所有熱愛著這個國家的觀眾都會在觀看本片的過程中有看哭的時刻,這不丟人,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本能。

這個看哭或許是因為祖國本身帶來的那種熱血沸騰的燃感,或許是因為民族自豪感,或許是覺得先輩們的不容易,亦或許因為裡頭的故事喚醒了自己的記憶並由此產生了共鳴。

就像總導演陳凱歌用十二個字總結的那樣: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

作為國慶檔頭號種子選手,《我和我的祖國》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一同去感受祖國的發展歷程,一同收穫熱血動人的觀影體驗。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