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娛樂頭條 1146℃

犀牛娛樂原創

文|方正 編輯|朴芳


前陣子犀牛君和幾個大學舍友回了趟母校,看著老哥幾個漸圓的身形、後移的髮際,不禁慨嘆歲月齒輪碾壓得無情。


出走半生,咱已不再少年啊。


回到家看到個叫《沸騰校園》的綜藝挺應景,隨手點開了看,誰料這情緒閘門一打開就收不住了。


沒有多餘廢話,這節目上來就碼齊20個大學舞蹈社團隨機battle,挑到哪隊哪隊就上從來就不帶怕和慫的,結果每個社團上去都是一頓哐哐跳把我燃哭了,那獨屬於校園的活力和熱血快要溢出屏幕了!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萬沒想到,這屆大學生也太敢跳、敢說了吧。


別看舞社同學們個個都是元氣滿滿的臉龐,上去舞台跳的都是為婚嫁自由、校園霸凌、生命詮釋等社會議題發聲的硬核主題,原來「沸騰青年」的靈魂也能這麼有趣。


犀牛君大學四年在辯論隊泡了三年,留下太多沒來得及觸碰的價值議題,沒想到《沸騰校園》的同學們竟把我這遺憾彌補上了!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誰還不曾是「沸騰青年」,只是打工人的程式化生活太容易磨平我們的稜角。看罷爺青回的兩期《沸騰校園》(節目於每周日晚6點在騰訊視頻播出),犀牛君就像搭乘了一台重返「學生時代」的時光機,終於開始慢慢找回曾經那個純粹而無畏的「我」。


我們誰不是「阿果」


「阿果只想嫁給日出,因為日出擁有燃燒掉宿命的力量。」


——《沸騰校園》播至第二期,一個兼具藝術性和共鳴感的《阿果》舞台,讓犀牛君感受到了某種靈魂深處的震顫。


聽到Child Crew舞社的同學忍淚闡釋創作理念,身為舞蹈小白的犀牛君似乎終於明白了舞社同學為齊舞傾注熱愛的原因。


在取材於彝族少女成年儀式「換童裙」的《阿果》故事裡,家人想讓剛滿15歲的阿果嫁給湖、嫁給樹,但阿果一心只想衝破宿命、嫁給日出(寓意自由)。在努力擺脫命運枷鎖的阿果身上,犀牛君體味到追尋自由這件事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當演繹《阿果》時,對外經貿大學的同學們用情緒飽滿的肢體語言擬態了換童裙場景:


在一輪血色紅日照耀下,眾舞者合力把一塊象徵出嫁的紅布蓋向「阿果」,而她表情決絕地扯下紅布在台上嘶吼,那一刻,她似要吼出靈魂。


《阿果》的編排徵集了諸多舞社大學生的親身經歷,有位同學現場分享了她的彝族同學的故事:初二上學期暑假,她在家人的安排下結束了學業、嫁給了宿命。


說到動情處,這位大學生慨嘆道——「假如我是她,我可能沒機會上學、學舞蹈和認識大家;假如我是她,我的故事或許在初二那年暑假就結束了。」


《阿果》之所以能如此打動犀牛君,或因為它舞出了「無數人內心的我」。


巧合的是,就在對外經貿大學演繹《阿果》的現場,與之PK的上海戲劇學院舞社裡,一個彝族女孩哭成了淚人。自述「媽媽也叫阿果」的她,很慶幸成年後有機會考入上戲、逃離宿命,她在現場坦言:


「我算是一定層面上嫁給了日出吧。」


可以看到,《阿果》作品藏著超脫於故事本身的普世性表達。正如child crew舞社社長望盛所說,「《阿果》里嫁這個字反覆出現,但其實我們想表達的不僅僅是嫁,不僅僅是女生,我們由衷地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嫁給愛情,可以嫁給自己,可以嫁給自由。」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是的,我們誰不是「阿果」,但願我們都能有嫁給日出的勇氣。


「永遠自由,永遠忠於自己。」


——正如上面這條微博熱評所說,《阿果》藉由當代大學生和Z世代青年突破小我對世界的自信表達,把一顆鼓舞我們衝破枷鎖的勇氣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觀眾心中。


可以說,這是《沸騰校園》因何能穿越時光隧道助你「夢回學生時代」、戳中我們共鳴的秘訣所在。


從《小娟》到《阿果》《黑與白》


《阿果》只是《沸騰校園》的一個情緒向度。


透過《沸騰校園》細膩刻畫的大學生群像,犀牛君其實品味到了兩種「燃情」,他們共同交織、發酵構成了喚醒觀眾過往青春悸動之心的情緒密碼。


一種是青春活力的燃。


無論是啦啦操、民國旗袍、中國風舞獅的青春主題,還是紅高粱模特隊、白衣大褂生物科研的熱血畫風,在同學們多姿多彩的活力舞姿里,犀牛君彷彿能被喚起校園時代的「肌肉記憶」般跟著歌之、舞之、共情之。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另一種則是觸及靈魂深處的燃。


除《阿果》外,《沸騰校園》里《黑與白》《枯榮》等作品同樣觸及到了多維度的社會熱點議題,不同高校舞社用Z世代的獨有方式表達著他們的聲音和態度,這種無畏而有擔當的燃情也很感染犀牛君。


如果說《阿果》負責給《沸騰校園》第二期開場定調,湖南第一師範大學JBS街舞社帶來的《黑與白》則給這期節目貢獻了一個價值升華的收尾。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黑與白》大膽觸碰了複雜的校園霸凌議題,作品通過白衣(被欺凌者)一步步「被迫加入」黑衣(欺凌者)陣營的藝術表達,用很少人覺察的視角揭露出校園霸凌因何難見天日的核心緣由。


「因為我們將來都要成為老師,所以會格外關注校園霸凌這種事情。」


——湖一師學生「高校生」和「准教師」的雙重身份給該作品注入了多重精神力量,某同學「因為被霸凌過才選擇做教師」的勇敢發聲更是感染全場。


「世界並非非黑即白,還有受暴與施暴間的灰色地帶」,Z世代用《黑與白》傳遞出全新認知的反霸凌觀,犀牛君強烈感覺這種表達可能真能給我們身處的世界帶去些變數。


《黑與白》播出當晚,微博上 #看湖一師黑與白哭崩了# 的共鳴話題激起了各路網友為之勇敢發聲:


有曾遭遇過霸凌的受害者站出來分享經歷直言「我的青春總是在畏畏縮縮」,也有人鼓勵他們「願所有人都能夠被善待」,還有退役軍人發博勸誡「校園霸凌、網路霸凌、行為暴力、語言暴力真的要從小就重視」……


「沸騰輔導員」檀健次則深深共情於「不能把小孩子的暴力惡行簡單視作不懂事」的現場發聲,他當即引用《獵罪圖鑑》台詞「與眾不同或許不被理解,但應該被尊重」呼籲全社會向霸凌說不,觸動大量微博網友在 #檀健次對霸凌說不# 話題下發言帶動更多人反對霸凌。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阿果》《黑與白》之外,《沸騰校園》里還有諸多作品嘗試碰觸生命詮釋、都市人心理困境、女性身材焦慮等多維社會議題。


武漢大學閃靈街舞協會的《枯榮》,在作品裡融入對於「歲歲榮枯、生生不息」的不同生命觀的思索,有觀眾從中看到生命的綻放,有人看到生命成長或奮鬥的歷程。


還有澳門科技大學本能舞團的舞台,借「小丑面具」的意象揭示出都市人戴面具示人的人際交往困境,為996打工人們送上了一劑暖心撫慰的良藥。


中央財經大學Bankers Crew舞社則通過講述一個自卑女設計師的故事,傳遞了「不論高矮胖瘦,女性都擁有定義美的權利」的價值觀,給予女性觀眾更多對抗性別焦慮的勇氣。


坦白說,看了這些舞台情緒久不能抽離的犀牛君,也忍不住想跟舞社同學們一起穿回校園、重新做一次「沸騰青年」了!


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更豐沛的青春表達還在《沸騰校園》里生長。


「本打工人時隔很久再次感受到了青春朝氣」、「高校1V1真的夢回自己大學時代參加比賽的場景」、「大學生活青春沸騰,看了年輕幾歲!」……


翻開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的節目討論頁,太多打工人也如犀牛君一樣,表達著他們看完《沸騰校園》後也想重回校園時代的衝動。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正因為抓准了「以高校舞社追逐集體榮譽」這一綜藝里少見的敘事脈絡,《沸騰校園》可以說很難得找到了Z世代最適合的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於是,一幅Z世代大學生青春熱血、敢跳敢說、無懼表達的「沸騰青年群像」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沸騰校園》最打動犀牛君的,也正是它呈現出了當下中國大學生最真實生動的面貌。


節目為此打造出一個真實校園擬態,楊丞琳、檀健次、孟佳是輔佐同學們專業課的「沸騰輔導員」,「沸騰製作人」蔡徐坤則是引領大家成長的溫柔學長。坦白說,要真有所「沸騰大學」的話,犀牛君估計會認真考慮報考。


這節目不是來拯救內娛的,但拯救了我 - 陸劇吧


另一方面,《沸騰校園》IP還找到了綜藝與Z世代發生聯結的情感抓手。


其實當下綜藝的共通母題之一就是「找到Z世代和世界對話的方式」,畢竟綜藝的核心受眾就是18-24歲的泛青年用戶。


用「沸騰青年群像」講述Z世代引發大眾共鳴的校園故事,《沸騰校園》後續很有希望做成一個長線發展的校園綜藝IP。


《沸騰校園》之後,打工人犀牛君還想再「沸騰」一次。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