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公司宣布關門,曾想用電影改變社會

娛樂頭條 2681℃

當地時間4月16日,在好萊塢耕耘20年的參與者傳媒有限公司(participant media)傳出關門大吉的消息。公司主席傑弗瑞·斯科爾(jeffrey skoll)告訴手下員工,所有人都會被遣散,公司正在進行的影視項目,也全部就此暫停。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或許並不知曉參與者傳媒有限公司的名字,但他們這些年參與制作的影片,如獲得奧斯卡獎的《綠皮書》《聚焦》《羅馬》《美國工廠》《難以忽視的真相》以及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紀錄片《所有的美麗與血淚》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參與者公司宣布關門,曾想用電影改變社會 - 陸劇吧

「參與者」參與制作的部分影片海報

總體而言, 成立20年間,這家公司總共參與制作或投資了135部電影,這些影片共獲得73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且贏得了其中的21項,包括兩項最佳影片獎、四項最佳紀錄長片獎和兩項最佳國際影片獎。他們所參與的作品基本都聚焦各種社會課題,如反映種族問題的《相助》、關注環保議題的《海豚灣》,這也反映了公司名稱「參與者」所代表的立場屬性。

回到2004年1月,靠做電子商務網站ebay發家的加拿大猶太裔商人傑弗瑞·斯科爾,抱著用電影改變社會的理想,來到洛杉磯好萊塢,創辦了這家電影公司。2005年,由喬治·克魯尼領銜主演的政治驚悚片《辛瑞那》成了他們參與制作的首部作品。

到了2009年,參與者傳媒有限公司業已成為好萊塢獨立電影世界的一支生力軍,而《財富》雜誌也以《加拿大億萬富豪超級英雄專愛投資嚴肅電影》為題撰寫長文,評價這家公司從不拍攝「典型的好萊塢電影,反而都是涉及生態世界末日、石油恐怖主義、教育改革和婦女權利等重大主題的嚴肅作品。簡而言之,它們反映的都是傑弗瑞·斯科爾本人的進步世界觀,意在激勵大家團結起來,實現大規模的社會變革」。

2014年,斯科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演講時也曾表示,「我創立參與者媒體公司的初衷,就是相信電影的力量,相信只要講好故事,就能引發積極的社會變革。我要做的是可以影響社會的娛樂作品,我相信故事片、紀錄片、電視、戲劇,這些都能激發觀眾去參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且這種做法絕不是什麼一陣風,而將成為整個娛樂業的未來。」

然而,就在4月16日,公司員工收到了主席的群發電郵。他在信中承認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但已經決定,「是時候重新規劃我的人生下一階段了」。據《紐約時報》報道,參與者傳媒有限公司的作品,都要依靠好萊塢各大片商及流媒體公司來做發行;但時至今日,好萊塢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都正在緊縮開支,對參與者非常不利。而且,基於老闆本人的想法,他們從不製作什麼娛樂作品,拍的全都是相對小眾的內容,在目前這種北美票房整體疲軟、電影產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影視公司迫於華爾街壓力分外看重作品盈利能力的大勢之下,忽然宣布關門也不是什麼很大的意外。

「disney+和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都已開始推銷廣告,而廣告商更喜歡的,是面向全體觀眾的不帶任何政治性的節目。像他們那些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紀錄片和電影,現在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找到買家。」《紐約時報》撰稿人布魯克斯·巴恩斯如此分析。按其說法,這些年來這家公司其實一直都在負債經營,全靠老闆自己掏腰包填補虧空,無法實現收支平衡。「面對關於盈利能力的質詢時,參與者的高管常三緘其口,或是乾脆拋齣電影投資除了利潤,也要看社會效益的說辭。」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