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總說「要不是」, 你應該過得更好

電影快訊 1662℃
要不是你總說「要不是」, 你應該過得更好 - 陸劇吧

1 重新認識「認知」的力量

後台收到的諮詢,可能最多的一類就是「如何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因為輕率跳槽,經歷了一段噩夢般的工作經歷,到現在都無法正常工作,我該怎麼辦?

工作出現了嚴重的失誤,現在壓力很大,感覺已經沒臉在公司混下去了……

高考失利,我現在既不想復讀,也不想上學,就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躲起來……

我買的P2P爆雷了,分散投了三個全部爆雷,誰有我倒霉?我十年的積蓄啊,已經對人生絕望了……

說實話,我不太願意回答此類問題,因為情緒問題是非理性,而我的文章以講邏輯見長,你怎麼指望我用一篇理性的文章去解決你的非理性問題呢?

事實上,對於「如何走出沮喪情緒」一類的問題,沒有比「時間」更好的答案了。

直到上周,我看到我兩年前寫的《努力控制負面情緒,卻摧毀了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一文中,收到了這樣的回復:

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其實並沒有講控制負面情緒的方法,我只是告訴大家「負面情緒」正是你為了逃避它而支付的成本——情緒勞動,是你親手製造出來的陰影。

文章並沒有具體的建議,所以收到這樣的反饋還是很意外的,這讓我重新開始認識「認知」的力量。我想,這是因為認知療法並非適合所有人,所以它對於那些習慣思考的人,反而更合適。

2 當初要是不……,就好了

很多人在失敗的初期,總是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一句話「當初要是不……,就好了。」

「當初要是不跳槽,安安穩穩地做下去,現在也不會弄成這樣……」

「當初要是發現不適合就果斷分手,也不會拖了這麼久,搞得身心疲憊……」

「當初要是見好就收,保住利潤,也不會落到今天,血本無歸的地步……」

這種思考方式有一個概念,叫「反事實思考」,由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教授首先提出的一種心理機制,就是在腦海里假設一些與「已經發生的事實」相反的情景,並且很主觀地認定,那種情況比現在更好。

最經典的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麼大了……」

促使我們進行「反事實思考」的是後悔情緒,也是生活中痛苦的根源之一。我們明明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葯」,後悔也無濟於事,但我們總是輕易陷入這種負面情緒而無法自拔中。這是為什麼呢?

很明顯,想像那些跟現實相反的情境,可以讓我們暫時脫離痛苦。比如,很多人都會被下面這首詩打動: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種子從遠處飄回,聚成傘的模樣

太陽從西邊升起 落向東方

子彈退回槍膛

運動員回到起跑線上

我交回錄取通知書 忘了十年寒窗

廚房裡飄來飯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簽好名字

關掉電視 幫我把書包背上

你還在我身旁

這實在是一種太熟悉的情緒。甚至可以說,這個方法太容易了,見效又很快,就像鴉片一樣,讓你產生了依賴。但是,為了獲得一瞬間的逃避,你首先要一遍遍重複那些導致你情緒壓抑的回憶——祥林嫂要一遍遍的回憶當天的殘酷場景,工作失誤的人會一遍遍的重演當時應該怎麼……

所以,「反事實思考」的害處並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這個思考的前後,你必須去回憶那些令你不快的往事,而這恰恰是你應該擺脫的東西,到了最後痛苦的回味反而成了你逃避痛苦的方法。

當你清醒時,你會為自己沉溺於過去的幻想而自責,這個自責又加深了你的負面情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經歷了最初的一段「反事實思考」期後,你開始嘗試著恢復你的正常生活,努力讓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但是,很奇怪,一旦當你的大腦停頓下來,你又再次陷入「反事實思考」的狀態中。甚至有時候,你開開心心地跟別人說話,忽然不知道為什麼,你又走神了,瞬間對眼前正在做的事失去了興趣。

所以,想要走出這個怪圈,我們必須理解,為什麼人會產生「反事實思考」這種奇特的心理機制呢?

3 你不是在後悔,而是在「自我懲罰」

最早提出「反事實思考」的卡尼曼教授認為,這種情緒源於下意識的自發反應——人們總是用最容易想到的理由去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霉。

祥林嫂一到春天就想到,如果當初知道春天也有野獸出沒就好了;看到籃子就想到,要是當時不讓兒子一個人剝豆子就好了。

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失敗戀情後,幾乎大街小巷,屋內屋外的任何一樣東西都在揭你的傷疤,都在提醒你,如果沒有分手,你還將擁有這些甜蜜。

只有經歷過這種創傷的人才會明白,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無窮無盡地折磨。

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反事實思考」的歸因並非完全自發,而是有選擇的。

「反事實思考」有一個特點,它一定會假設「當初如果……的話」,今天會更好,可為什麼不是更糟糕呢?

如果你早點結束這份食之無味的戀情,也你會更早一點開始另一份令人傷心欲絕的戀情;

如果你當初沒有跳槽,也許你現在正自責「如果上天給我一個重來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對自己說三個字:跳槽吧」;

如果讓你回到「交回錄取通知書」,你一定還會覺得你媽「煩死個人了」。

容易引起「反事實思考」的負面結果,通常是偶然因素引起(祥林嫂),或者與正面結果相差很小(高考離分數線差幾分),或者是自己的主動選擇(錯誤的跳槽),很容易歸因為自己不夠謹慎,不夠努力,對於某些性格的人而言,很容易產生過度自責。

所以,當你的腦海中浮現出「如果我當初不這樣做該有多好」時,你不是在後悔,而是在「自我懲罰」——讓自己內心恢復平衡,甚至有些人還會用自己的痛苦來博取身邊人的同情(祥林嫂),以得到心靈的慰藉。

說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覺得「反事實思考」是一種很糟糕的心理機制,想知道如何克服它。

但是,如果你這樣想,你恰恰又陷入了「反事實思考」:如果我當初不進行「反事實思考」,我就不會這麼痛苦了……嗎?

4 理性的反事實思考

事實上,「反事實思考」是一種典型的科學思維方式。

如果我們看到一例「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的報道,我們在扼腕嘆息之餘,自然會產生「反事實思考」——如果這個孩子沒有打疫苗,就不會死了。

但科學的「反事實思考」應該是這樣的: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是萬分之幾,但不接種疫苗的話,生病的概率就是百分之幾。

藥物臨床實驗中的「安慰劑組」和「常規治療組」,作用就相當於「反事實思考」。

「反事實思考」作為工具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思維的盲區,我們很容易為事件建立直接的因果關係,因為這樣,而忽略了大多數事件的發生,其實是一個概率現象。

祥林嫂的兒子會被狼叼走,根本原因是祥林嫂承擔了全部的家務,一個人忙不過來,就算她的兒子不被狼叼走,也可能落水、掉下山崖,被拐賣……

高考失利是你的整體水平不穩定,而不是剛好某條題目你沒複習到;而戀愛失敗、跳槽失敗則充滿了隨機的偶然性。

理性的反事實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事實的真相,即便是非理性反事實思考也是很多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那麼,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反事實思考」,但為什麼某些人會長期沉溺於負面情緒?

5 把「反事實思考」上升到「人格層面」

祥林嫂一開始的「反事實思考」是「我真傻,我應該……」,這是行為結果層面的思考,但到後來,她開始認為自己是個「不貞潔的女人」,「當初索性撞一個死」,這就上升到人格層面「反事實思考」,這才是讓她陷入絕望的真正原因。

大部分無法走出失敗陰影的人,都會把「反事實思考」上升到「人格層面」。

失戀後,一開始想「如果我當初果斷一點,就好了」,後來卻會想「我當初要不是那麼犯賤,就不會對他有那麼多幻想」。

工作失誤後,一開始想「我如果我早一點跟領導彙報,事情也不會那麼糟……」後來會想「我如果不是那麼笨的話,怎麼會把事情搞砸?」

並非所有的人都會這樣苛責自己,這裡又涉及到「原生家庭」因素。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經常犯錯,是因為他們控制能力差,而不是不夠努力。但大人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就一次次地給他們灌輸「努力就能成功」的理論:

如果你小心一點,你就不會弄髒衣服。

如果你再細心一點,你就不會錯這麼多。

這種「你本該做得更好,只要你更努力」的邏輯,形成一種固化的思維模式之後,「反事實思考」會從行為層面上升到人格層面。

當你一次次的用「反事實思考」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更完美的自己時,你事實上是在一次次的否定現在的自己,結果就是,只要你做不到「你想像中的完美」,你就無法走出失敗的陰影。

6 相信自已的自愈能力

寫到這兒,很多人肯定想問,那我該怎麼辦呢?

很抱歉,我只能幫到這兒了。我覺得在非理性的情緒這件事上,知道發生什麼,也許是一劑更好的解藥。

以前有一個方法,讓你不再害怕任何一部恐怖片,本人親測有效。

方法很簡單,很多經典恐怖片都有拍攝花絮,講這些嚇人的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貞子怎麼從電視里爬出來,血漿是怎麼製造出來的,鬼要怎麼化妝才嚇人,甚至有一些笑場的NG鏡頭,這些拍攝花絮其實很蠻好玩的。

恐怖片的套路就那幾個,等你把這些都看過後,再看恐怖片,那些鏡頭一出現,你腦海中就立刻浮現出拍攝的場景,於是你發出會心的笑聲,而不是尖叫(警告,恐怖片愛好者勿試,真的會毀掉你的愛好)。

很多非理性心理同樣如此,一旦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你的焦慮情緒會大大降低。你必須直面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了解自己為什麼變成這樣,並且接受這並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錯。

你要相信自已的自愈能力,一個人走不出失敗的陰影,是因為他太想走出陰影,跟陰影賽跑,而忽略了那些陰影之所以始終跟隨著你,是因為你身邊始終有光明。

來源 | 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