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樂賀慶典, 水袖舞盛世——賞作曲家周天新作《禮獻》與《水袖》

電影快訊 1858℃
正樂賀慶典, 水袖舞盛世——賞作曲家周天新作《禮獻》與《水袖》 - 陸劇吧

9月27日晚,在著名指揮家余隆先生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40周年慶典暨2019—20音樂季開幕音樂會上,駐團作曲家周天為聽眾們帶來了《禮獻》與《水袖》兩部作品。能在如此重要的場合首當其衝,並且「毫無畏懼」地與丁善德先生的《長征交響曲》同台獻演,足見主辦方及作曲家本人對作品質量的極大信心。而近一小時的臨響事實證明,周天的作品確屬上乘、感人至深。

音樂會先行呈現的《禮獻》是為慶賀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40周年而特別委約創作的全新作品。儘管眾所周知在《旅程》、《創見》等成功創作經驗鋪設下,「委約創作」對周天來說並不陌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聆聽之前仍舊十分擔心這部作品最終會成為一篇索然無味的命題作文。人們的擔心並非來源於對作曲家創作初心和能力的懷疑,而是看到在音樂史上如《學院節慶序曲》(勃拉姆斯)、《戰爭安魂曲》(布里頓)、《慶典序曲》(肖斯塔科維奇)、《WTC9/11》(史蒂夫·賴希)等類似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的背後,幾乎都離不開作曲家豐厚的親歷體驗和各自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積澱。因此,一位相對年輕且長期在異國他鄉求學的80後華裔作曲家能否應對中國「140年」歷史文化所發起的挑戰,並成就一部不落俗套的中國作品,不免引人好奇。

不過,作曲家僅用八分鐘就徹底打消了一切疑慮。首先在委約主題的呼應上,作品以宏大壯闊——委婉動人——激動奮進這三個不同性格的板塊串聯了百年時空變遷,完全契合了上海交響樂團秉承輝煌歷史、在平穩發展中不斷進步,在新時代中不斷湧進的事實,足見作曲家極為細緻的歷史備課。其次在作品音響呈現上,作曲家充分考慮了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現場環境,以完美均衡的配器布置、張弛有度的力度控制以及撥人心弦的節奏律動將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多母音樂元素進行有效捏合,終究形成了這部可聽性極強的佳作。而最讓人欣喜的是,這部作品讓人看到了作曲家在初具「東方意境」的印象派基礎上融合了自己的中華血脈所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以參差錯落、富有律動的中國傳統節奏為骨,以壯美婉約的中國民族音調旋律為肉,以煙波縹緲、雲中鶴鳴的中國意象描繪為氣,卻以現代和聲與新穎技法為形,從而栩栩如生構建了一部中外聽眾都可把握,且具有統一意向指向的,描繪中華民族崛起複興的「交響電影」。

實際上,周天並不是首次走上這種較之「交響詩」更為具象,而較之「交響音畫」更為動態的「電影化」國樂創作道路。相反,他似乎早已在多年的上下求索中尋覓到了自成一派的「樂林秘籍」。在另外一部稍早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水袖》中,聽眾們甚至能夠身臨其境、清楚地「看」到在紫禁城太和殿廣場上孤獨舞者的身影以及舞者的神態表情。這種遠近鏡頭不斷切換、內外描繪不斷更迭,且更具時代特性的當代音樂語彙讓聽眾見識到了當代音樂電影化寫作的聽覺衝擊與獨特魅力。

當然,《禮獻》和《水袖》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是音樂電影化的純粹聽感官享受。這些作品的真正意義一方面在於引起中國當代作曲家和理論家們對未來國樂創作道路的積極反思,而另一方面則為中國下一代年輕作曲家們做出了明確的指引:在西方多元文化不斷衝擊的當代,在西洋創作技法仍為主流的今天,流淌中華民族血脈的樂人永遠不應拋棄民族音韻、傳統節律之下中國樂魂,而只去追求炫耀技法充斥的空殼。要知道只有這些中國樂魂這才是我們的本真,也只有擁有這種樂魂的音樂才能更為深切地貼合我們的基因,從而打動我們。

攝影:上海交響樂團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