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與千尋: 明明是一部動畫片, 為什麼看哭了這麼多成年人?

電影快訊 1588℃

18年後,曾經感動了無數人童年的《千與千尋》在內地上映,賺足了人們的關注與眼淚。

電影院里,兩類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類是來看動畫片的孩子;另一類是來回憶童年的成 年人。

孩子只覺得電影新奇,情節精彩,而大人們,卻都看哭了。

孩子們會為千尋的善良、堅強而受到鼓舞,而大人們,卻在各個配角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平凡、無奈、渴望自由,卻受困於現實。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初看時看的是熱鬧,再看已成劇中人。

干與千尋: 明明是一部動畫片, 為什麼看哭了這麼多成年人? - 陸劇吧

我們曾以為自己會活成干尋,善良、勇敢,憑一腔孤勇,與這個世界抗爭。

而如今,我們卻活成了小玲、活成了青蛙侍者、活成了湯婆婆。我們向這個世界投降,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

02

在宮崎駿構造的這個神隱世界,有一個油屋,是各路神仙放鬆泡澡的地方,這裡容納了各色人等,也看盡了眾生相 。他們之中,有很多看了就讓人討厭的形象,毫無廉恥的青蛙侍者、兇惡的湯婆婆,噁心的骷髏頭。

在你兒時的記憶中,最討厭的角色是哪個呢?

干與千尋: 明明是一部動畫片, 為什麼看哭了這麼多成年人? - 陸劇吧

青蛙侍者和小玲,都是油屋中最底層的勞動者 。

起床就工作,收工就睡覺。日復一日,重複著枯燥無意義的工作。

他們在油屋裡穿忙碌的場景,是不是像極了寫字樓里的我們?為了生存,螻蟻般的活著。

這裡只容得了肉身,容不下夢想。

小玲對千尋說,終有一天,她會離開這裡,自由自在。

她羨慕千尋可以坐著電車離開。

可她自己,卻永遠走不了了。

干與千尋: 明明是一部動畫片, 為什麼看哭了這麼多成年人? - 陸劇吧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

整天吵著要辭職,想要去看看這個大千世界。

隔著手機屏羨慕那些滿世界到處旅遊的朋友;

隔著寫字樓的落地窗,羨募奔著更好前程而去的同事。

然後轉身投入日常的瑣碎,這些夢想也拋之腦後。

我們為小玲感到可惜,如此美好的生命蹉跎在這樣骯髒污穢的地方。

我們也討厭他們,討厭他們的平庸、懦弱,討厭他們從來不曾努力抗爭。

在這些最平庸的人身上,我們看了自己的影子。我們吵著要自由、要夢想,卻從未認真與命運做個較量。

18年後,這部電影刺痛了無數成年人。在漆黑的電影院里,終於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03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台詞: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在監獄裡待了幾十年的老年囚犯布魯克斯,終於獲得了假釋,得以走出監獄的高牆。而迎接他的,並不是對外面世界的歡呼雀躍,而是對自由的無所適從。

他無法在外面的世界生存,就連上廁所都有困難,因為他早已習慣了,在監獄聽從別人的命令做事。最終只能在小旅館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世界,可怕的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有一天,我們都被體制化了,連改變的想法都沒有了。

之前有一位讀者婷婷,,畢業於一線城市的名牌大學。

就業形式不好,權宜之下,她只好回到家鄉二線小城的事業單位,當一名基層幹事。

剛上班那年,她覺得自己跟周圍的環境格不入,她總是想著,過幾年有機會,就離開這個地方。

她聰明、善良,愛學習。而周圍的同事,都是混了多年機關的「老油條」,世故、圓滑,甚至有些冷漠。

面對工作,他們是能推就推,能托就托,從不主動承擔。

他們關心柴米油鹽的價格,多於關心自己的心世界

他們認為讀書無用、學習無用,努力工作更是傻子才幹的事兒。

婷婷很不認同他們的做法,也因此吃了很多虧。她的願望,就是有天能離開這個環境,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然而,時間一點點過去,她的夢想也隨著時間慢慢消逝。

她越來越熟悉這個環境,做事風格也越來越像周圍的人。

直到有一天,她驚恐地發現,自己成為了曾經最討厭、最瞧不起的樣子,而這個過程,她竟無察覺。

這就是體制化的可怕之處,它慢慢改變著我們,以自己都不知道的萬式。

直到有天如夢初醒,才驚覺,這還是我嗎?想要衝出這種束縛,卻發現早已失去了行動的能力。

04

我們活在平庸中,卻習以為常。

我們想逃離這個體制,卻無法行動 。

我們以為自己會勇敢地與這個世界抗爭到底,最後卻連反坑能力都沒有。

在《千與千尋》里,我們看到了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看哭了這麼多大人。

18年後才看懂,自己只是一個無名無姓的配角。

希望我們不要忘了這個小千尋,,不要忘了自己的名字,,不要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