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男性觀眾,直至無牌可打

《上甘嶺》致敬英雄,銘記歷史絕不忘記!

劇集行業面臨著多年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

在電影暑期檔票房大幅滑落的同時,劇集行業的虧損率也大幅度擴大。古偶劇重倉失敗,都市劇低位徘徊,以服務女性觀眾為主的劇集工具箱里已沒有趁手的傢伙,而男性向劇目近來的表現倒讓人多有遐想。

截至目前,今年穩坐收視率頭把交椅的劇集是《上甘嶺》。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顯示,全劇每集平均收視率3.315%,位居同期黃金檔電視劇第一名。這部抗美援朝背景的戰爭題材電視劇,屬於典型的男性向劇集,然而比起創紀錄的台播數據,網播熱度就遜色多了,其優酷歷史最高熱度不過7029。

男性向劇集台播網播熱度冰火兩重天的境況,並不是只有《上甘嶺》才遇到,這已經是近年來的普遍現象。任你台播如何熱火朝天,網路熱度和話題度就是不溫不火,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

01

知道男性向劇集在網上的熱度低,但是沒想到反差這麼大。

我們以微博為觀察平台。在《上甘嶺》的125個微博熱搜中,排名最靠前是top6的#上甘嶺把蘋果傳給可愛的人#,閱讀量為1200多萬,討論量只有4.2萬。也就是說,如果今年沒有其他劇的收視率超過《上甘嶺》,那麼今年「劇王」微博流量最大的一個熱搜,也就這一千多萬的閱讀量。反觀流量明星加持的劇,熱搜破億隻是基操。

再來看軍旅劇《海天雄鷹》,同樣是典型的男性向劇集。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顯示,全劇每集平均收視率3.115%,播出期間黃金時段收視全程top1。

在微博上,《海天雄鷹》一共有140多次登上熱搜榜,排名最靠前的話題也只在第19位,其總閱讀量只有600多萬。這部劇有著宏大的空中作戰場面、對空軍戰士英勇形象的刻畫,可這些內容在社交平台上並沒有多少人討論。

此前編劇汪海林曾發微博表示,視頻平台長期以來對男性觀眾的需求忽視,由於「把觀眾細分,不願意刷假數據不願意控評貢獻熱度的男觀眾成了互聯網時代的棄兒」。在現行的長視頻播出模式下,沉默的男性觀眾缺乏數據價值,以至於男性向項目上馬的優先順序排在了後面。

優先順序靠後,就意味著資源的短缺。曾經一度霸屏的男性向劇集,在進入視頻平台主導的階段之後,在社交平台上存在感迅速下降。所以汪海林在面對男觀眾提問為什麼不拍打仗的劇時,才會回答「你倒是刷數據啊!大哥!」。

02

事實上除了一些過於下沉的劇集之外,大多數男性向劇集在命題方面偏於硬核,涉及如戰爭、軍旅、諜戰、國安這類重大或敏感題材,這使其在立項、過審環節面臨諸多考驗。

比如經典的諜戰劇《風箏》。

這部劇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播出期間收視率一路看漲,在2018年1月11日,內地52城衛視晚間電視劇收視中,北京衛視的《風箏》收視奪冠,收視率為1.741,上海東方衛視的《風箏》位居第二,收視率為1.7028。

凡是涉及政治、軍事、外交、國安題材的作品,創作難度高,審看流程嚴格。還有歷史題材尤其是近代史題材,雷區多,易觸發網路爭議,像《南越王》《人生若如初見》等作品飽經磨難,遲遲不能跟觀眾見面。

劇集創作是藝術,換個角度看也是生意,生意就講究回報周期。像《風箏》這樣反覆修改三年半的尚屬幸運,可一旦遇上審看梗阻,回本就是問題。當然像普通的抗戰、諜戰、革命題材不會有「敏感」嫌疑,但熟地里翻出新意何其難也。

就這樣,因為男性向劇集項目難度大,成活不易。播出時平台給予的資源傾斜變少,反過來又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模式下,有成熟男性向劇集操盤經驗的團隊也不多。

03

長期因循、遷延,硬核男性向劇集熱度低、回款慢、風險大,平台自然更熱衷拍女性向劇集。

這些硬核的男性向劇集既然缺席,那麼大批根據男頻網文改編的作品就順勢補位,憑藉平台演算法,形成了一股「大ip+小鮮肉」的潮流。只是這些男頻劇和過去的男性向劇集是有差異的,實際效果遠沒有預期那樣好。

選角上,這類男頻劇一般選擇女性觀眾喜愛的流量明星,保留了網文中一些升級打怪、宏大世界觀等元素。為了迎合女性觀眾審美,增加感情線,削弱一些冒險、熱血的男性表達。

最典型的就是各類玄幻、仙俠劇集。《幻城》《擇天記》《青雲志》……名單可以拉很長,即使《武動乾坤》請來了張黎擔任導演,最終的口碑也是無力回天。

對男性觀眾來說,魔改原著沒了韻味,對女性觀眾來說,亂七八糟的的新增內容讓劇集結構臃腫,既感受不到內容的爽感,也嘗不到愛情的甜味,成了四不像。加上邏輯成謎,特效較差,這使得多數網文改編的男頻劇都淹沒在市場之中。

可以說男頻網文改編的劇集市場上,能打的屈指可數。環顧四周,只有《慶余年》幾乎男女通吃,拍成了爆款,而《雪中悍刀行》則勉強可以排第二。既然男頻劇拍不好,那平台自然更加倚重女性向劇集,畢竟女性還是追劇主力軍。

04

憑藉購買力強、積極互動等特點,女性觀眾被視頻平台放在了首位。

在數據的指引下,視頻平台上的各類古偶劇、甜寵劇、仙俠劇……層出不窮,浪漫的愛情故事,高顏值的演員陣容,開播前預熱營業,播出期瘋狂撒糖,結束後還有相應的售後,一部劇的話題熱度可以延續數月之久。

對平台來說,這些劇集在廣告植入、會員拉新方面表現出色,各類劇集周邊也賣到斷貨,嘗到甜頭之後自然加大投入。在以往女性向劇集可以包打天下的時候,男性向劇集的缺失也就不成為問題。但是當女觀眾不再為這些劇集買單後,男觀眾的缺失就變得非常顯眼。

今年的古偶劇表現不及預期。像《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這樣s+級別的劇集,同名微博熱搜話題的閱讀量超過55億,在愛奇藝播出後最高熱度也只有9001。《春花焰》在優酷播出後的最高熱度為9188,未能破萬。《錦繡安寧》的表現也未及預期,騰訊視頻最高熱度為28154。

觀眾審美疲勞、內容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已成為古偶劇的通病,女性向都市劇也產生了嚴重的「抗藥性」。項目頻頻失利,對平台來說,不僅是口碑受到影響,而是商業模式基座鬆動。

雖有《與鳳行》《玫瑰的故事》這類作品依然能打,但女性向劇集項目總體的成功率在降低,已經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反觀男性向劇集,在產出數量大體不變的情況下,湧現了《繁花》《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等作品,爆款率相應在提升。假如當初視頻平台在男性和女性向劇集之間投入相對平衡,或許今天面對古偶翻車等情況時,手裡可打的牌會更多一些。

05

應該承認,女觀眾在議題設置、話題傳播等方面,其戰鬥力要遠遠強於男觀眾。在平台現行的劇集評估體系下,男觀眾的影響力很低,再加上遊戲、體育賽事的分流,男觀眾已經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了。

長期以來,抬高女性觀眾的消費力,貶低男性觀眾消費力,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男人的消費能力排在狗後面,儼然成為約定俗成的笑話。

男性消費者當真是一毛不拔嗎?今年國內文娛市場最大的爆款遊戲《黑神話·悟空》,數千萬份的銷量證明了男性消費者並沒有想像中摳門。對於優質的作品,他們願意為之買單。

在今年的劇集市場上,像《南來北往》《城中之城》這類男女視角相對均衡的劇集,既有著能吸引男性觀眾的行業故事,又有著讓女性觀眾感興趣的人物情感刻畫等元素,所以台播效果好,網播數據和熱度也不錯。

目前,男性向劇集稀薄,出現有號召力的也往往無法穿透台網壁壘,其根源正在於視頻網站當初放棄男觀眾。其實過度迷信數據,以性別做分割,強行劃分男性向、女性向劇目,本身就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無論男女,對優質作品的喜愛是共通的。拯救不斷受挫的劇集市場,重新重視起男性觀眾,進行視角的綜合與平衡,很有必要。一個靠兩條腿走路的市場,才是正常且健康的。

文/忠犬七公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