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闢謠稱沒寫過《天啟異聞錄》震驚網友,「瞎扯式營銷」該有人管管

娛樂頭條 7637℃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備受關注的網劇《天啟異聞錄》播出,這部網劇在很多觀眾的印象中,是改編自馬伯庸的作品。然而,馬伯庸微博闢謠稱,這不是他寫的小說,讓很多觀眾、網友大吃一驚:「鬧了半天,這劇居然不是馬伯庸的作品啊!」(據1月3日揚子晚報)

馬伯庸的闢謠,源自一位網友對劇集給出的差評。在劇集播出之後,這位博主很憤怒地在微博@馬伯庸,表示「馬伯庸你把自己的ip賣出去就不管了嗎?把自己名聲弄臭以後誰還會買你的小說?」隨後,馬伯庸本人很無辜地回復稱:「這不是我的小說啊?」當事博主和不少其他網友都感到震驚,表示看到該劇相關的很多宣傳內容,都稱這部劇是馬伯庸的作品,難道這事還能硬蹭了?

馬伯庸闢謠稱沒寫過《天啟異聞錄》震驚網友,「瞎扯式營銷」該有人管管 - 陸劇吧

馬伯庸闢謠相關微博截圖

事實證明,的確是個大烏龍。該劇官方微博發布的信息從未提到馬伯庸,馬伯庸此前也從未提過這部劇,《天啟異聞錄》的海報上有三位編劇署名,卻沒有提及任何原著信息,如果為知名作家ip改編,肯定不會這麼操作。但直到現在,在網上搜索《天啟異聞錄》,依然會發現有大量的影視娛樂類營銷號,將之稱為「馬伯騫作品改編」,也正是因為這種鋪天蓋地的錯誤信息,對觀眾造成了誤導。

很多觀眾沖著馬伯庸的名頭去看,甚至還為此充了會員,然後發現正主出來闢謠,感到被「詐騙」;也有觀眾看完劇之後覺得不好看,大肆批評馬伯庸,結果發現「罵錯了人」,十分尷尬。劇方肯定也懶得主動出來糾正,畢竟,能夠被誤會為大熱作家的ip,對劇的熱度有利無害,還能帶來可觀的流量。整件事里,最無語的其實是真情實感、真金白銀被忽悠去看劇的觀眾。

這種「瞎扯式」營銷,近年來其實十分常見,可以說已經泛濫成災。不相干的作家,沒出演的演員,杜撰出的「原劇本」,各種未經證實的消息,只要以「吃瓜」的名義,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胡編亂造。一些營銷號以影視劇解說為名義,截取熱播影視劇的畫面,配上字幕或者解說,就開始亂編劇情。

馬伯庸闢謠稱沒寫過《天啟異聞錄》震驚網友,「瞎扯式營銷」該有人管管 - 陸劇吧

《天啟異聞錄》海報 (來源:微博)

這些營銷號往往選取影視劇中較為暴力、恐怖、與男女關係相關等片段進行加工,怎麼驚悚怎麼離譜怎麼來,很多時候跟原影視劇情節風馬牛不相及,前任男女朋友之間的噓寒問暖被說成姐夫和小姨子曖昧,因為吵架打了養女一耳光的養母,被說成是將繼女打得顱內出血的狠毒繼母……明明是很正常的情節,非要添油加醋,瞎編一通,用各種低俗媚俗的元素攫取流量,既侵犯了原創作品的著作權,也侮辱了觀眾的智商。

無論是傳遞錯誤的原作者信息,還是歪曲篡改原作劇情,都是對影視劇知識產權和侵害,如果對原作品的聲譽造成了損害,還涉嫌侵犯權利人的作品完整權,像馬伯庸「被原著」這樣的情況,這些說假話的營銷號,不但涉嫌對劇作侵權,也涉嫌侵犯了馬伯庸的名譽權,雙方都可以追究其侵權責任,要求其刪除錯誤信息,消除不良影響。

尤其是劇方,不應有「將錯就錯」的心態,表面上看起來,把觀眾騙來看或許可以形成短期的話題,但觀眾一旦發現「貨不對板」,可能就會引發劇作口碑的崩塌,甚至流失原本沖著劇本身而來的觀眾。

這種「瞎扯式」「碰瓷式」的營銷,大玩「擦邊」,欺騙觀眾,也極易引髮網友反感,應該納入平台內容整治的範圍,平台應通過建立資料庫,自動審核甄別等技術手段,輔以人工巡查審核,整治這些為了謀取利益,吸引眼球,炒作熱點話題,散播虛假信息的營銷號,凈化網路社區環境,切實維護好網路傳播秩序。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