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否近四成!史上最嚴IPO財報更新季收官:180餘家滬深A股首發上市企業慘遭「浪淘沙」,北交所重啟批量申報諸「老面孔」現身!

導讀:在2024年6月初時,有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又向叩叩財經透露,接下來到六月底之前,將有大批已遞交上市申請的待審企業被叫停審核終止上市。果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言,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有近四成的滬深擬ipo企業從補充財務數據的「中止」狀態直接被打入「終止」之境,未能闖過這道「鬼門關」。

本文由叩叩財經(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方知躍@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2024年7月1日,為期三個月的擬ipo企業2023年財務數據更新季正式落下帷幕。此前,在滬深兩市中,因更新財務數據而被暫停審核處於「中止」狀態的多其擬ipo項目也逐漸批量恢複審核的常態。

據滬深交易所披露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1日晚間,兩市已有242家擬ipo企業恢復了審核或註冊之態,目前還尚有49家擬上市企業依舊處於「中止」之中。

與這240餘家幸運地完成財務數據更新的擬滬深兩市ipo的企業不同,在剛剛過去的這三個月財務數據更新季中,已有180餘家原本信心滿滿「磨刀霍霍」指向滬深a股的擬ipo企業未能從因更新財務數據後的「中止」狀態中蘇醒過來,而直接「終止」了其此次的a股資本之旅。

不得不承認,此番始於2024年3月31日的ipo企業財務數據更新季對於眾擬上市企業來說可謂是a股史上最為嚴厲一次。

根據a股ipo上市審核規則,擬ipo企業財務數據的有效期為9個月,在財務數據到期後,企業需向監管層提交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最新一期數據,在此之前,企業則需按規定申請審核「中止」,而申請中止的企業需要在中止審核後三個月內完成財務資料的更新,否則便將面臨被終止的風險。

每一年的3月底,則是眾多擬上市企業集體需要補充提交2023年財務數據之時。

與以往不同,2024年的財報補充季中,一邊是眾擬上市企業所要直視過去的2023年中經營環境的挑戰,另一邊則是需要面對ipo嚴監管和新政的加碼,於是,一場異常殘酷的「大浪淘沙」式的「甄選」在滬深兩市的擬上市企業中拉開帷幕。

早在2024年的此番財報補充季開幕後不久,便有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經預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正經歷著史上最嚴財報更新季考驗的諸多擬上市企業將迎來規模「罕見」的終止潮(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

在2024年5月之時,業內又有傳言稱,在進入財務數據更新季後,滬深交易所便一度「堵著不受理擬上市企業的財務更新資料」。

彼時,眼看財務數據的更新時限業已過半,但通過交易所「首肯」完成新一輪數據披露的擬上市企業僅有零星不到十家。

「交易所內部正在按照監管新政後制定的相關標準對眾多擬ipo項目進行評估,大批不符合相關標準的企業都在被勸退,同時也在一一通知滿足條件且準備繼續推進審核的企業儘快更新財務數據。」在2024年6月初時,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又向叩叩財經透露,接下來到六月底之前,將有大批已遞交上市申請的待審企業被叫停審核終止上市,「在ipo嚴監管的趨勢下,能順利通過這一道關卡的企業,儼然已是『大浪淘沙』後的幸運兒」。

果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言,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有近四成的滬深擬ipo企業從補充財務數據的「中止」狀態直接被打入「終止」之境,未能闖過這道「鬼門關」。

據叩叩財經統計,隨著2024年7月1日晚間對寧波伏爾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志橙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的擬上市申請被交易所正式應允終止審核,也讓自2024年3月31日以來由「中止」直接橫跳入「終止」名單中的滬深擬ipo企業數量達到了185家。

在2024年3月31日,滬深兩市擬上市企業開始進入財務數據補充時間之時,排隊待審尚未獲得ipo註冊結果的企業共有493家。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滬深兩市僅有2例新增申報的首發上市項目。

按此測算,在2024年3月31日至7月1日期間,滬深兩市擬ipo企業的終止率已經高達37.37%。

這一發端於2024年第二季度中的ipo終止大潮有多洶湧,還有一個較為直觀的數據可以窺探一二。

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中,監管層對ipo企業的強監管趨勢已經逐漸明了之際,滬深兩市共有63家擬上市企業選擇「知難而退」,斯時,市場便已經有聲音高呼a股ipo「終止」潮的到來。

誰曾想,在接下來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在「史上最嚴ipo財報更新季」的「嚴控」下,滬深a股ipo企業的終止數竟環比暴增近兩倍。

同樣,在2023年第二季度同樣是ipo企業的財務數據更新季中,僅有37家擬滬深上市企業未能從「中止」中恢復,這也使得2024年同期上市失敗的數量同比增長了近四倍之多。

一邊是「大浪淘沙」式的「團滅」,另一邊,在2024年第二季度這一號稱史上最嚴ipo財報更新季中,獲得證監會認可註冊生效的擬ipo項目數量也在同比大幅縮減。

在2024年3月31日至7月1日間,僅有21家企業的ipo申請在通過交易所審核後並提交證監會獲得了註冊生效,而2023年同期,證監會下發滬深ipo註冊生效批文則高達98份。

在經歷了「史上最嚴ipo財務數據更新季」考驗後,各大投行的保薦項目皆可謂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據叩叩財經統計,目前在為期三個月的財務數據更新季正式收官之時,滬深兩市約有289家擬ipo企業仍存繼續向a股發起衝刺的希望。

這289家大概率已成功闖過「史上最嚴財報季」的擬ipo企業分屬由45家券商擔任保薦工作,毫無疑問,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聯合等老牌投行依然是其中手持上市項目最多者。

目前,在滬深兩市中,還擔負著十家以上未被叫停的ipo項目保薦工作的券商僅有9家,除了上述三家外,還有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國金證券、民生證券及招商證券。

而國信證券目前以仍有9家滬深a股的首發保薦企業尚存,成為了目前a股ipo存量待審項目的第十大保薦機構。

1)十大保薦券商誰是撤單王?

行業環境和政策導向,成為了諸多企業在近期選擇撤回上市申請並終止ipo的理由所在。

此前,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已向叩叩財經透露,「大批量企業在今年4月份以來上市失敗的原因主要歸結在4個方面」(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

首先是企業自身基本面的變化。

在過去的2023年中,部分行業的景氣度出現了回調,這也使得企業的基本面在ipo最新一期的報告期中出現了波動,許多企業的營收或利潤呈較大幅度的下滑趨勢,並在短期內難以看到明顯的回暖。

其次,則是源自監管層對ipo監管新政的加碼。

2024年4月12日,在諸多擬ipo企業剛剛進入財務數據更新季而「中止」審核後不久,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隨後,證監會及交易所也配合新「國九條」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上市監管配套政策,將a股各個板塊的上市門檻和屬性判定要求重新修訂,其中滬深兩市的上市標準被顯著抬高,同時也將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並明確從嚴監管分拆上市。

迫使擬ipo企業在近期「批量」終止審核的第三原由則是監管層對企業現場檢查和問題導向型的現場督導的加碼。

在過去幾年的註冊制審核改革之下,來自於監管層的現場檢查和現場督導對擬ipo項目的威懾力有多強,已無需贅述,但凡被抽中現場檢查或是被監管層發起現場督導的ipo項目,幾乎皆彈無虛發,被迫接受檢查的企業,絕大部分不僅不得不最終「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終止上市,大多數企業及其ipo的中介機構還要面對監管層的嚴厲懲處。

早在2024年3月中旬,證監會便率先對《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進行了修訂。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修改就是明確了對在實施現場檢查過程中撤回了上市申請的企業一查到底,也就是說取消了此前的「免檢期」規定,即便是在接到檢查通知十個工作日內撤回了上市申請,監管層仍然要開展檢查,該追責、該處罰的仍然要追責處罰。

同樣在2024年4月12日新「國九條」落定後,證監會也修訂來了《中國證監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彼時,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坦承,將首發企業隨機抽取檢查的比例由5%大幅提升至20%,並相應提高問題導向現場檢查和交易所現場督導的比例,調整後,現場檢查和督導整體比例將不低於申報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

最後也有部分企業因調整上市計劃而選擇終止目前的ipo申請。

「大浪淘沙」後,雖不說是「始見金」,但目前承受住考驗的289家擬ipo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算是暫時鬆了一口氣。

昔日a股的「投行之王」中信證券,就絕對數量而言,堪稱此次在「史上最嚴財報季」中滬深ipo項目的「撤單王」。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由中信證券保薦的ipo項目被終止的共計28.5個(其中一例為聯合保薦項目)。

緊隨其後的則是在今年中保薦執業能力一再被監管層質疑並接連受到懲處的海通證券,在2024年第二季度中,其撤回的由其擔任保薦業務的滬深ipo企業數為16例。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則同樣以15家ipo項目終止叫停的數量位列同期首發上市撤單排行榜的第三位。

在2024年3月31日至7月1日間,滬深ipo保薦數量被叫停十家以上的券商還有國泰君安和國金證券,他們的撤單數皆為11家。

不過,雖然中信證券撤回保薦的ipo數量居各大券商之首,但其擁有的存量保薦項目基數也同樣居於榜首,若從撤否率指標來看,排名靠前的兩大「撤單王」則非海通證券與中金公司莫屬。

截止到2024年7月1日晚間,中信證券尚有43家由其擔任保薦機構的滬深ipo項目在審,在過去三個月的財報更新季中,有3例由中信證券保薦的ipo項目獲得了證監會的註冊生效,也即是說,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這一「史上最嚴的ipo財務更新季」中,中信證券保薦的滬深a股ipo項目的撤否率約為38.3%。

目前,中信建投在滬深ipo待審的未終止保薦項目約有23家,排所有券商的第二位,因其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中有15家滬深ipo保薦項目被終止,同期也有3家保薦項目獲得了證監會的註冊,其在「史上最嚴ipo財務更新季」中的保薦項目撤否率則約為36.58%。

反觀海通證券和中金公司,兩家券商目前在滬深兩市中通過「財報更新季」考驗後所剩的待審項目皆為19.5家(聯合保薦項目按0.5家計算),二者在同期也分別有2家和1家保薦公司獲得了證監會的註冊生效,但在分別高達16家和15家保薦項目「撤單」的前提下,讓海通證券在2024年第二季度滬深兩市ipo保薦業務中的「撤否率」達到了42.6%,居目前手握ipo保薦項目最多的十大券商之首,中金公司同期滬深ipo保薦項目的「撤否率」也以42.2%僅次于海通證券。

2)17家已過會企業終止在史上最嚴ipo年報更新季

在這個號稱「史上最嚴ipo財務更新季」中未能「闖關」成功的185家擬滬深a股上市的企業中,還有一個頗為特殊的群體,那便是有多家已通過滬深交易所上市委員會「過會」審核的企業,也紛紛在此期間終止上市鎩羽而歸。

2024年6月30日晚間,寧波福爾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爾達」)被深交所正式宣布終止其ipo審核的繼續推進。

此時,剛好距離福爾達正式向深交所遞交其創業板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屆滿兩年之時。

2022年6月29日,在深交所受理福爾達創業板ipo申請後,旋即便對其展開了審核的問詢,在經過福爾達的兩輪意見回復後,2023年4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23屆上市委審核會議上,福爾達的上市申請獲得了深交所上市委員們給出的「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審核結果。

但此後一年多時間過去了,福爾達ipo卻遲遲未能更進一步推進到註冊流程中。

2024年3月31日,隨著財報更新季的到來,福爾達也和數百家擬ipo企業一道進入了上市審核的「中止」期,開始補充2023年的財務數據。

但就在財報更新季截止的最後一天,福爾達還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福爾達僅是這批「特殊」的被終結上市者的代表之一。

據叩叩財經獲悉,在更新2023年報數據的「中止」期間,包括福爾達在內,共有17家已過會的ipo企業以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的方式「終止」其努力多年眼看勝券在望的ipo,其中甚至還有一家已被證監會受理註冊多時的企業。

2024年6月9日晚間,深交所正式公布了由中信證券保薦的杭州微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策生物」)ipo終止註冊的消息(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

在此之前,微策生物ipo已足足在待證監會上市註冊的隊伍中等待了近20個月。

早在2022年7月25日,微策生物便在當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2022年第44次審議會議上成功獲得了上市委員們對其「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肯定結果,並於三個月後的2022年10月21日正式向證監會提交其ipo註冊申請並獲得受理。

「雖然監管層對ipo的部分新政策設置了實施的過渡期,比如已通過交易所審核的過會企業在上市財務門檻的合規標準上依然沿用早前未的標準,但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疊加其他強監管措施,也造成了此番已過會企業的大批量終止的結果。」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告訴叩叩財經。

如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寶武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ipo的叫停則與「新國九條」中明文規定的「從嚴監管分拆上市」有關。

微策生物、蘇州華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蕊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航科電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則與近年來行業的景氣度發生變化有關。

再比如東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則是在其ipo過會後,出現了大客戶生變等影響企業基本面的重大事項。

除了上述企業外,在近三個月中被叫停的已過會ipo企業還包括: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景創科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華平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美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小倫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雅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騰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崑山瑋碩恆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和滬深兩市擬ipo企業在過去三個月遭遇到的堪稱「慘烈」的監管相比,擬北交所上市企業的境遇便相對溫和,同樣面臨著財務數據更新季的考驗,在2024年3月31日至7月1日期間,申報「包容性」更強的北交所有27家擬上市企業未能跨越這一關卡,與2024年第一季度北交所終止上市23家的數量相比,增幅還算平穩。

但與2023年第二季度北交所僅5家擬上市企業撤回申請的數量相比,剛剛過去的2024年第二季度也可謂讓北交所諸多擬上市企業飽受挑戰。

不過,在較大批量終止上市的背後,日前,北交所暫停多時的申報大門也正式打開,與在2024年6月底滬深兩市也零零星星地開始接受ipo申報不同,自6月21日以來,短短几個工作日內,截止到6月28日,北交所已新增受理28家擬上市企業的申報申請,其中,更有多家曾欲闖關滬深a股ipo上市的老面孔,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或便當屬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珈創生物」)。

珈創生物堪稱近三年來上市經歷最為坎坷的企業,也是不折不扣的a股「上市困難戶」(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

自2020年底珈創生物首次啟動a股ipo以來,短短三年多時間中,其已經將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皆一一試水,除了新三板暫時成為了其容身之所外,科創板與創業板皆將之拒之門外。

早在2023年9月中旬,此前曾在科創板、創業板申報上市的過程中屢屢碰壁的珈創生物宣布開啟以北交所上市為目的的籌備計劃之時,便有接近於其的中介機構人士向叩叩財經透露,「按照珈創生物的該次相關資本部署,最早將有望在2024年5月前後正式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2024年3月底,叩叩財經也獨家報道了珈創生物在完成北交所上市輔導後正計劃待最新財務數據出爐後再擇機正式提交上市申報,為了順利實現北交所上市,其融資規模將大幅縮減至1.5億,較此前兩次ipo計劃縮減近6成(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

因北交所上市監管等政策影響,珈創生物申報的時間較預期稍晚,據其如前在北交所披露的上市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其此次北交所上市將幾乎募集1.5億資金投向「珈創生物業務優化與產能擴建」、「珈創生物創新研發及產業化」及「營銷網路建設」等三大項目。

珈創生物此番北交所闖關又將遭遇何種境況?這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