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鄔曉芳
通訊員 江朝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是《知音號》的第2000場演出。不知不覺,我們在長江上逐浪奔流了2000次,迎接這座城市的日升月落,雲捲雲舒。未來,《知音號》還將有3000場、4000場乃至更多場,音樂不會停止,故事還在繼續,讓我們遇見更多的『知音』。」長江上,夜風中,星空下,甲板上,主持人深情地向全場遊客致以衷心感謝。
開演7年演出2000場
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自然、美好和詩意相隨。
2024年3月10日,船劇同名的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迎來了第2000場公演。這艘承載著文化與藝術的巨輪,自啟航以來就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
開演近7年,2000多個夜晚,《知音號》早已華麗變身為武漢文旅名片,吸引八方遊客紛至沓來。
百餘分鐘,百餘位演員,主創團隊用電影表現手法打造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活現大武漢當年文化。作為一場集合了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大型演出,知音號在內容上追求多樣性與深度,每一次演出都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從選材到編排,從舞台設計到燈光效果,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嚴格的打磨,力求完美呈現。導演團隊每隔四個月都會對《知音號》演出進行一次調整升級,為遊客不斷帶來新的驚喜。
為文化產業樹立新標杆
「很榮幸能來到這裡見證《知音號》2000場演出的榮譽時刻!我來過多次,但常看常新。它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場場視聽盛宴,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杆,『知音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在文旅行業中的頂流地位。」來自武昌的遊客徐先生表示。
程子倩從《知音號》開演時就在這裡演出了,算得上劇團里的元老。那時她大學還沒畢業,只是來實習,幾年下來,飾演過戲曲名伶、交際花、歌唱家、律師等多個角色。在她看來,2000場演出,是和《知音號》的共同成長曆程。「『知音號』一直在求新求變,它的故事永遠都在更新,不管是演員的故事還是角色的故事,導演也在不斷打磨更新,永遠給人帶來新鮮感。」
林炫騰則是「小字輩」,2023年6月來到「知音號」飾演理髮師、小鞋匠。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也有諸多感悟。「我剛來的時候,看到這裡這麼成熟專業,覺得壓力很大。在不斷地排練、演出中,導演組、表演老師、前輩、同事都給了我很多指導,我在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加貼合角色,也讓角色能更加鮮活。有時表演結束後,會有觀眾等在外面要跟我合影,這個瞬間讓我覺得,原來一個角色如果塑造好了,是能給觀眾以及演員自身帶來很好的體驗,這就是雙向奔赴吧。」
入圍文旅部示範案例
「『知音號』的每一次航行,《知音號》的每一次演出,都是對藝術的一次深情告白,對觀眾的一份誠摯承諾。」「知音號」運營方武漢朝宗文旅公司負責人介紹,未來,他們將不斷突破創新,向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戲劇教育等方向培育創造新業態,進一步豐富日間長江主軸遊覽活動題材,形成全天候升級版「知音號」系列品牌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武漢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如這艘藝術之船的名字所寓意的,『知音號』願與每一位觀眾成為彼此的知音,共同見證文化的力量。」
正是這種不斷求新求變的理念,讓「知音號」獲獎無數,僅在去年就獲得多項重磅大獎: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武漢僅《知音號》一家入選;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活動上,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範案例,湖北省也僅《知音號》入選其中。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