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納米「飛刃」將「審判日」號巨輪切成碎片,常偉思沉重宣布:「以後任何的秘密,都將不復存在。」屏幕上顯示出「你們是蟲子」的訊息......2月14日晚,電視劇《三體》正式收官,「幽靈倒計時」「三體遊戲」、紅岸基地、古箏行動等諸多名場面的「神還原」引發觀眾熱議。特別是劇集收尾處展現的恢宏震撼的「古箏行動」,有網友稱是對劉慈欣小說的「納米級」還原:「好像把小說中的場景『摳』出來了!」更有大量觀眾表示「已經開始期待第二季了」。
還原原著邏輯和場景
講好中國式科幻故事
《三體》文學作品對於中國科幻具有重大意義,真人劇集版《三體》不同於以前《三體》的改編,在總體上忠於原著。比如,原著中「幽靈倒計時」和「宇宙閃爍」的經典場面被生動呈現出來,這讓不少「原著粉」直呼驚喜,而這些經典場面的出現不僅推進了劇情,增強了沉浸式體驗感,更展現出了影視行業在科幻視覺呈現方面的實力,展示了中國式科幻質感。
除了忠於原著的底色邏輯外,劇版《三體》將讓奇幻瑰麗的科學幻想和真實可觸的生活現實融洽互文,讓觀眾獲得了藝術延展性和現實滲透感兼具的審美體驗。
科幻題材作品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現實元素必不可少。為此,劇版《三體》採取了多元探索,儘可能地在真實場景進行取景拍攝,例如開播就引起熱議的幾大取景場所:粒子中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北京正負電子對撞站等多個科學場景,並對這些場景所涉及的不同歷史年代都進行了周邊環境、服化道、人物語言甚至語態心態上的高度還原,將原著中天馬行空的思想實驗用真實的細節展現出來,真實的場景再現,不僅增強了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感,更為科幻故事增添了說服力。
除了在置景、拍攝等環節的用心充分體現了國產影視製作的水準,故事上,《三體》更是圍繞主題融入了中國精神,講述中國式的科幻故事。《三體》中核心故事是兩大文明之間的對抗,但它呈現的是人類作為「蟲子」,身上所具有的堅韌不拔和敢於反抗的力量。比起西方科幻所強調的酷炫特效、個人英雄主義,中國式科幻更注重傳遞根植於中華文化土壤的中國精神、東方智慧,著重講好故事內涵,這也讓觀眾意識到,無論是科幻還是其他類型的作品,故事都永遠是最主要的部分。
例如,在第15集中,為秦始皇加入關中口音、為「計算機」注入華陰老腔等精彩的細節處理都體現了《三體》始終是在講中國科幻故事,片中的影視化處理更是處處都表現了原汁原味的「東方味道」,既能讓人沉浸在宇宙般的想像空間,又充滿濃烈的東方色彩。
總導演楊磊感慨道,「劉慈欣用中國的方式,中國的態度,讓我們認知到我們可以擺脫對海外的科幻模仿、特效崇拜。」
打造硬核科幻ip
一大批「三體潮」即將來襲
電視劇《三體》迎來大結局,但《三體》的故事未完待續。據版權方三體宇宙透露,續集《三體ii:黑暗森林》及番外劇《三體:大史》正快馬加鞭生產,動畫《我的三體》第四季已在製作中,預計明年上線,而電影、vr互動敘事作品等更多形式的產品也已納入計劃,將陸續與大眾見面。《三體》首次以真人劇集形式改編硬核科幻ip ,是科幻劇集垂類賽道的一次勇敢嘗試,也是通過影視講好中國式科幻故事的一次勇敢嘗試,有利於推動影視行業視角更加廣闊,實現影視行業高質量發展。
提到ip開發思路,三體宇宙ceo趙驥龍表示,在開發的前期,主創團隊就進行了很多細分領域的嘗試,包括風格化動畫的細分領域的《我的三體》、聲音用戶的細分領域的廣播劇等。而動畫、電視劇的正劇和番外、電影,以及包括vr,線下沉浸式體驗、泛文化類的人文綜藝和圖書出版在內的其他更多形態的內容作品,都已經在公司後續發展的整體計劃中。
電影方面,趙驥龍透露,「關於電影的一切開發,公司很慎重,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改編思路和故事呈現,希望在更完善的工業體系下進行更大膽推進。主創團隊也會根據近期動畫版與電視劇版三體的反饋,對後續的拍攝計划進行相關調整。」
《三體》出海成績斐然
揚起國產科幻出海之帆
在國內口碑熱度雙豐收的同時,劇版《三體》也贏得了海外觀眾的認可。
一直以來,觀眾對於科幻題材作品的認知大多來自歐美劇,科幻題材也並非國產劇出海的主要類型。而此次隨著電視劇《三體》正式走出國門,也為國產劇開闢了全新的海外賽道。
據劇方透露,截至目前,《三體》已確認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美洲、歐洲、中東、大洋洲、印度等地區發行,不僅實現多個地區緊貼國內播出進度,亦與多國開展獨家合作,多渠道多媒介整合資源,覆蓋更廣大的海外人群。
不僅成功發行多個國家與地區,劇版《三體》還獲得了海外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在youtube平台觀看人數超400萬,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北美地區日均站內播放量高居top1,imdb評分連續19集突破9.0,其中單集最高評分達9.9。
劇版《三體》本次出海的成績不單單揚起了國產科幻題材的出海之帆,成功樹立了全新標杆,還為之後國產科幻劇的出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主創團隊表示,未來,劇版《三體》還將持續推進海外地區發行,讓更多來自全球的觀眾體驗屬於劇集的華流科幻魅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星宇 吳雅婷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供圖 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