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被遺忘的人, 不該被冷落的電影——《他們已不再變老》

11月11日是什麼日子?

有人說是光棍節,也有人說是雙十一購物節,還有人沉浸在英雄聯盟總決賽的勝利澎湃中。

有一群人被遺忘了,他們是一些15歲到19歲不等的孩子們,他們活在黑白影像資料里,死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子,這段歷史被導演彼得·傑克遜重新上色,用一種顛覆性的紀錄片形式—「—百年前真實的戰地錄像、一戰老兵在60年的回憶原聲」。

論還原度,真實性,恐怕沒有電影會比它更極致。

以此,紀念我們不該被遺忘的祖輩們。

《他們已不再變老》

他們已不再變老,取自英國詩人勞倫斯·比尼恩的詩歌《謹獻給陣亡將士》:

「They shall grow not old.」

他們真的不會變老了,影像記錄的是他們最年輕的模樣。

新兵的健康,紅潤,挺拔,在鏡頭面前是鮮活的。他們每每望向鏡頭都要笑著。

然而,戰爭對他們來說是突然的,也是陌生的。

一、「那天我莫名其妙上了戰場,覺得自己像英雄」

這邊還和德國人踢球,那邊突然宣布——英國對德國宣戰了。

這該怎麼辦才好?是拿著刺刀刺穿他的身體,還是繼續他們的足球賽?一位老兵說,他選擇了繼續踢球。

「管他呢,打仗的事明天再談也不遲啊」。

然而,國家的號召對年輕人來說是足夠有力的。很快,無數年輕人隱瞞年齡(滿18歲

才能入伍),為的是能回答「日後你的孩子問起來,爸爸,你當初在那場戰爭做了什麼?」

還有老兵回憶說,「那時候最怕的是還沒等我上戰場呢,戰爭就結束了。」

於是,帶著天真的、浪漫的英雄主義,這群年輕男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穿上了他們認為最好的衣服光榮參軍,帶上了滿滿一箱行李,都被沒收了。換上了不合身的黃色軍裝和笨重的軍靴。

短暫的訓練後,他們開拔進入戰場,一周又一周,戰火聲逼近。他們越來越興奮,他們也看到了,這種神采是那些剛從前線下來的士兵臉上所沒有的。

這時他們大多未成年,還未見過鮮血。

二、「對浪漫的幻想完全破滅」

第一戰,便是慘無人道的戰壕。

戰壕士兵的生活是怎麼樣的?這是一個很必要回答,但也很難全面說清楚的問題。

一戰被說是人類歷史上最不人道的戰爭之一。著名的戰壕戰為典型,有數據統計表明,每名士兵平均每一年只有3天時間是參與作戰的,其餘時間做什麼呢?

答案是,在戰壕里泡著。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戰壕是什麼地方?

所謂戰壕,通常在一個荒敗的無人區,由交戰雙方掘土成壕,用於藏身和攻擊。外圍是纏的密密麻麻的鐵絲網,網上掛著死人。盯梢的士兵隨時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再往外,便是死一般的寂靜。你看不到生命的跡象,但心裡知道這裡暗藏殺機,不知道多少槍眼現在正對著你。

炸彈不時飛過來,成群的士兵炸的血肉橫飛,觸目皆是形態詭譎的屍體——

「沒有頭顱,缺胳膊少腿,散發著惡臭令人作嘔」

除了隨時死亡的恐懼,在這裡生活本身就是煉獄。

要知道,戰壕是他們的居住地(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吃喝拉撒都在這裡。

所以,士兵們不得不喝浸泡著屍體的水,頭枕著自己死去的戰友。從他們身上拿走能用的,能吃的物品。

成群的驅蟲在戰壕上形成更浩大的隊列,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啃食聲。

不斷新增的屍體帶來的是細菌疾病,難以忍受的腐臭味,一位士兵是這樣形容的:

「如果你聞過死老鼠的味道,但那要比之糟糕太多太多,你無法從那個味道中逃脫,它到處都是,無處不在。」

就像到處爬的虱子、蟎蟲、蒼蠅、疥瘡,士兵們常常一睡醒發現肚子圓鼓鼓的老鼠在你臉上亂爬。

即便是這樣,夜晚短暫的「安寧」對士兵們來說也稱得上是至高無上的享受。

因為有壕溝,每逢冬季或是暴雨就會有積水。

戰士的雙腿要長時間的浸泡在髒水中,有人會陷入泡軟的「沼澤地」,有人長出可怕的壞疽,這種情況就必須截肢。

上廁所更是一絕。

在壕內挖一個一米多的坑,上面架著木板。

舒不舒服是一回事,因為地勢較高,這倒是成了最危險的時刻。因為對方炮兵劇喜歡趁這個時候扔來一兩顆炮彈,不少人就這樣在糞坑裡被窒息而死。

在影片中,有一個長著娃娃臉的男孩一邊上廁所,一邊臉上掛滿恐懼。導演說,這是在一場很慘烈的戰役前錄的。

「這個錄像帶里所有人基本都戰死了,就在30分鐘後。」

這就是戰壕里的生活。

如果非要稱之為生活,那麼就是「非人的生活」。

隨時頂著危險,浸泡在細菌和死亡中,每個人都在等待,不是等待著勝利,而是等待著「最終的審判」

可能是幾天,幾個月,幾年終於盼到進攻,通常堅持不過40分鐘就死了。大部分人是被視線之外的機關槍掃射死的,可能連敵人的面都沒有見過。

看過了這麼多戰爭片,恐怕我們還是對它一無所知。

二戰後美國人開始研究戰爭心理學,發現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老兵並沒有比新兵更適應戰爭」。

事實上,老兵們的心理建設是越來越差的。所以一般來講,士兵們在前線不能超過100天,否則人就徹底崩潰了,一輩子都救不回來的那種。

打到1917年,所有的愛國主義教育都扯淡了。

一個作家曾親眼見到這樣一幕:「一群法國新兵被趕往前線的列車,他們發出的嚎叫就像是豬群被趕進屠宰場。」

也就是說,士兵們的心態是漸漸崩塌的。

可想之,和二戰的英雄主義不同,一戰完全是一個逐漸崩潰的、消耗人的過程。

綠色的毒氣彈

三、「不放過任何大笑的機會」

我們更容易讀到的戰爭史,往往是各大著名戰役,幾個名列史冊的英雄人物。

至於那些真正的主人公,是無數鮮活的、稚嫩的、被犧牲的年輕男孩子們。他們只不過作為數據被後人記住。

傑克遜的鏡頭對準了他們,這是它打動我的原因。

年輕本身就足夠可愛,哪怕是在戰爭中也有著出人意料的笑聲和趣味。

「我們會抓住所有的小事放聲大笑」,他們回憶道。

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取樂好一陣子。

戰事緩和的時候,小夥子們也會在後方吹口琴,吹蘇格蘭風笛,抓青蛙玩,踢足球,拔河,嬉笑打鬧。

特別是在鏡頭裡,幾乎沒有人是喪著臉的。

那個年代的人很難區分攝影和攝像的區別,他們盯著鏡頭,獃獃地等上十秒鐘(當時照相需要10s成像)露出羞怯的笑。而有的,則做出滑稽的動作,拍拍誰的後腦勺、假裝摔跤、用酒瓶子彈吉他.......少年感十足的「表現欲」。

這讓我們記起來——這些孩子和我們沒兩樣。甚至還要更小,愛玩愛笑的年紀。

這是一種類似絞刑架上的快樂。又荒誕,又合乎常理。

幾十年後接受採訪,他們再回憶起這段時光,也幾乎是輕鬆幽默的語氣。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那是男孩子們一起度過戶外野營假期,有點危險,也因此更加有趣。」

一個士兵說:「當你快死的時候,你的一生會閃過眼前,但19歲的我實在沒什麼人生。」

不管經歷過怎麼樣的痛苦,只要在你生命里留下痕迹,回憶時便總夾雜著一種溫情。

電影中唯一痛苦的聲音,是一名老兵回憶起他的戰友最後的時刻——那時他已經被子彈開膛破肚,為了結束他的痛苦,對他開了槍。

多年後回憶起這段往事,他說:「我好痛苦」。這是電影中唯一帶著哭腔的聲音。

四、「這場戰爭不值得,但他們不能被遺忘 」

戰爭很殘酷,更殘酷的事情發生在戰後。

影片的最後,是老兵們回憶戰後的情形:

「他們無法理解那個和自己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就在自己身旁死去的那種感受。」

「人們根本就不討論那場戰爭,他們對發生了什麼完全不感興趣,他們對戰爭也完全沒有概念。」

「普通人只知道我們回來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們無法想像,坐在戰壕里等炮彈落下的那種心理折磨。」

更可怕的是,隨著時代的推進。以及後來二戰的迅速爆發。

很多人漸漸意識到一戰的愚昧,並且認為——這種消耗是無意義的。

這對當年那場戰役中倖存的戰士們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剛開始戰爭還算合理,人們在馬背上比比劍,但後來就發展出了可怕的東西,人們意識不到軍事裝備的威力!在戰場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們沒有人是英雄。」

的確,一戰是現代戰爭的開端。也意味著戰術上的愚昧。

首先,因為採用的是徵兵體系,大部隊都是缺乏訓練的民兵;其次,各國在戰略層面都缺乏經驗,籠統來講犧牲這麼多人,除了德軍兩次攻到巴黎之外,其他時候展現變動不過幾公里。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很荒謬的犧牲,看起來就像各國商量好,划了幾個戰線,把所有的年輕人和資源投入進去白白消耗掉。

李安塑造的比利·林恩,是每一個戰士的寫照:渴望被周圍的人理解,對走過戰火的人來說,是多難的事情啊。

戰士們搖搖欲墜的內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冷漠中,繼續被邊緣化著。

看這部《他們已不再變老》時,影院內加上我共三個人。

一直以來,戰爭遙遠的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我們這代人沒有直接的戰爭經歷,但這不構成我們遺忘的原因。

說難聽點,我們今天的和平,腳下就是這些戰士的屍體。

很多人說戰爭沒有意義。我不這麼認為,你可以說它犧牲了這麼多無辜生命不值得。但意義是真的有。

怎麼說呢?人類戰爭看起來好像是愈演愈烈的。比如20世紀,人類打了兩場世界大戰,死了幾千萬人。

打完了,我們就安全了嗎?不是,今天的人類面臨的是核威脅。直到今天都還存在這個威脅。

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就沒有任何暴力嗎?完全不是。相反,原始社會的暴力幾乎是常態。按照比例計算,死傷人數比戰爭要多得多。

20世紀初,就有人類學家觀察愛斯基摩人的部落,得出的結論是:三分之一的男性死於謀殺。這只是能夠被發現的數量,很可能要更多。

也就是說,原始社會的暴力屠殺,才真正稱得上是屍橫遍野。

而戰爭創造出來的共同使命,人和人之間會聯結成共生體。矛盾存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意味著人類合作水平將要提高。

中國人不是愛說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觀察全世界,基本是一致的。每一次和平之前,都要靠暴力來聯結。

以德國為例,德意志三十年殘酷戰爭,為俾斯麥統一埋下伏筆。不打不成交,打的越慘,大家對這件事理解程度,對於和平的渴望越大。

所以,戰爭幾乎是人類合作不可或缺的前奏曲。

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戰爭是好事。戰爭當然是慘烈的犧牲,意義的存在的意義,就在於讓後世不至於遺忘前人的犧牲。

應該這樣想,那場戰當年要是不打,那今天犧牲的就是我們這代人,或者是我們的子子孫孫。

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沒有道理將他們從記憶中抹去。

最後,我必須要誇一下這部片子。

很多講戰爭的片子喜歡塑造大場面,以導致人物模糊。

但這一部的反戰角度非常柔軟,不僅僅是新聞式的,更多的時候就像是家庭錄像。親口敘述加上種種細節,讓呈現的內容更加私人而親密。

沒有主角,沒有姓名,也因此讓每張臉都更加清晰,更加年輕。

他們沉睡的時候,就好像那個剛穿上軍裝的少年一樣,英氣勃勃。

我喜歡這樣的緬懷方式。

導演彼得·傑克遜紀念在戰爭中去世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