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未來影院」展映xr作品
作者/ 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編輯/ 潘少穎 孫妍
「我的土豆烤糊了,哎呀,好燙」「烤羊肉串真香啊」……聽到這樣的對話,你會不會誤以為走進了一個野營基地。是的,這的確是個野營基地,但這是在vr世界中的野營基地《心境·露營》,vr體驗者不僅可以做現實露營中能做的事情,還會經歷一些奇幻體驗。
這是出現在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普陀區合作的「未來影院」單元中的一幕,這次與眾不同的觀影體驗顛覆了影迷們對影院的傳統印象。走進「未來影院」,沒有傳統影院一個個隔離的放映廳,一條藍色的光影走廊營造出神秘而科技感十足的氛圍。通過vr設備,影迷不是觀看電影,被動地接受影像,而是沉浸在電影中,成為「角色」之一。
藉助科技力量成就光影夢,突破電影觀影的傳統壁壘,「未來影院」通過ar、vr、mr等多種影像技術策劃xr作品展映,在大空間讓影迷們「破」屏「入」畫,帶來更多元的沉浸式交互體驗。
10分鐘
穿越秦朝
「東方魅力」「藝術的秘密」「我和我」「超自然」是此次「未來影院」設置的四大主題,據了解,今年的「未來影院」單元推出26部影片,其中17部影片為全國首映,相比去年的7部,不僅數量上有了大幅提升,片源品質也更為出色。
熱愛秦朝文化的女青年,是秦始皇陵的金牌導遊秦清;復活的兵馬俑小高,紅色的針織圍巾是他和現代世界的聯繫……在影片《隱秘的秦陵》中,觀眾戴上vr眼鏡,穿越到2000多年前,和老祖宗開啟一場「面基之旅」。
《it時報》記者也跟著秦清,飛馳在秦朝的「高速公路」——秦馳道上,一步一景,很快,坐落在驪山之巔的驪宮出現在眼前,氣勢磅礴;不一會兒,《it時報》記者又身處兵馬俑坑,形態各異的兵馬俑中,有的手持長矛,有的佩戴弓箭,有的駕馭戰車;一轉眼,兵馬俑坑已經遠去,展現在眼前的是從未被挖掘的神秘地下宮殿秦始皇陵。不過到了這裡,這場10分鐘秦陵vr探險之旅就結束了,讓人意猶未盡。
「眼鏡里的世界真實到令人難以置信,還不過癮。」一位剛從秦朝「回來」的體驗者對《it時報》記者表示,現場的體驗者們,有的大跨步往前走,全身心置身於秦朝;有的小心翼翼不敢挪動,身體在現實和虛擬之間「切換」。
《隱秘的秦陵》是由河南廣電大象元打造的lbe大空間沉浸展,河南廣播電視台評論員、新質生產力首席發言人解飛告訴《it時報》記者,10分鐘是體驗版,完整版將持續40分鐘,於7月登陸長寧來福士廣場。「在40分鐘的完整版中,觀眾可以參加一場盛大且隆重的秦王加冕儀式,也可以近距離了解秦始皇陵的內部構造和歷史脈絡,還可以從高空俯瞰秦陵和長城。」
說起為何選擇秦朝,解飛表示,秦始皇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有很多褒貶不一的標籤,富有神秘感。在海外調研的時候,發現大家也對秦朝非常感興趣,希望能了解秦始皇到底是怎樣的人物。
一部能適應大眾口味的vr歷史作品,既要保證歷史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隱秘的秦陵》做著科學和趣味的平衡。「比如兵馬俑剛出土時是有顏色的,但因為氧化變成土黃色,我們曾試圖還原剛出土時的彩色兵馬俑,但視覺上不習慣,最終還是決定還原大家心目中兵馬俑的顏色。」解飛說。
從三體世界到露營地
場景無限拓展
「未來影院」是202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新設立的單元,用實景模擬給出前瞻性觀影答案。在未來影院,《it時報》記者看到,現場提供諸多影片的vr沉浸式體驗。
用場館中的設備掃描牆面上的海報,小機器人艾德躍出紙面遊走,將定格動畫和虛擬現實相結合;在流傳數百年的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中,戴上vr眼鏡的體驗者扮演來世神靈的角色,遇到了一個瀕臨死亡的孩子,並與他孩子一起尋找被囚禁的母親;甚至還可以體驗三體世界,文明在一次次災難中被毀滅、重啟、再毀滅,體驗著三體文明的種族為生存放手一搏……觀眾在空無一物的前方做出左右滑動、上下抓取等互動動作。
「我在體驗野營,每一幀畫面都栩栩如生,燒烤、放煙花、搭帳篷這些場景都有,還可以吃烤好的羊肉串,放到嘴邊羊肉串就消失了,更像遊戲和電影的結合。」在旁觀者眼裡,這位體驗《心境·露營》觀眾的動作看起來像在撿東西、抬頭看風景。
vr體驗並不新鮮,未來影院有什麼與眾不同?在解飛看來,真正的沉浸式不僅是看,而且還要走進去,為此大空間娛樂技術lbe也逐步被運用到線下,可以實現更多的可能性。
以《隱秘的秦陵》為例,技術人員利用現代遙感科技對秦始皇陵區和周圍環境實地全息掃描,進行古遺址探尋,在虛擬引擎上以1:1高精度重建還原,甚至為了找一棵最符合當時場景的古樹,跑了很多地方,最終在青海找到。兵馬俑也是千人千面,設計了100對眉毛、100雙眼睛、100張嘴巴,進行排列組合;其次利用lbe技術,實現場景無限拓展。「比如面前有一堵牆,似乎已經無路可走,但是只要跳一跳,或者站到椅子上,就可以看到牆另一邊的風景,所以在體驗《隱秘的秦陵》時,體驗者需要不斷走動。」解飛說。
為了讓劇情內容和lbe相匹配,《隱秘的秦陵》經過了非常複雜的過程,試了無數導演、美術團隊和技術團隊。據解飛透露,越來越多的vr場景將用到lbe技術,「比如清華美院會和合作夥伴一起製作關於圓明園的vr場景,復原過程非常龐大,也要設置故事和情節,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大空間」成新趨勢
「未來影院很好地呈現了技術帶來的變革,在這個作品中,觀眾通過搬運箱子與植物世界建立聯繫,成為影像世界的創造者。」從事虛擬vr產品開發的emilla在體驗mr作品《種子指揮家》之後說。
以奇幻冒險為題材的國潮作品《唐朝詭事錄》(第一季)聯動主題文創,掀起了一陣國潮文旅熱潮;以歷史為背景的虛擬現實作品《穿越時空的紫禁城》,讓遊客身臨其境地體驗古代皇家文化……多家市場調查機構的報告和分析顯示,據預測,到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至15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5%。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目前mr、vr或元宇宙的市場處於邁向成熟化的發展階段,市場潛在需求量大,但具備商業變現能力的成熟產品並不豐富。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科技+文商旅」洽談會上,不少與會人士認為大空間線下娛樂已成為當下潮流新趨勢,「『大空間』是當下影視作品呈現的最豐富、最多元形式,同時,優質ip的加持能讓大空間的好故事突破城市地域限制,走向全世界。」一位與會人士表示。
解飛告訴《it時報》記者,lbe並非新技術,這兩年日趨成熟,但主要受制於成本、作品內容等。「對於運營方來說,想部署整套的大空間技術以及設備、空間,門檻相對高,這就使得lbe的應用不是很廣泛,但是設備、技術、硬體成本的下降,會助力lbe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解飛表示,運用lbe的技術不僅要考慮科技,還需要與美術、導演思維、劇情等相輔相成,劇情的發展不能天馬行空,因此存在各種技術兼容的困難。
當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與最新科技結合後,將會在未來碰撞出怎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可能?運用一系列數字影視前沿技術打造的「未來影院」,是上海對數字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探索和實踐。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採訪對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