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侵、霸凌同學、合謀詐騙……這部劇撕開了未成年人最不堪的一面

文 | 米粒媽

前段時間,米粒媽追了一部劇。

名字叫《九部的檢察官》,剛一聽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費解?

但劇中很快就給我們解開了疑惑,「九部」的前身叫做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凡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檢察案件,都屬於未檢的職能範圍。

顧名思義,這部劇把一個非常敏感,卻又急需重視的「未成年人犯罪」題材搬上了銀幕。

劇中樁樁件件的「孩子事」,背後卻是各種家庭、社會問題的縮影,這些涉案的孩子背後,彼此拉扯的成年人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無辜」的。

其中有一個案中案,給米粒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筱潔是獨生女,有一個事業非常成功的媽媽。這麼多年全靠媽媽在外打拚,掙下了不少家業,所以姜筱潔家裡的生活條件非常好,衣食無憂的。

但她每天卻過得一點都不開心,甚至感到很窒息。

因為,媽媽生意場上殺伐決斷的狠厲勁兒,也都被她帶回家裡來,對付起姜筱潔和她的爸爸。

她工作上非常忙碌,根本沒有時間管女兒,更沒有時間去照顧女兒的心情,她唯一的關注點就是姜筱潔的學習成績,和逼著女兒吃各種各樣她公司銷售的維生素。

媽媽常年不露面,一見面就是滿滿的高壓,這讓姜筱潔的心理壓力特別大。

爸爸雖然常年在家,但性格卻十分軟弱,經常被筱潔的媽媽呼來喝去,毫無家庭地位,而且,他一點都沒有為人父親的責任感。

他壓根就不想、也沒辦法走進女兒的內心世界,所以當姜筱潔遭遇了意外的時候,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姜筱潔非常喜歡畫畫,經常自己出去寫生,然而就在一個下雨天里,在公園的小木屋裡躲雨的姜筱潔遭到了性侵。

而母親看到淋著大雨跑回家的姜筱潔時,絲毫不關心,而是罵她「又跑去畫沒用的畫?」

這給她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創傷,由於害怕和羞恥,她既不敢告訴母親,也不好意思向父親提起,只能獨自承受所有的困擾。

結果到了學校,同學張芸芸無意中發現了她的秘密,反而被姜筱潔堵到學校天台上,逼她吃藥,還把她推倒在雨中毆打,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霸凌者。

但事實上,姜筱潔的行為才是最大的反轉。

原來她所有的叛逆和霸凌同學的舉動,其實是與同學張芸芸合謀,為了從家裡騙取錢財,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

隨著劇情逐步推進,大家發現,原來事件的背後竟然還另有隱情……

在這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背後,暴露出的卻是血淋淋的原生家庭的悲劇。

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沉默就是一種天下太平、無事發生,可殊不知孩子沒來由的沉默,恰恰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有沒有想過,當一個孩子連開口「求救」的意願都沒有了的時候,事情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兩年前,有一起震驚美國華人圈的開車撞父案《那個開車撞父的天才花滑女孩,被斯坦福除名了》

那是一個名叫jenna的少女,那時候她只有17歲,花滑、學霸、斯坦福、每一個標籤,都閃閃發光,簡直就是翻版谷愛凌。

這樣優秀的一個孩子,竟然猛踩油門,衝動地撞向擋在車前的父親……

雖然父親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受了重傷,留下了永久的後遺症。這件事,讓女孩一夜之間光環全無,身陷官司,斯坦福也把她除名了。

jenna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長得漂亮,在「貴族運動」花樣滑冰的賽場上,像一隻振翅欲飛的小天鵝,曾被視為是「中國花滑的未來之星」。

幼年時就在花滑賽場上大放異彩,17歲那年,還收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邀請函。

這樣一個優秀的學霸,怎麼看都是女神般的存在,未來不可限量。但17歲那年發生的事,成為了她人生的重大轉折,被名校拒收之後,她的人生一落千丈。

那天下午,jenna跟50歲的父親激烈地爭吵起來。一氣之下,她駕車離家。沒想到父親竟然做出了一個超級瘋狂的舉動:直接跳起來趴在她的引擎蓋上想要攔住她。

jenna被父親的舉動激發了逆反心理,直接猛踩油門加速,把擋在前面的父親撞飛了!

米粒媽看了這父女倆的操作,真的覺得兩個人都有問題。

一個正常的父親,絕不會用跳上引擎蓋的極端方式攔截女兒,而一個正常的女兒,看到父親這麼瘋狂,必然會停車熄火,不會喪心病狂地撞向父親……

本來只是家庭矛盾的爭吵,直接造成了不可逆的重傷,當jenna收到法院起訴,斯坦福大學也撤銷了對她的錄取通知書。

雖然這件事怎麼看都是jenna太過分了,好像一個天使的外表下,藏著一個魔鬼的靈魂。人們對她嗤之以鼻,她人設塌房,變成眾矢之的。

但其實父女倆處理問題的方式,簡直如出一轍。全都是暴力極端衝動,不計後果。

仔細想來就知道,jenna的衝動並不是偶然,它是某種必然,就像很多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擁有著卓越的大腦,是學霸,是精英,但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仍然能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開車撞向父親的jenna,再也沒有碰過她的冰鞋,也徹底放棄了她的花滑夢想。毀掉夢想的,恰恰是教育中的暴力和失衡,對她心理帶來的摧殘。

原生家庭錯誤的教育,孩子可能要用一生去治癒。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孩子的人生之路都會因為錯誤的價值觀,指引向錯誤的道路。等到再想回頭,才發現已經走了太遠。jenna斷送了名校的夢,往後的人生,只怕要重新開始。

還有更極端的案例,比如加拿大華裔女孩買兇弒父殺母案《加拿大華裔女孩買兇弒父殺母,她是來自地獄的女兒嗎?》,還有常年活在母親的高壓之下,沒有絲毫的自由,連洗澡都必須要和母親一起洗,最終精神崩潰親手殺害了母親的日本女孩小希。

這些孩子暴虐的一面固然令人膽戰心驚,但畢竟還是極端的個例。而大多數孩子的選擇,則是刀口向內,傷害自己。

相比於父母,孩子是弱小的,他們反抗父母的方式,就是用自己作為賭氣的工具,結果兩敗俱傷!

還有的孩子,在童年時期逆來順受聽父母安排,待他們成年後,不自覺地用父母難以接受的方式反抗。

他們甚至還會埋怨孩子,怎麼越長大,跟父母的關係越疏遠?殊不知,這份疏遠,已經是孩子能做出的最溫和的反饋了。

她曾經是受家長推崇的優秀老師,優秀家長。她帶的班成績優秀,一雙兒女也優秀到令人羨慕。

可突然有一天,高三的兒子輟學了,緊接著高二的女兒也輟學了,兩個人天天在家裡玩遊戲。

曾經的李柳南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狼狽。

她在《媽媽的悔過書》里,寫下了自己的失敗經歷。

當她驚覺自己已成為了被孩子厭棄的母親時,才悔不當初,也終於開始學著尊重孩子的喜好,去了解他們真正的意願。

李柳南問女兒,以後想做什麼,女兒說想學烘焙。

這顯然不符合李柳南設定的讀大學的目標,但她還是尊重女兒的意願,給她找了一所烘焙學校。

她還開始學著給女兒支持,她把女兒做的蛋糕跟鄰居們分享,女兒學得更帶勁兒了。

女兒考上了烘焙大學,但入學2個月後,女兒不想讀了,想讀心理學。

李柳南看到了尊重女兒得到的積極反饋,決定繼續支持女兒。就這樣,女兒克服了重重困難,成了美國一所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雖然沒有成功到光芒萬丈,但最起碼她還好好活著,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幫助的人。

女兒跟媽媽說,她之前想要報復母親不顧她意願、自以為是的高壓管制,甚至想過自殺,但如今媽媽改變了,她就沒有死的理由了。

所以,她才想學心理學,去幫助那些跟她一樣青春期痛苦的孩子,幫他們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李柳南用尊重喚回了迷失的女兒,也幫兒子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重新找回了消失不見的親子關係。

曾經恨她入骨,想起她就渾身難受的孩子們,也終於開始愛媽媽,為有這樣的媽媽感到驕傲。

再說回這部劇,除開引人入勝的劇情,這部劇的播出,也釋放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

國家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和預防,越來越重視了。

未成年人的一舉一動,背後其實都是整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縮影。

這部劇讓我覺得最敢拍的一點,就是它把孩子是怎樣在家庭中經歷無聲的煎熬、是怎樣滑向涉案邊緣、是怎樣一步步地產生了心理問題,真實地展示在鏡頭前。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孩子最極端的反抗,可事實上,更多的傷痕早已深深埋藏在孩子的心底。

孩子在出大問題之前,肯定不斷地通過語言和行為發出「求助」信號。

如果我們接收到了信號,願意做出調整,接納孩子的情緒,也許他們就不會被困在原地。

別讓孩子沉默的求救,成為「房間里的大象」。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專註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和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