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兩點半剛過,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影片《精疲力盡》結束放映,上海影城sho千人廳大門打開,人群緩緩走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又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曾在1990版《封神榜》中飾演蘇護的李長年,89歲的他是今年上影節第一位取票的觀眾。
能成為上影節的「第一人」,背後不只是幸運。坐在影城對面的咖啡館裡,李長年與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聊了兩個多小時,笑著講述了一位普通又不普通的影迷與這座城市千絲萬縷的聯繫——
「上海國際電影節,我參加了26次;電影,伴隨了我一生」。
在「電影之城」出生成長
李長年看了一輩子電影。他有一個習慣,看完電影總要記錄。記錄的內容也簡單,大抵是「某月某日,看了某部電影」;就這樣,記滿了好幾個本子。
他喜歡在電影院里看電影,也愛在電影節看電影;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了26屆,他一屆不落。
在上海這座「電影之城」出生長大,李長年與電影有著難解情緣。小時候,他常跟父親去成都南路、淮海路口的巴黎大戲院(後改名淮海電影院)看動畫片、兒童片,看著衡山電影院一點點造起來,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表演藝術。
家裡不少人都是文藝工作者,他的姨夫黃貽鈞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交響樂團第一任團長。「我小時候看著他在家裡作曲,有天,見一個本子放在桌上,上面寫著《烏鴉與麻雀》。我好奇地問姨夫,這是個神話片嗎?他說,不是,是講社會的片子。」
《烏鴉與麻雀》
75年前,李長年目睹了由黃貽鈞擔任電影作曲的《烏鴉與麻雀》的誕生,今年,全新滬語配音版《烏鴉與麻雀》在本屆上影節首映。這部中國影史上的重要作品煥發新的時代生機,向年輕觀眾展現獨特海派風情,「如果姨夫能看到,一定很高興。」
李長年與記者邊走邊聊 張熠攝
少年時代的李長年進入戲劇、電影藝術家黃佐臨創辦的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培訓學館,同班同學有焦晃、楊在葆、梁波羅等。「當時我們學了戲劇表演、崑曲、舞蹈、芭蕾等基本功,黃佐臨的夫人丹尼也來給我們上課。」劇院地址在安福路284號,讀書時,黃佐臨的幾個子女也會過來玩。李長年記得,年幼的黃佐臨之女黃蜀芹還會放幻燈片給他們這些大孩子看。
「我雖然是學表演出身,但一直到1983年進入浙江電視台工作時,才開始接觸電影、電視行業。」李長年結束了學館的學習後,又去上海戲劇學院就讀,跟著熊佛西、朱端鈞等戲劇名家系統學習表演,畢業後歷經上海青年話劇團、福建省話劇團等單位,進入浙江電視台工作時,「小李」已經成為年輕同事口中的「老李」。
在浙江電視台,李長年自導自演了電視劇《髮型座談會》,這部觀照現實、帶有先鋒意味的作品在圈內頗受讚譽,也讓他在52歲時收到上海電視台拋來的橄欖枝。擔任上海電視台演員劇團團長等工作時,李長年拍了公眾熟知的《封神榜》《上海一家人》《家春秋》等電視劇作品,還在李歇浦導演的電影《開天闢地》里客串過角色。
這屆電影節,李長年要看《大都會》《煤氣燈下》《精疲力盡》《一屋三夜三謀殺》等多部電影。內行看門道,他尤為稱讚《煤氣燈下》里約瑟夫·科頓、英格麗·褒曼、查爾斯·博耶等人的表演,「那是美國好萊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表演方法,輕聲輕語,即使是個兇手,也是看似和藹可親的。」這些,讓他不禁想起黃佐臨當年的教誨,「演員其實是控制的藝術」。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是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導演鄭大聖是黃蜀芹的兒子。這座城市的傳奇被一代代電影人不斷訴說,也見證了這座城市與一代代電影人奇妙的緣分。
金爵盛典上,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創亮相。 賴鑫琳 攝
快樂時看電影,不如意時也要看
平日里,李長年是電影院的常客。每隔三兩天,他就要去一趟離家最近的星方匯影城或佰映三克映畫觀影。
在上海,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工作日看電影可以享受優惠票價。「星方匯影城有3個經理,我都很熟悉了。」尤其令他感動的是,有時候工作日白天,影城觀眾不多,工作人員也會為他一個人放電影。
本屆電影節開票後,李長年在影城工作人員幫助下搶票。 鍾菡 攝
李長年看片挑也不挑。只要是最新上映的影片,他幾乎都會去影院。「我喜歡看一些別出心裁、出其不意、觀眾沒料想到的故事。」聊起電影,他如數家珍,最近看的《特技狂人》和《泳者之心》,他印象深刻;再早之前的《三大隊》《第二十條》他也喜歡,「中國電影這兩年拍得越來越好了。以前一些喜劇電影,形象選得非常怪,表演還要更加誇張;但這兩年,演員的表演更加真實,造型也生活化了。」
家人和親戚時常勸年邁的李長年盡量不要獨自出門看電影,或者勸他打個計程車,不要坐公交。他都擺擺手拒絕。李長年說,自己雖然年紀大,卻還是個不肯歇的人。在電影院、上影節看電影,除了看劇情故事,他也同時琢磨剪輯技巧,思考導演這裡為什麼不留正面鏡頭,那裡為什麼採用這種處理方式。
「看電影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思考,活到老學到老嘛。」在家裡,他會用電腦剪輯2016年去烏克蘭、摩爾多瓦、白俄羅斯等幾個國家旅遊時拍的視頻,就像剪一部電影那樣,「我是自得其樂」。
隨處可見的電影元素,張熠攝
在上海電視台工作時,李長年就喜歡搜集電影資料。早年,每屆電影節會出一本厚厚的資料集,收錄那一屆所有展映電影的劇照、國別、年代、導演、劇情簡介等詳細信息。雖然當時售價不菲,李長年總是會將之收入囊中。「後來這樣的資料沒有了,我就自己想辦法。」有一年,他得知上海電視台13樓正好是兩節辦公室,就特地到辦公室詢問工作人員,是否可以購買資料集。「再後來,工作人員給我介紹了一位專門管資料的沈先生,在影視節前後,大的場刊、小的市民手冊,他都會讓我去拿。」
身為一位忠實影迷,他祝願上海國際電影節辦得越來越好,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影院。「電影伴隨了我一生,我從幼兒時期就接觸電影、喜歡電影。快樂的時候要看電影,遇到困難、不如意的時候也要看電影,電影簡直成了調節我生活的一種手段。」李長年說,上海的電影院越來越多,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開拓我們的眼界,介紹世界各地的電影到中國來、上海來,給上海這一『電影之城』增加了璀璨的光芒。」
採訪結束,李長年走向上海影城對面的公交站,一部公交車可以通往靜安寺,再換乘地鐵就能到家門口。「交通很方便。」他跟記者約定,「明年來上影節,我再給你們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