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著網頁,無意間刷到了一部微電影——《我們都不應該討論愛情》。
看到題目時,我以為又是一個普通的分手故事,
但點開看完才知道,他們的故事,一點兒也不簡單。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阿乃,她的先生叫明龍。
在周圍的人看來,這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他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阿乃的身上卻時不時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傷痕,親近的朋友都知道這些事,但從來沒有問過阿乃。
慢慢地,阿乃的好朋友對阿乃和明龍的感情產生了質疑,並旁敲側擊地提醒著阿乃。
阿乃也曾想過反抗,在一天晚上,她偷偷往明龍嘴裡塞了安眠藥,但最後還是一顆顆取了出來,選擇繼續容忍。
然而,阿乃容忍的結果卻是:一次小型朋友聚會後,明龍再次施暴,並錯手將她殺害。
這部影片其實是一部公益片,所關注的主題就是「家庭暴力」。
它通過受害者女主的角度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逐漸邁向深淵的虐戀故事。
影片所用的手法很隱晦,完全隱去了所有家暴畫面,以至於很多人看第一遍的時候都沒太明白講的是什麼,等看多幾遍,才發現其中隱含的各種深意。
我記得很多人在彈幕中發表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阿乃不選擇離開?為什麼她依然待在明龍的身邊?
電影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明龍在陽台看到樓下一對情侶在吵架,阿乃也走過去看了一下,並和明龍討論了起來,然而,他們討論的重點不是那對情侶因什麼而吵,而是「女的會不會走」這個問題。
整個對話看似在討論吵架的情侶,但更像是阿乃對自己內心的審問。阿乃一開始認為女的會走,暗示她自己內心有想要逃離的想法,但最後她卻改口覺得那個女生不會走。這種想走又不想走的矛盾想法充斥著她的內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阿乃和明龍的關係就是一種受虐和施虐的關係。
心理學家勒諾·沃克說過:「沒有離開家暴的人,往往都與施虐者陷入一種被稱作『暴力循環』的反覆關係模式中。」
暴力循環包括了幾個階段:緊張的壓力→急性暴力→和解與蜜月期→平靜期。
如果說這個循環只包括「緊張的壓力」和「急性暴力」的話,那受虐者想要逃離的意願就會強很多,並且會更有執行力,畢竟面對的是一個純粹的施暴者,誰又能容忍得了?
但要命的點就在於它有一個「和解與蜜月期」的階段。有的施虐者在實施暴力後會為自己的暴力行為感到後悔且愧疚,在一段時期內會贖罪似地對對方疼愛有加,甚至比以前好很多倍,「打一巴掌,給一罐子糖」,受虐者沉浸在愛河之中,傷痛被弱化,記住了「糖」,忘記了「打」。
這樣的行為強化了受虐者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他們的關係還是很美好的,施虐者只是偶爾帶著惡魔面具的天使,本身還是天使,總有一天他會脫下面具。
影片中阿乃知道這段關係會導致她的死亡,甚至預感到自己很有可能會死在明龍手上。
她意識上擔心自己會在睡夢中死去,並向明龍「交代後事」。
但情感上,她依然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明龍抱有病態的期待:
「也許有一天,他會幡然醒悟,不再打我,我們就可以好好生活。」
看到類似的情節,我們常常不理解家暴受害者為什麼多數是忍了好幾年才報警。
這部影片恰好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因為這背後隱藏的是病態的期待。受虐者之所以能持續承受痛苦,不逃離,是因為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希望事情變得更好。
不管是多麼糟糕的戀愛關係中,往往也曾擁有過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斷,就像電影里,阿乃和明龍也有過甜蜜的時刻。但正是這些溫情的、幸福的、美好的生活片段,讓受虐者心懷期待。這種期待一天不死,受虐者就一天無法真正的離開施虐者。
除了病態的期待,內在的恐懼也是阻止受害者逃離的原因之一。
有心理專家指出,「這是每一個家暴受害者都知道而大眾卻不知道的原因,離開施虐者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家暴的關係中,很有可能會發生殺害事件。在受虐者結束受虐關係之後,謀殺暴力事件有近80%的可能性會出現。」
而且,很多受虐者由於早年的「被虐」經歷與體驗,會在成年後的兩性關係中,表面上看似追求美好、幸福,但潛意識會尋找這種「熟悉感」,越熟悉,感到越安全。這也是很多受虐者明明很痛苦,卻不斷沉浸其中欲罷不能的緣故。
結語:
現實中這樣的虐戀並不少見,只是大部分受害者總等到事情無法挽回的地步才去尋求幫助。
我們也不能去指責受害者的軟弱,因為他們並非不想逃離,只是在這段關係中已深深地陷了進去,無法認清自己,甚至無法認清這段感情的真面目,甚至在不斷升級的暴力中失去了逃離與反抗的本能。
所以如果你處於這樣的困境時,務必及時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和專業機構,通過專業的幫助,早日將自己從深淵中解救出來,阻止暴力的升級,不至於到無法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