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與《中國機長》一樣, 源於真實事件, 票房遲遲沒有破十億?

電影快訊 1507℃

真實事件改編,總會帶來真實的力量,《攀登者》便是如此,在多次登山的戲份中,呈現出了攀越珠峰的兇險和緊張,雪崩的特效出色,帶來逼真的緊迫感。另外也將為國登山的那種自豪感體提現出來。神仙陣容較為出彩吳京、章子怡水準之上,兩人情感戲是影片柔軟動人的部分,而張譯的表現最為突出,愧影帝的稱號。

《攀登者》與《中國機長》一樣, 源於真實事件, 票房遲遲沒有破十億? - 陸劇吧

電影有時代跨越感,俗稱交棒,接班,影片先講述1960年,中國登山隊在沒有任何見證,影像資料的情況下三名隊員從北坡登頂珠峰,在飽受爭議中,隊員們度過了一段陰鬱的日子。隨後1975年國家重新開始登頂珠峰計劃,這次登山是電影的重點描述方向,隨著時代科技進步,各方保障相繼完善,也詳細記錄了整個登山計划過程,從五千多米的第一大本營,到7000米的北坳前進營地,後面通過大風口到達二階梯就能登頂珠峰了。影片重點描寫75年登頂珠峰遇到的意外,可謂是幾次嘗試增加了電影的驚險性,和困難性,最後的成功測繪出珠峰高度挺讓人激動的,載入史冊的壯舉。倒是挺希望看見60登山的前期計劃的,如果先大篇幅鋪墊60年登山過程,再畫風一轉,歷經千辛沒有影像,而只有觀眾是見證人,時間拉開,再轉到75登山,先後兩次登山一對比,那真是史詩級大片的節奏,而且充滿了對比性。

《攀登者》與《中國機長》一樣, 源於真實事件, 票房遲遲沒有破十億? - 陸劇吧《攀登者》與《中國機長》一樣, 源於真實事件, 票房遲遲沒有破十億? - 陸劇吧

很多人接受不了這部電影的原因,我分析是登山的代入感出現了問題,如果對登珠峰沒有一點了解的情況下看這部電影,會很難融入到登山的計劃,以及實施過程中去,會覺得很凌亂,而且沒有絲毫的驚喜感覺,因為故事最後肯定會成功。

所以會變成隨便怎麼演,結局不會變。 說實話,影片是站在登頂珠峰這一事件進行講述的,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次國字頭的登山事件,這也就讓電影的關注點脫離了基礎準備方向。從電影鋪墊來看,重點選擇出來幾條線,吳京章子怡的感情線,為章子怡最後的戲份做出解釋說明。張譯內疚半輩子的丟了照相機,年輕的二代領隊極力想留影像。隊長去世,新隊員接著上的傳承感。單槍匹馬的小隊登珠峰,到科學的團隊性,氣象,醫療,各種團隊的保障。電影帶我們走進老一輩登山者偉大壯舉,了解一段歷史,透過電影能夠看出,登頂珠峰的計劃與研究是成系統的在進行,包括最後片花中的真實登山隊員介紹。電影的確是振奮人心。遺憾的是票房遲遲沒有破十億。

(圖片轉載網路侵權刪除)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