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獻歌的那部大片, 我已經先睹為敬, 所以7大導演哪家強?

電影快訊 1063℃

先說說王菲版的這首《我和我的祖國》,你們真覺得有那麼難聽嗎?我本人也是第一遍聽覺得不習慣,但第二遍開始就越聽越覺得有味道。

沒聽過的點這裡,順便也把這部《我和我的祖國》預習下。

看評論,這歌是真的兩極分化啊。覺得好聽的說「渾身起雞皮疙瘩」,覺得難聽的也說「渾身起雞皮疙瘩」……

微博選幾條點贊數高的評論,基本也代表了群眾心聲了↓↓

@趙品然77:有點小情侶互相傾訴的感情,但不夠大氣。

@易錦煊:這咬字真是聽得我難受,但是王菲的聲音真是絕了[淚][淚][淚]

@蔡司德味守護神:真好聽,不是那種威嚴大氣,換個角度也可以這麼浪漫醉人[贊]

@何小魚向前沖:這個版本《我和我的祖國》,王菲的側重點在於「我」,即一個普通個體對於祖國的依戀,她處理得很私人、很細膩,其他的版本表達的則是「我們「和「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群像的聲音。

@我還是原來的我63:這絕對是王菲最難聽的一首歌。

@我今天也是很幸福的呀有問題嗎:這個版本我女兒今天第一次聽就特別喜歡,晚上一直在房間哼哼。她上小學六年級,她說那種感覺就像放學回家,在路上哼著曲子,看著藍天白雲,感覺特別幸福快樂。後來給她放了以前的版本,她表示還是喜歡這個版本。其實算老歌新唱吧,有種歲月變遷的感覺,也好聽啊。

@戴不入:就是強國敢這樣歌唱祖國,敢唱出人們心中的小美好。

真的爭論很激烈了……

其實波姐個人感受有點像那位六年級的盆友。乍聽無非還是王菲式小情歌,但越聽卻越有一種天高海闊之感,有一種甜是從心裡出來的。

作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主題歌,王菲版還是很貼切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片首先很「大」。

大到要在158分鐘里,拍完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7件歷史大事。

大到要出動7個導演來拍,號稱「中國導演夢之隊」,連最高票房導演吳京都沒份加入(只能作為演員,在片中演個小配角)。

大到全片出動了52位明星,真的是數星星了。可以想像大家出場時間都不多,「頂流」如朱一龍,也只能給升旗手杜江,當一個護旗手。

王菲獻歌的那部大片, 我已經先睹為敬, 所以7大導演哪家強? - 陸劇吧

給大家看一眼演員名單↓↓

黃渤、王千源、歐豪、張譯、任素汐、張嘉譯、韓昊霖、吳京、杜江、惠英紅、任達華、葛優、王東、龔蓓苾、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宋佳、佟麗婭、辛柏青、耿樂、姜武、梁靜、佟大為、魏晨、胡軍、王天辰、周冬雨、彭昱暢、羅海瓊、郭丞、周依然、樊雨潔、劉濤、馬伊琍、張建亞、徐崢、王洛勇、朱一龍、高亞麟、王道鐵、程禹森、馬書良、江珊、韓東君、雷佳音、張子楓、王硯輝、陶虹、郭京飛、袁文康、賈晨飛。

就是電影里閃過一張臉就是明星的節奏,國內也很久沒這種群星式大片了。

158分鐘里講7個故事,平均每個導演22分鐘。22分鐘里要講好一件歷史大事,連小學生都知道,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以小見大」。

從大時代背景下某個個體的故事,去展現「我和我的祖國」。

所以說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國》其實很適合,因為她確實唱出了那個親密的「和」字。

說回電影,我大概給大家講一下這7個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很特殊,它不怕劇透,事實上,如果你熟悉每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還更有利於你觀影。

第一個故事:《前夜》,背景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導演管虎。

王菲獻歌的那部大片, 我已經先睹為敬, 所以7大導演哪家強? - 陸劇吧

主要講黃渤扮演的工程師,在開國大典的前一晚,如何保證毛主席將在第二天親手按下的電動旗杆萬無一失。管虎的厲害在於,他特別擅長營造那種緊張感。其實是和平的一晚,他能拍出一種如同戰場的硝煙滾滾。

每個人都在喊,都在跑。看得人一頭汗。

第二個故事:《相遇》,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導演張一白。

王菲獻歌的那部大片, 我已經先睹為敬, 所以7大導演哪家強? - 陸劇吧

張一白還是拍他擅長的愛情。一個女子在公車上,遇到了她「消失」了三年的男朋友。對方無法述說自己去了哪裡,因為他的工作是秘密研究原子彈。就在這時,傳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男子的激動讓女子領悟到他的身份……但在慶祝的人群中分開後,他們這輩子再未相遇。

一個特別小的故事,乍看似乎有些單薄,但卻挺打動我的。張譯扮演的研究員因為受輻射生病,在跟女友相遇時一直戴著口罩。他就用一雙眼睛,演完了整場重頭戲。

第一次覺得他好帥。

第三個故事:《奪冠》,背景是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導演徐崢。

主角其實是一個小學生。這娃「愛」上了一起打乒乓的小女孩兒,但她馬上要隨她媽媽去美國定居了。於是這一晚,男孩兒要完成兩件任務:一是給弄堂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修好唯一一台黑白電視機的天線,好讓他們看女排比賽,二是給女孩兒送上離別的禮物,結果兩件任務衝突了……

徐崢的喜劇功力沒得說。男孩在弄堂里穿梭,在天台爬上爬下的時候,彷彿看到了當年《港囧》里徐崢和包貝爾在香港街頭「跑酷」的影子。

觀眾笑了好多次,尤其是最後一次男孩因為跑得急,把天台上晾的床單給不小心披到身上了,瞬間成了「天線俠」,那一幕特別有小心機。

對了,男孩長大後就成了吳京。

第四個故事:《回歸》,背景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導演薛曉路。

圍繞「時間」這個主題,好幾條線交織。中英雙方關於7月1日0點0分0秒,到底應該降下英國國旗,還是升起中國國旗進行了交鋒。中方堅持後者,因為「中國人民一秒鐘都不想等」,並且堅持成功。那一句台詞說出來的時候,特別給力。

還有任達華扮演的修表匠,以及惠英紅扮演的他的妻子,是個香港警察,要在回歸那一刻更換帽徽。以及杜江、朱一龍這些負責在那一秒讓五星紅旗準時飄揚在香港上空的升旗手護旗手們。

幾條線之間是否能交織緊密,這個很見功力,薛曉路完成得如何波姐就不評價了。只想說,這段看杜江和朱一龍的制服秀就已經值了。

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背景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寧浩。

一個特別失敗的離婚的計程車司機,走運抽到了奧運會開幕式門票,本來想送給兒子,在他們娘兒倆面前長一回臉,沒想到票卻讓一個來自四川的坐他車的半大孩子強買走了。他把票追回來才知道,原來孩子來自汶川,父親在地震中去世,孩子來北京就是想摸一摸父親在北京做農民工時,參與搭建的鳥巢欄杆……結局你們都猜到了,他把票送給了那個孩子。

換了別的演員來演,可能這個故事會挺矯情挺老套的。但這個計程車司機是葛優。《北京你好》是這7個故事裡波姐個人覺得拍得最好的一個,毫不生硬。但也是因為有葛優,我不敢斷言,寧浩就是這次《我和我的祖國》作文大賽的冠軍。

這段的具體細節不說了,樂趣留給你們。容我再感嘆一句,你葛大爺就是你葛大爺。就憑他,這部電影值回票價。

第六個故事:《護航》,背景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導演文牧野,就是執導《我不是葯神》那位。

故事講的是宋佳扮演的女飛行員,原本不甘心在閱兵式里當備飛員,但最後還是幫助佟麗婭扮演的飛行員克服了困難,「放棄」了自己從替補變成主力的機會。

波姐看完想說,文牧野你要感謝當年《我不是葯神》兩位監製寧浩和徐崢的幫助。

第七個故事:《白晝流星》,背景是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導演陳凱歌。

劉昊然與陳飛宇兩位帥哥演鄉村流浪兒,算是個突破性的賣點。除了小人物和大事件的交集,還要在短短的時間裡體現兩個「壞男孩」變好的人生救贖過程。陳凱歌給自己定的題,有點偏難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挺好的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的載體特別適合普通人入口,而且老少皆宜。這是初心,至於7個導演的實力稍有強弱,那都是不重要的技術問題。

所以,這7個故事,你對哪個最有興趣?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