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樊巍】2024年龍年新春即將到來,今年恰逢恐龍正式命名200周年。如今恐龍不僅是科研人員的熱門課題,還成為許多科普讀物、奇幻小說和影視作品的主要素材,並發展為流行文化。兩百年來,人類創造的「恐龍文化」與真實的恐龍世界相差幾何?近年又有哪些新發現顛覆了我們此前對於恐龍的認知?相關專家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一個與「侏羅紀公園」不一樣的恐龍世界。
恐龍生活場景復原圖
新恐龍不斷被發現
儘管人類可能在數百年前就發現了恐龍等古生物化石,但真正對恐龍進行科學研究則要等到19世紀。目前公認最早對恐龍化石進行正式研究的是英國醫生吉迪恩·曼特爾,他於1822年發現禽龍化石,但其正式命名出現在學術論文上則要等到1852年。在此之前的1824年,牛津大學地質學教授威廉·巴克蘭根據在英國一家採石場發現的奇特生物化石,向彼時剛剛成立的倫敦地質學會提交了一篇論文,將這些化石的原型生物命名為斑龍。自此以後,恐龍的概念正式走入公眾視野。
在人類首次對恐龍進行科學命名200周年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這一時間節點是很好的契機,可以盤點和回顧古生物學領域在過去兩個世紀所掌握的知識。報道稱,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並繁衍生息了約1.65億年,如今約有1000種恐龍被命名,每年仍有約50種新恐龍物種被發現。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縱然人類對恐龍的命名已有200年,但對於恐龍的科學認識仍處於發現階段,我們只發現了曾經存在過的恐龍中的一小部分。
在跨度如此之大的時間段里,人類難以發現所有種類的恐龍,但近年來一些重要化石材料的相繼發現,使人類對於恐龍的研究取得了相當重大的進展。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舉例說,以近鳥龍為代表、在中晚侏羅世發現的長著類似鳥類「翅膀」的基幹近鳥類恐龍,將鳥類祖先出現的時間節點至少提前2000萬年,打破了此前鳥類起源的時間悖論;在中晚侏羅世開始出現、明顯巨大化特徵的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它們在不同年齡階段展現出不同的身體比例、食物或棲息地等,從不同方面展現出這些龐然大物區別於新生代霸主哺乳類動物的生長軌跡,這很可能意味著對於大型恐龍而言,類群內的差異主要取決於個體發育而非基因差異,這與當今哺乳類與鳥類等陸生動物群結構大相徑庭;恐龍曾被認為是變溫動物,而自從不同類群的帶毛恐龍被陸續發現,加之後續應用其他生物學手段深入研究,目前學界觀點認為,至少相當一部分先進的獸腳類、蜥腳類恐龍,甚至它們的親戚翼龍都擁有恆溫特徵。
2023年7月,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學者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雜誌《自然》子期刊《科學報告》上的一篇論文完全顛覆了人類以往對於白堊紀恐龍世界的認知。發現於中國遼寧省朝陽市的一塊罕見化石顯示,約1.25億年前,一隻類似獾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在嘗試捕食一隻體型遠大於自己的鸚鵡嘴龍。這塊寶貴的化石也被認為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哺乳動物捕食恐龍的最早證據。該論文作者之一、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者吳肖春博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發現的特殊意義在於證明了哺乳動物確實能捕食恐龍,挑戰了白堊紀恐龍的「霸主地位」。此前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在白堊紀,恐龍是地球的主宰,幾乎不可能受到同時代哺乳動物的威脅。
白堊紀哺乳動物捕食鸚鵡嘴龍的化石
在邢立達看來,近年很多研究方向都有同等級別意義的新鮮發現,比如恐龍進化到類鳥演化上的很多關鍵節點的更新,對非鳥恐龍滅絕原因的持續討論等,這些都加深了我們對恐龍類群的認識。
「毛茸茸的恐龍」刷新認知
與科學家通過化石認識恐龍不同的是,大部分民眾是通過恐龍題材的影視作品去認識恐龍。這些恐龍形象固然更具有刺激性和戲劇性,但它們與真實情況往往大相徑庭。
許多人認為恐龍都是龐然大物,但各種體型的恐龍幾乎佔領了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所有陸生生態位。大型恐龍中,肉食性霸王龍體長可達13米,植食性的阿根廷龍體長達40米。小型恐龍中,肉食性的近鳥龍體長僅有34至40厘米,推測是雜食性的遼寧龍僅有34厘米。
電影里的「迅猛龍」形象深入人心。
「恐龍已經滅絕」的結論深入人心。但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恐龍並沒有真正滅絕。邢立達表示,現代鳥類就是恐龍的後裔,包含鳥類在內的近鳥類恐龍早在侏羅紀中期就從獸腳類中分化出來,並不斷「開枝散葉」,鳥類一直延續至今。所以恐龍滅絕的說法是不嚴謹的。
近年來,一些重大的科學發現也在扭轉人們對於恐龍的認知,展現出一個更為生動有趣的恐龍世界。邢立達認為,最典型的就是「毛茸茸的彩色恐龍嗷嗷飛」。「在科幻片《侏羅紀公園》中,恐龍都是有著鱗片的巨獸。但從1996年開始,中華龍鳥等恐龍化石陸續被發現,一些毛茸茸的恐龍不時就會給古生物學家投下『重磅炸彈』。這主要歸功於中國遼西地區絕佳的保存條件,化石上的皮膚衍生物和部分軟組織被保存下來,從頭至尾,纖維狀、羽毛狀的印記經常出現在化石骨骼的邊緣。」
2003年顧氏小盜龍的發現開啟了另一個世界。邢立達介紹稱,顧氏小盜龍前後肢都長有羽毛,具有適宜飛行的不對稱羽片,這表明顧氏小盜龍是一種至少能夠滑翔的四翼恐龍,而且這種小恐龍有著典型的樹棲特徵,這又給鳥類飛行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2010年,中國等國的科學家還首次為恐龍體表顏色復原提供了科學依據。根據羽毛化石中的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信息,在與現代鳥類對比後,一些帶毛恐龍的身體已經具有灰色、褐色、黃色及紅色等色彩。有趣的是,顧氏小盜龍的顏色雖然是黑色,但其黑色羽毛表面有結構色,類似於今天烏鴉,能呈現出彩虹般的光澤,更像是我們現在俗稱的「五彩斑斕的黑」。
為何恐龍研究經久不衰
在人類首次對恐龍進行科學命名200周年之際,站在更大的時間維度上,恐龍世界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學習。人類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恐龍為何以及如何會變得如此之大,也不知道一個有聲的恐龍世界是什麼樣的。
我們為何要去探究一個如此遙遠的恐龍世界努力去還原真實?在邢立達看來,這是古生物學家經常被考問的問題。「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研究生命演化是古生物學的終極命題,也是全人類的歷史使命。生命究竟從哪裡來,又會到哪裡去?這是人類必須回答的演化問題。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第一次正式提出這個偉大的演化理論。古生物化石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論最直觀的證據,當年許多困擾達爾文的化石記錄,現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這裡面就包括了中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的澄江動物群、熱河生物群等化石寶庫的標本。」邢立達認為,當下關於生命的演化仍有數不清的難題,無論是地球萬物的過去,還是人類的過去。恐龍有著1.6億年漫長的存在,特別適合解釋地球生命的演化。
此外古生物化石能為基礎地質研究提供重要的時間和空間尺度,研究古生物是古環境學、古地理學等很多學科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邢立達說:「古生物研究的意義不僅是認知地球生命歷史、探索生命演化規律的重要科學實踐,而且能為探尋化石能源、沉積礦產等自然資源提供重要的基礎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