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塌完陳坤塌,短視頻賽博清算幾時休

繼周迅之後,陳坤也沒能倖免。

2018年播出的《天盛長歌》,儘管當時收視和網播數據都一片狼藉,但還是沒有免於被重新拉出來審判的命運。陳坤在劇中的一些段落被剪輯出來大肆嘲諷,像「大如」一樣被冠上了「大坤」的名頭。

與此同時,周迅憑藉《不完美受害人》加冕白玉蘭「視後」,在後台接受採訪時,她罕見地回應了今年以來在互聯網上的這一波「大審判」,「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沒有關係,反正這個空間是大家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開心就好。」

這個回應既符合她一貫以來「人淡如菊」的人設,也是目前來說最沒有選擇餘地的公關策略——只能順著網友的意思說,辯解都是反作用。

但這種「淡」的背後,或許也隱藏了一重含義——周迅對「這個時代」淡淡的不滿。

「這個時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呢?層出不窮的新劇里,能挑起大眾興奮點的寥寥,能被稱作「經典」的更是鳳毛麟角,觀眾和自媒體都只能回頭從老劇里翻出新的話題。而短視頻時代的特性,又決定了當老劇重回熱度中心時,它必然只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現,鮮有人真的在意上下文和整體結構。再加上社會情緒和政治正確的方向極有可能已經與老劇播出時大相徑庭,所以同樣的劇情得到觀眾截然不同的評價也並不奇怪。

但一致的事情是,不論哪個時代,過於泛化某種錯誤以至於形成一種「獵巫」之勢都是有問題的。在對烏拉那拉·如懿、寧弈等角色進行批評時,過度上升到演員本人,開啟一場跨時空「清算」,本質上只是一種「欺軟怕硬」——對不合乎劇集市場粉圈邏輯的、缺乏反抗能力的演員打壓,而對常年盤踞劇圈、粉絲基礎深厚的演員縱容。

從大如到我怕辣

周迅變成「大如」的路徑,大家應該已經十分熟悉了。

最早是去年的7月,b站的一位遊戲區up主淺淺吐槽了一下《如懿傳》,沒想到遭到劇粉圍攻,一氣之下開始逐集吐槽。

慢慢地,嗅到流量的其他up主也開始做同樣的選題。結果到今年2月,因周迅工作室投訴導致部分視頻下架,一時間引起群情激憤,觀眾開始將吐槽的視線轉移到周迅本人身上,《如懿傳》的紀錄片被反覆觀看,引以為周迅耍大牌、改劇本的佐證,更有甚者,將猜測延伸到了欺壓同劇女演員身上。

小魚作為文娛自媒體從業者,悉知視頻被正主投訴下架實乃司空見慣之事。不只周迅工作室,內娛絕大多數藝人工作室在反黑時都會出動這招。在目前的平台規則下,只要以肖像權為由投訴,多半都成功,畢竟避風港原則是平台最好的保護色。不論在哪個平台,客觀討論的空間都遠沒有從前自由,除非規避措施到位,完全不使用正主視頻和圖片素材。因「捂嘴」而大動肝火,理論上應該對所有演員一視同仁。

無獨有偶,陳坤也在經歷完全相似的路徑。雖然這些年來陸續都有對《天盛長歌》的批判,但最近一段時間,由於他的演技片段被單獨剪輯出來,一句「我怕辣」帶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嘶吼轉音,看上去頗為抽象,以至於成了不少鬼畜視頻的素材。當一個片段成為「梗」,吐槽的慾望才會熊熊燃燒。

人們開始考古發現,陳坤對《天盛長歌》同樣有嚴重的篡改劇本嫌疑,於是他迎來了和周迅一樣的命運,《天盛長歌》也有了別名「大坤傳」。

認真地說,主演耍大牌改劇本的嫌疑,在內娛大劇的討論中,也是家常便飯了。《一念關山》劉宇寧被質疑改劇本、《青簪行》某男主也被質疑改劇本、《狐妖小紅娘竹業篇》劉詩詩也被質疑改劇本……不勝枚舉。以上消息均來自微博或者豆瓣公開討論,如有粉絲杠,小魚只能(嘟嘴)請你們先去管管信息源頭,本魚只是引用(嘟嘴)。

不是說演員本人就沒問題了,而是劇本被改或者過度把主演在片場當成「老佛爺」供起來等現象,其實是製片人、導演、出品方、演員團隊等多方的共同意志。編劇或原著作者對作品喪失話語權,也是整個行業長久以來的頑疾。它很難歸咎到任何個人身上。

現行的解決方案只有從編劇成為製片人,將作品的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於正,劇本寫得好不好另說,但很難想像哪個演員能篡改他的劇本。

改劇本有時也能成為一件好事,哪怕是在口碑不盡如人意的作品中,有演員改劇本也能被「傳為佳話」,其實全看粉絲多不多、硬不硬。

所以,從媒介敘事建構的角度來說,「一個演員耍大牌、改劇本連累整部劇集」,本質上是一個c端集體向這套不靈的系統宣洩不滿的過程,而最前台的演員則成為了最容易被霸凌的對象。

電影演員來劇集當軟柿子

霸凌都是挑軟柿子捏。從前總被演技「封神」的周迅、陳坤,在劇集市場恰恰是軟柿子。

從85後大花一個個爆火的那幾年開始,劇集市場走上了一條縮寫為「流量」的道路。爆劇塑造流量,而流量成為了此後一眾劇集的選角指標。在流媒體完全替代電視台的節點到來之後,一個演員究竟能多大程度帶來點擊率、好評率、商業回報率,後台一清二楚。平台、製片人甚至品牌方奪走選角權,也就成為了劇集商業邏輯中牢不可破的一點。

但電影行業走的路徑不一樣。雖然電影市場也曾經歷過「ip+流量」組盤時期,不過彼時的流量們都不是電影行業自己培養的,而是借力於劇集市場和偶像行業的。後續電影行業對流量依賴的崩塌也更加明顯,大約從2018年開始,流量們出演的電影票房一律滑鐵盧,口碑時代到來。

to c和to b的商業模式差異或許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電影和劇集奔向不同的方向。畢竟觀眾要真金白銀買票看電影,流量=爛片的信譽危機更明顯;而劇集可以點開湊個熱鬧,不論是審判還是真愛,都在貢獻更多熱度數值。一個最直觀的輿情對比是,今年上海電影節僅貢獻了一個張藝謀翻拍《三體》的熱門話題,上海電視節卻從提名時段開始一路熱搜狂轟濫炸,就算你沒看過《追風者》,也多少會被push兩位主演的番位之爭新聞。

深耕劇集行業的演員們,因流量邏輯聚集了一群戰鬥力極強的粉絲們,而電影造星能力式微,鮮有能飛升至流量的案例出現,粉絲戰鬥力往往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當一直拍電影的「電影咖」們來到劇集市場,等待他們的不是「下凡」,而是「跌落神壇」,成為軟柿子。

電影與劇集之間的鄙視鏈,隨著劇集行業的發展而逐漸被打破,不論是商業利潤還是藝術成就,越來越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近幾年電影市場不斷流失的觀影人次,也在讓新一批觀眾對電影越來越不以為然。

周迅與陳坤曾經「封神」的作品,在今天的群眾來看實在過於小眾,他們沒有劇集演員們那樣廣泛的認知基礎,也無深厚的粉絲軍團,剩下的也就是皮薄肉厚的好掐了。

翻車的「電影咖」遠遠不止周迅和陳坤。2021年播出的《上陽賦》,章子怡演技被群嘲,所幸她之後止步了劇集之路,回歸電影;「三金影后」周冬雨,劇集市場兵敗《千古玦塵》;倪妮自從來到劇集市場之後,屢陷「不扛劇」爭議,回電影市場一部《消失的她》卻直接衝到30億+。只有劉亦菲是個例外,在國產劇里靠幾部天仙角青雲直上,口碑熱度雙豐收。

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因素作用,比如挑劇本的眼光、電影的大屏表演和劇集的小屏表演方法論不一樣、播出檔期是否符合時運等等。但沒有足夠的粉絲基礎,徒有「名氣」和「行業地位」,讓她們天然處於被審判的不利位置。

實際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在這波老劇吐槽中一度刷屏,但作為主演的趙麗穎幾乎未被波及,沒人在這裡上升到演員本人。或許還是要歸因為粉絲群體的凝聚力所帶來的話語權,讓「路人」發表評價之前,掂量掂量風險。

觀眾評價作品的好壞,從來都是自由的。老劇翻出新梗,也的確給衝浪帶來了更多樂趣。但用一些作品之外的蛛絲馬跡,試圖去印證自己先驗的結論,再因為人數更多而產生更充足的底氣,展開一場賽博清算,實屬沒有必要。《天盛長歌》和《如懿傳》當年播出期的熱度,已經從商業回報的角度給了所有投資方和主創人員以迎頭痛擊,這是最實在的「報應」。

當代互聯網熱愛誅神,從造神到倒神這或許是另毅種循環。只是身處其中的人,也別總覺得自己太正義了,別人黑雲壓頂時切記少誅心,誰畢竟也保不準自家正主沒有被清算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