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小小新空間火出演藝產業「上海樣本」

「上海出品」音樂劇《阿波羅尼亞》日前迎來千場紀念音樂會。這部被粉絲昵稱為「小酒館」的沉浸式小劇場音樂劇,四年前在位於演藝大世界的亞洲大廈「星空間1號」開演後迅速走紅,逐步成長為國內環境式駐演音樂劇的標杆性劇目,如今已霸榜多個社交平台「入滬必看小劇場音樂劇」前列。

此後,「小沙灘」「小火焰」等新型小劇場熱門劇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上海必看」「熱劇打卡」吸引了越來越多青年觀眾,甚至有「音樂劇女孩」拖著行李來看戲,讓滬上多個演藝新空間成為新型熱門文旅地標,帶動周邊文商旅消費「溢出效應」。據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100家演藝新空間完成演出活動9927場,吸引觀眾168.3萬人次,演出收入共計1.47億元。

相較於大劇場作品的大製作和豪華班底,小劇場演出更追求個性與特色,演出形式也更加靈活。「吧台位、卡座位、酒箱位……在不同的觀演位置,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來到檢票口,就像闖進了一個新時空的入口,燈光、音效、舞美相輔相成,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資深劇迷白茶說,小劇場的演出環境帶來了與傳統劇場截然不同的觀劇體驗。與此同時,伴隨上海演藝新空間發展而加速孵化的沉浸式戲劇創作,從數量和質量上都「領跑」全國,火出了演藝產業改革創新的「上海樣本」。

劇場和創作的「雙向奔赴」,背後是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與助力。就在《阿波羅尼亞》進行籌備的2019年,上海首推《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滿足演出場次每年不低於50場等指標,便可將寫字樓、商場、園區的非標準劇場轉換為演藝新空間。受政策推動,上海亞華湖劇院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阮豪推出「星空間」,計劃開出100個環境式小劇場——幾年過去,如今「星空間」已發展成為上海演藝新空間的頭部品牌,距離實現目標越來越近了。

2020年,包括《阿波羅尼亞》在內,「星空間」僅在亞洲大廈內擁有2個場館。而在政府引導支持下,如今「星空間」從亞洲大廈開到了人民廣場周邊的大世界、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和世貿廣場,目前已擁有市級授牌和區級備案的小劇場場館50餘個。「星空間」從規模和選址上都有別於大劇場,目前容納了音樂劇、話劇、舞劇等各類演出,創造出商旅文體融合的消費新場景。「演藝新空間的興起,特別是大量極具特色的環境式駐場演出吸引觀眾反覆觀看,強烈的活躍度大大增加了演藝大世界的品牌黏性,帶動了演出票房,促進了周邊商旅文消費的增長,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黃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許艷卿告訴記者。

小劇場火了,隨之而來的是演出數量多、劇目更新快,如何保證演出供給的健康有序發展?對此,演藝大世界在進一步推動文藝體制改革中先行先試,努力為優質文化供給提供保障。在全國首創駐場新劇目演出聯排審核服務,將優質政務服務貫穿駐場演出的全過程——針對新排駐場音樂劇、話劇和現代舞表演,現場審看新劇目聯排,在正式演出前把好肢體語言、服裝、道具、場景、燈光關,第一時間發現劇目創排中存在的問題,督促主辦方在正式演出前完成修改;積極指導企業完成演出內容變更申報。

多部熱門劇如音樂劇《呼救help》、音樂劇《銀河鐵道之夜》、話劇《大象之歌》、話劇《大醉之前——多巴胺》和懸疑劇《窒息》等,由聯排審核後推出,活躍在申城大小舞台。「演出創作的周期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原創劇目在首演前還會有不斷調整和修改的情況,這樣的審核服務十分貼心,在盡量不限制和影響劇目演出銷售周期的前提下,實現了動態平衡。」小劇場話劇出品方、很難滿意戲劇工作室主理人滿頂對這項政策服務表示滿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了駐場新劇目演出聯排審核服務,演藝大世界首創的「劇本庫」審核模式也頗受演出創作團隊好評;接下來將進一步完善信用評價制度建設,持續優化信用服務模式,對信用良好的文化旅遊企業,以「減材料、優流程」實現「提速度、高效辦」……隨著改革不斷深化,服務效能持續提高,申城舞台將會開啟更多文旅新場景、藝術新空間。

  作者:

文:姜方圖:演藝大世界供圖編輯:范菁責任編輯:邢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