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 「河」以重生

光陰荏苒,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已然走過十年。

十年很長,它是3650個日夜,是一個年代的更替,是一代人的成長,是一座城市的變遷。

十年很短,放置在2500多年的分母上,它好似流光瞬息,在歷史長河中只留下片光零羽。

然而,歷史的重量,並非簡單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

2014年,揚州牽頭大運河申遺成功,共有6段河道和10個遺產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居全國運河城市之首。走進「後申遺時代」,揚州主動擔當、科學謀劃、積極探索,在全省率先出台《揚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著力做好保護、傳承、利用這三篇文章,推動古老運河精彩蝶變。

特別是近年來,460萬揚州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按照「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和「讓古運河重生」的要求,注重運河精神的活態傳承,打造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旅遊廊道,加快「運河十二景」「運河十里外灘」等建設,奮力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爭當示範、走在前列,讓大運河「最古老、最核心、最精華、最有活力一段」,日益呈現出精彩模樣。

在2500多年的歷史視域中,重新審視申遺成功後的歲月與嬗變,你會發現這座城市這十年的非凡——古老的運河在這裡重生,更獲新生。

大河滔滔,奔流向前,周而復始,一座城市奮鬥的步伐亦是如此。

原點的敘事

地點:大運河原點公園

■ 公元前486年

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挖下大運河第一鍬

■ 2023年

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正式開園

讓運河原點從史書中走出來

夜幕降臨,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華燈初上,市民遊客絡繹不絕。

《左傳》記載:「哀公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回望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欲以水路溝通江淮、爭霸中原,大運河由此肇始。夫差挖下大運河第一鍬的地方,便在現邗江區竹西街道境內。

在古代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邗溝及後來的大運河,便成了南來北往最重要的運輸途徑。尤其到了唐代,揚州成為全國漕運中心,商賈如雲,極盡繁華,有「維揚雄富冠天下」之美譽。然而,隨著漕運的沒落,大運河的交通運輸功能被弱化,自此古邗溝便靜悄悄地躺在揚城北郊。

「1.45公里的古邗溝,有800米在竹西境內。因此,竹西稱得上運河之源。這幾年,常有來竹西的客人問我們,大運河第一鍬到底是在哪裡挖下的?基於此,我們邀請文史專家座談,大家一致認為,讓歷史遺迹從史書中走出來、亮起來、活起來,是竹西人的應盡之責。」竹西街道黨工委書記孫德彪說。

2023年10月4日,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正式落成。自此,開啟一條河、一座城的新敘事。

如今,走進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牌樓旁一塊刻有「運河第一鍬」的石碑,引導遊客逐步了解250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漫步在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古邗溝碼頭、古邗溝展示館等鱗次櫛比,花廊、牌坊、步道錯落有致,啤酒屋、咖啡廳、夜市集熱鬧非凡。

「我們要以一座公園,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融入聲光電等表現元素,讓人們在互動中了解運河千年文化。」孫德彪說。

古城的煙火

地點:東關街

■ 約公元550年

東關街始建,逐步成為外依運河、內連城區的通衢大道

■ 2023年

東關街獲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千年古街青春再現

一條東關街,千年古揚州。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

約公元550年,東關街始建。隨後,這條外依運河、內連城區的通衢大道,逐步成為最活躍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集聚地。

唐代,揚州贏得了「東南第一商埠」的美譽,有「揚一益二」之稱。當時的東關街商貿密集、人氣興旺,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唐代杜牧的詩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描述的就是東關街。

為保護好東關街,自2006年起,揚州市累計投入近20億元,實施了東關歷史街區保護與活化利用等古城保護利用工程。市名城公司按照「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的古城保護總體思路,堅持「整體控制、積極保護、合理保留、全面改善」的原則,重點打造了李長樂故居、逸圃、街南書屋、冬榮園、壺園、武當行宮等「雙東」歷史街區的「一線十點」。

2023年12月21日,2023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結果揭曉,揚州東關街園宅保護與傳承復興項目摘得「傑出獎」。

如今,千年古街東關街在保護利用中青春再現,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旅遊全產業鏈,每年接待中外遊客高達1000多萬人次,遊客在這裡體驗著揚州「十里長街市井連」的勝景。

河道的煥新

地點:京杭大運河六圩段

■ 公元610年

「人」字形的隋唐大運河全線貫通

■ 2024年

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全面建成

昔日「老虎口」如今「綠航道」

舟楫往來,運河流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曾展出過一幅清代袁耀的《邗江勝覽圖》,樓台依水而建,城郭河流環繞,數十條大小船隻在河中或停或行,水運帶來的繁華場景躍然紙上。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營建東都洛陽,決定開鑿大運河以解決漕糧運輸問題。公元610年,「人」字形的隋唐大運河全線貫通。這條人字形的河道歷經數次修鑿,逐漸拉直成縱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

時值盛夏,京杭大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的寬敞泊位上,船民老張正停船等待過閘。「我家祖祖輩輩五六代人都靠這條古運河生活。」老張說,「小時候和爺爺、爸爸一起跑船,快到揚州『老虎口』就發愁。現在完全變了,揚州岸邊有岸電、岸上有公園,『老虎口』也變成了寬闊水道。」

「船行老虎口,船民腿發抖。」老張口中的「老虎口」位於京杭大運河六圩段。「這裡,9股水流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水域疊加,自古以來就是京杭大運河的『咽喉』段。」市港行事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京杭大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揚州段全線127.5公里全面啟動升級,當年11月,揚州啟動邵伯船閘至長江口門段29.5公里先導段建設,徹底終結了「老虎口」的航運瓶頸。

從「老虎口鬼見愁」到綠色安全優美暢通,京杭大運河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今年年底前,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將全面建成,京杭大運河揚州段也將隨之再次煥發全新活力,實現現代化綠色生態航道的華麗轉身。

生態的流動

地點:江都水利樞紐

■ 公元1293年

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成為南北交流重要通道

■ 2022年

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實現全線通水

守護一江清水源源北上

機聲隆隆,水花翻湧,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最近的江都水利樞紐四座抽水站有點忙,既要完成南水北調任務,又要向京杭大運河補水。

南水北調東線自2013年正式通水以來,每年都要從源頭揚州取一江清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這項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10年來完成跨省調水和北延應急供水已達7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6800萬人。

公元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後確定了新的運河線路——從山東臨清向東南開鑿,接黃淮水系,再接揚州運河、江南運河等,直達杭州。129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成為南北交流重要通道。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經常被黃河淤斷,後來航運逐漸中斷。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以來,補充了黃河以南段京杭大運河航運水量,改善了通航條件。為持續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甦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增加京杭大運河全線有水時長,2022年春,水利部啟動實施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工作。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通水,這也是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

保障「一江清水向北流」,根本在於自覺責任擔當、堅持綠色發展。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城市,揚州多措並舉推進河湖生態復甦,用好水資源,做好「調水文章」。2015年以來,揚州首倡並規劃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強力推進總投入300億元的產業轉型升級、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護等「八大工程」,實施「清水」「清廢」「清企」行動,持續加大源頭地區和輸水廊道沿線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力守護一江清水源源北上。

文化的復興

地點:運河三灣

■ 公元1597年

揚州知府郭光復率民工開挖新河,形成「三灣抵一壩」

■ 2021年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運河三灣建成開放

「活態」展現大運河前世今生

沿著古運河向長江行進,來到揚州城南,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彷彿一個巨大的「綠肺」,調節局部氣候,滋養萬千生物。在公園裡,巨輪造型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以及高聳入雲的大運塔,唐風撲面,蔚為壯觀。

運河三灣,顧名思義,就是運河在這裡折了三個灣。

揚州地勢北高南低,上游來水流經這裡時,水勢直瀉難蓄,漕船、鹽船常常在此擱淺。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揚州知府郭光復率民工改造河道,舍直改彎,把原來200多米長的河道,改成長達1.7公里的彎道,用增加河道長度和曲折度的方式來抬高水位和減緩水的流速,從而解決了當時作為交通命脈上最關鍵的難題,這段河道因此有「三灣抵一壩」的說法。

文化興,古運河才能真正重生。2021年6月16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誌性項目——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建成開放,成為揚州城市文化大「ip」。作為國內首個全面展示大運河文化的專題博物館,該館用「活態」展覽,展現大運河前世今生。

博物館開放近3年,超800萬人次的觀眾接待量,使得其不僅成為中國博物館界的「網紅」,也成為「長紅」的代表。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百強博物館榜中,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居江蘇博物館top1。

大運河博物館為何這麼火?市旅遊協會會長王玉新表示,該館是對大運河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成果,詮釋了「讓古運河重生」的重要內涵——既是運河本體的物態重生,更包括精神層面的復興與賦能。

產業的嬗變

地點:十二圩

■ 公元1873年

「十二圩兩淮鹽務總棧」啟用,「江上鹽都」因運而盛

■ 2020年

儀征大數據產業園獲批設立

從「鹽與水」到「數與電」

走進位於儀征的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一張1924年國立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的世界地圖上,「十二圩」的名字清晰可見。

一個小鎮,緣何有資格在世界地圖上擁有「姓名」?「100多年前的十二圩,成了大運河新的入江口,並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鹽運中轉集散地。」展館講解員介紹,1873年,十二圩兩淮鹽務總棧啟用,當時的鹽場堆鹽10億斤以上,轉運湘、鄂、贛、皖等「揚子四岸」,鹽稅收入佔全國鹽稅60%以上。全盛時期的十二圩,成為人口規模約20萬的熱鬧集鎮。

然而,由於長江漲灘鹽船無法停靠、日本侵華戰爭以及民國政府頒行「新鹽法」等原因,十二圩盛極而衰。

2019年,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建成,十二圩的興衰史給人們帶來了關於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思考。

2020年,在如今十二圩所處的儀征經濟開發區,儀征大數據產業園獲批設立。隨著「第一朵雲」——騰訊東升雲計算數據中心落戶,中國電信江北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數據中心……一批央企、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多個超大型算力中心項目相繼在此安家。縱觀整個園區,伴隨著騰訊雲、電信雲、移動雲三大「百億級」數據中心的建立,已形成前端製造、中端存儲、後端應用「三端並重」的大數據產業鏈條,實際算力能力達6200p。

百年前的「鹽與水」,在奔涌的歷史長河之中幻化成時代的「數與電」。當地異軍突起的數字經濟產業,向「強」發力,向「新」而行,將「看不見」的算力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產力,如今正全力打造華東地區有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新高地。

城市的展望

大運河與長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是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立足自身優勢,著力打造美美與共的生態江河;突出活態傳承,著力打造生生不息的文化江河;注重造福人民,著力打造惠及子孫的幸福江河。」市委書記王進健表示,揚州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以勇當尖兵、先行示範的使命擔當,堅決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好,切實推動揚州在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走在前列。

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

●大運河國家步道工程項目寶應段

●三灣核心展示園——大運河非遺文化園二期項目

●大運河「十里外灘」綜合整治提升項目(古運河—七里河)

●雙寧運河世界遺產園

●南河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提升一期項目

●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提升項目

●廣陵路改善更新項目

●邵伯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展示項目

●寶應運河文化旅遊演藝中心

● 大運河生物多樣性博物苑項目

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

●江河記憶·瓜洲文博創意中心

●十二圩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項目

●大橋古鎮保護更新和展示項目

●引江文化科技園

●「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綠廊」文旅提升改造項目

● 鳳凰島公園提升項目

策劃 周明濤 袁文生

執行 李峰 劉賀

撰稿 張旭 張孔生 黃媛媛 周晗 王鵬 胡儉 陳潔文 趙磊

手繪 沈江江

新媒體編輯 王歡

校對 孫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