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漫遊」,揭開非遺中的「好品山東」 | 大省挑大樑·好客好品

11月10日,《「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漫遊記》趕在雙十一前夕上線了,短短十幾分鐘的視頻中,觀眾跟著墨子設計的木鳶、6000歲的大汶口文化代表紅陶獸形壺、3500多歲的商文化代表亞醜鉞,在山東展開了一場跨越古今的citywalk,重溫齊魯大地悠久厚重的歷史,觸摸新時代山東發展的澎湃動力。

趵突泉、泰山、蘋果、石榴、藍鯨1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風箏……從山東的美景、美食到山東的高端智造、非遺手造,悉數亮相,多角度展現了「好客是真情 好品憑厚道」的品牌形象,也勾勒出「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的非凡魅力。

其中,作為「山東手造」代表的山東非遺驚鴻一瞥,揭開了山東非遺的魅力一角。細如髮絲的魯綉可以再現層巒疊嶂的山川花鳥,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魯班鎖蘊藏著滿滿的中國智慧,濰坊的風箏儼然對外交流的窗口,而那隻貫穿始終,記載於《墨子·魯問》的木鳥,即便已失傳,也是山東非遺過往歷史的見證。

2013年,在孔子的家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文化「兩創」的號角在齊魯大地上嘹亮吹響,並迅速傳遍全國,激發了對於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廣泛討論與實踐熱潮。在這場文化復興的征途中,山東勇立潮頭,成為文化「兩創」的領航者。眾多歷史悠久的非遺項目在新時代的春風中煥發出璀璨光芒,不僅實現了從「沉睡」到「蘇醒」的華麗轉身,更以蓬勃之勢「火遍大江南北」,強勢回歸大眾視野,尤其贏得了年輕群體的青睞與追捧。它們成為了講述山東故事、中國故事的生動載體,以獨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連接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橋樑。

在墨子故里滕州,祖上四代都是木匠的郝立岩,耗時數年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榫卯玩具品牌,用一根積木打通教育和傳統文化。作為魯班木作技藝傳承人,他要把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和智慧一代代傳承下去。

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國家級非遺濟南皮影戲第五代傳承人李娟打造了一支「皮影女團」。她們傳承濟南皮影,結合教育、文創等跨界合作,年演出300多場,深受百姓喜愛,從濟南走向全國,並延伸到更大的世界舞台。

在因為燒烤而聞名的淄博,蹴鞠、琉璃、陶瓷、魯派內畫等國家級非遺也走在國潮前列。不久前,「2024世界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名單揭曉,淄博傑出匠人任波憑藉作品《甲蟲》系列榮耀上榜,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世界琉璃燈工藝術家。

在青島,青少年正在成為非遺傳承的主力軍。膠東大鼓活態傳承教育實踐案例以及膠州秧歌、三鋪龍拳進校園實踐案例成功入選全省「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從非遺進社區到非遺進校園,有聲有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已成為青島人身邊最熟悉的文化風景。

在沂蒙山革命老區,沂蒙煎餅傳承人徐海霞開發了小米、蕎麥、紅棗、水果煎餅等幾十個品種,將煎餅做成了花,讓傳統美食變成了藝術品。而在她所在的常路鎮,為進一步發展壯大煎餅產業,規劃建設起了煎餅產業園,走出了一條強鎮興村的新路子。

菏澤單縣的「羊經濟」在北京、上海、長沙、重慶等地生根發芽,品牌連鎖店在全國達1600餘家,罐裝羊肉湯暢銷全國各地,正朝著「百億級」大產業進發……

非物質文化遺產深深鐫刻著世代累積的智慧精髓與豐富情感,乃一方水土與一方人民攜手編織的群體記憶。類似的非遺傳承故事,正在山東各地續寫。非遺傳承人以薪火相傳的匠心精神,在時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跨越界限,融合創新,展現出非遺在當代的無限可能。山東的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恰似一部波瀾壯闊、未竟其美的鴻篇巨製緩緩鋪展,這不僅是對過往輝煌的致敬,更是對未來希望的播種,每一筆一畫都凝聚著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厚意與對創新發展的不懈追求。

記者:任曉斐 編輯:呂冰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