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馬超比賽上的參賽選手和家人。白沙 攝
中新網錫林郭勒1月28日電 題:草原「冬日限定」:馬背上的榮譽之戰
作者 奧藍
以藍天、白雲、茫茫雪原打造的純天然草原賽道,由牧民揚鞭、駿馬飛馳所展現的馬背賽事魅力,還有非遺技藝、特色美食、民族歌舞等匯聚而成的民俗文化……
這,都是首屆「蒙古馬精神杯」中國馬都錫林郭勒冬季蒙古馬超級聯賽(簡稱馬超)帶來的震撼。
圖為牧民身著盛裝,趕著馬群參加開幕式。白沙 攝
一天前,這場為期兩個月的賽馬在錫林郭勒草原落下帷幕。比賽吸引上萬本土騎手參與,其中超九成是牧民。因此,不少人稱它為「牧民的馬超」。
錫林郭勒草原是內蒙古的主要天然草場之一,當地有26萬匹馬,馬文化底蘊豐厚。賽馬作為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深受牧民喜愛。
2023年秋天,馬超在西烏珠穆沁旗烏蘭哈拉嘎蘇木達布希勒圖嘎查拉開帷幕。比賽採取四級聯賽形式,設置嘎查(村)、蘇木(鄉)鎮、旗縣市(區)、盟級4個級別,從嘎查(村)起賽,逐級選拔,最終角逐盟級總決賽。馬超堪稱今冬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超級流量」賽事,共舉辦比賽136場,吸引10萬人次參與。
圖為等在耐力馬賽終點線附近的牧民,遠處是車山車海的停車場。崔博群 攝
「說是超級聯賽,其實不如說是大型牧民娛樂活動。」賈美洋在草原上當賽馬裁判十多年,也是這場決賽的總裁判長。「超級聯賽都是積分制,我們這是淘汰制。」
結合中國北疆冬季氣候特點,賽事設置15公里耐力賽和6000米團隊接力賽兩個項目。就記者在決賽現場的感受而言,15公里耐力賽的熱度更高。
馬超耐力賽中,馬是「主角」,騎手更像「工具人」。按照規劃,每個旗縣選出前8名駿馬,參加決賽。最終,最先到達終點的馬獲得冠軍,騎手會獲得尊敬。當地還有一種習俗,如果能摸一摸冠軍馬,會有好運氣。
圖為駿馬飛馳,跑出殘影。白沙 攝
「在全盟的比賽中,我的馬能從眾多快馬中脫穎而出,太高興了。」決賽中,東烏珠穆沁旗呼熱圖淖爾蘇木牧民朝魯門的馬獲了第3名。他告訴記者,他的馬8歲,是個常勝將軍。「它已經23次(奪)冠軍,10多次亞軍了。」
「牧民們對獎金不看重,看中的是這份榮譽。」賈美洋告訴記者,「對牧民而言,榮譽有三層含義:第一,我有參賽資格;第二,我要取得名次;第三,我要取得好名次。」
賈美洋回憶說,錫林郭勒草原上每年大大小小的活動不下2000場,大部分活動都有賽馬。「耐力賽在草原上的歷史悠久。這樣的比賽適合蒙古馬的體質,牧民也喜歡。但這麼大的賽事,還是第一次辦。」
圖為馬超決賽上的參賽騎手。白沙 攝
活動過程中,不少有特點的優秀騎手通過自媒體平台、傳統媒體成為草原上的明星。他們中,有年僅8歲、駕齡5年的小騎手,有寒風中逆風前行的殘疾人牧民,有雙雙參賽的牧民夫妻檔,還有不少既是賽馬手、又是馴馬手的草原青年……
牧民愛馬超,不僅愛參加賽馬,還愛看賽馬。比賽還沒開始,終點處就已人頭攢動。牧民們三五成群,不少牽著馬,還有的站在車頂上眺望,只為一睹駿馬衝過終點的那一瞬間。
圖為站在自家車頂上,眺望選手的牧民。崔博群 攝
「我們前天就來了,昨天參加開幕式的排練,今天看完比賽就回去。」吉雅圖是東烏珠穆沁旗牧民,家離賽場數百公里。記者見到他時,他正牽著馬守在終點,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天氣很冷,他不停地牽著馬來回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錫林郭勒幅員遼闊,面積近18萬平方公里。因冬天雪大、交通不便、距離遠等原因,有些好品質的馬沒法參賽。
「馬得了名次,身價是會漲的。」錫林郭勒盟農牧局黨組書記南丁告訴記者,如果好好挖掘,馬超「含金量」不低。「馬鞍子、馬的配飾,蒙古袍,自製奶製品,自家牛羊肉……都能增加牧民收入。」
「這對我們牧民是個極大的好事,既能豐富生活,也是增收渠道。」南丁補充說。
「除了賽馬,我們還配套為牧民朋友和廣大遊客準備了射箭、雪地拔河、雪地尋寶等趣味性強、參與度高的互動活動。」錫林郭勒盟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何明鑒說,「我們希望打造的是能展現錫林郭勒形象,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的賽事活動。」(完)
【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