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紈絝子弟」經常被讀錯,紈絝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少有人說清楚

「紈絝子弟」是指,舊時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這是一個貶義詞。

作為一個非常容易讀錯的辭彙,很多人經常將「紈絝」讀成「zhí kuà」,不知鬧了多少的笑話,其實,它的正確讀音是「wán kù」,一定要切記。

那麼,「紈絝」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先來說說絝(kù)

絝又寫作袴,即後來的「褲」字。但上古所謂「絝」,與今天的褲並不一樣。

《說文解字》中說:「絝,脛衣也。」

《釋名》:「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

可見,古代的絝很像後世的套褲,只有兩隻褲筒,而沒有前後襠,穿在腿上後,再用絲繩繫於腰際。

1982年,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中,就發現了一條女主人穿在裳內的絝。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北方一帶農村有時還能見到這種絝,不過只是春秋兩季供老年人穿罷了。

絝的作用主要是禦寒,比如《高士傳》說:「孫略冬日見貧士,脫袴遺之。」

同時也證明了,古代的絝是沒有襠的,若像今天的褲,脫起來怕沒有這麼容易了。


古代有錢人所穿的絝是很講究的,其衣料用紈(wán),即織造較為細緻的生絹。

所以,世人稱富貴者為「紈絝」,並稱其子弟為「紈絝子弟」。

再後來,「紈絝」又被用來指那些富貴而不務正業者。

比如:杜甫詩「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意思是,這世道艱難,腰纏萬貫的紈絝子弟,整日里不愁溫飽冷暖,而那些滿腹經綸的儒學之士,卻大多貧困潦倒。

又如,陸遊在詩中說:「布衣儒生例骨立,紈絝市兒皆瓠肥」。

意思是,窮苦儒生骨瘦如柴,而紈絝子弟則胖得像葫蘆一樣圓滾滾。詩人對社會的不公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關於「紈絝」的討論,依然沒有結束。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沒有任何人是不經歷艱難困苦的磨鍊就成功的。「愛之,適足以害之。」古今一理。

如今大多數家長的心態,就是富養孩子,不讓孩子窮在起跑線上。

獨生子女的一代,家庭環境優越,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裡,要天上的月亮不會給星星,即使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會創造條件,盡其所能地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求。

但是,一個孩子,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如果物質太過豐厚,要什麼有什麼,必然會產生惰性,從而沒有幸福感,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人和動物都一樣,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假若一隻老虎,生下來就天天有肉吃,它還能在森林中奔跑、捕獵、覓食嗎?它還能生存下去嗎?它還能會成為獸中之王嗎?

人也是一樣,如果孩子一生下來就浸泡在富裕的生活中,孩子還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嗎?讓孩子自己去認識這個世界,讓孩子自己獨立地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那天在小區里,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指著一輛車對另外一個孩子說:「我爸爸的車比你爸爸的車好!」

我聽了,心中很悲涼,本應天真、純凈、包容的孩子,卻過早地學會了炫富與攀比。

而盲目的炫富與攀比,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更會助長他們過分貪圖吃喝玩樂、不思進取的不良風氣。


有一種教育理念值得借鑒: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不管你有多少錢,不管你有多少東西,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培養孩子勤儉、樸素、剋制、忍耐的品質,告訴孩子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大富大貴之家也好,小康世家也罷,富在起跑線上不可取,能使孩子受用一生的東西才是正確的人生觀,是讓孩子立足於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