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香港影壇新生代,你最看好哪一位?

「我個人認為做演員是非常被動的工作,拍戲對演員心理素質的挑戰很大,這是個高壓的行業,需要內心足夠強大。」

「年輕演員先要尊重這個行業,你要喜歡演戲,而不是追名逐利。如果你不喜歡演戲,你也不會有很大成就。」

6月17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香港電影發展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主辦的「卓爾不凡 香港電影新生代」論壇會邀請到了資深導演爾冬陞與香港影壇新生代同台對話。

在談及香港影壇新生代演員未來的發展機遇時,爾冬陞表示當下的青年演員,只有在尊重行業的前提下,始終保持內心的強大,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此次論壇邀請到了梁仲恆、王丹妮、謝詠欣、許恩怡等多位香港青年演員與爾冬陞導演進行「跨代」對談。透過兩代電影人的思想碰撞,以及醬醬紫對梁仲恆、王丹妮、謝詠欣、許恩怡這四位青年演員的個人採訪,來看看香港新生代演員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他們將如何在未來的舞台上展現風采,繼承和發揚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新生代浪潮,勢不可擋

「演員、明星、偶像是三個不同的職業,你如果想要當偶像明星,那就不要來做演員。因為演員這個行業是很殘忍的,你有可能會在眾所矚目下很快飛到行業的至高點,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跌落谷底。」

正如爾冬陞所言,演員是一個極為殘酷且痛苦的行業,入行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志氣。

2021年,王丹妮憑藉首部主演作品《梅艷芳》,獲得了第40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以及第40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王丹妮的實力不容小覷,去年她又憑藉主演電影《毒舌律師》再度入圍了第42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面對整個行業的肯定,王丹妮也很感恩自己的「獎運」。從職業模特轉行到專業演員,王丹妮表示自己挖掘到了自身更多的潛能,對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從前我只覺得模特和演員都是一個靠表演來完成的工作,但打開電影的大門後,我看到了我在表演方面的無限可能,也讓我更有信心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

戲劇表演專業出身的梁仲恆在校期間,就憑藉多部戲劇、舞台劇作品大放異彩。2021年,憑藉主演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獲得了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兼最佳新演員的雙料提名。今年,在爾冬陞導演監製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白日之下》中也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謝詠欣、許恩怡兩位「00後潛力股」,也都在各自的電影作品中,展現了自己不容小覷的實力。謝詠欣憑藉首部長篇出道作品,分別拿下了第60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和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到成為演員後的感悟,謝詠欣表示:「成為演員,有種命中注定的感覺。電影帶給我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可以一直處於一個變化的環境中,去接受不一樣的挑戰。」

年僅20歲的許恩怡不僅在舞蹈、武術方面有所成就,在電影方面也潛力無限,主演電影作品《燃野少年的天空》以及《二手傑作》成績不俗,後續還手握林超賢、張家輝等導演監製的大製作資源。面對這一份「幸運」,許恩怡展露了00後獨有的自信力量,她說:「我知道這樣的機會很難得,我很感恩這一切,也會虛心向前輩們學習,慢慢變成更好的演員。」

從本次對談的內容來看,這一屆的香港青年演員沒有辜負行業的期待。他們之中,有的是首部作品就橫掃獎壇的實力型演員,有的是小小年紀就展露鋒芒的天賦型演員,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勢不可擋的新生代力量。

傳承前輩精神,無懼未來挑戰

在和新生代演員對話的過程中,爾冬陞導演用「團結」一詞指出了香港影壇的現狀,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無論是前輩還是後輩,都是團結一心、互相扶持。幾位新生代演員也表示,在和前輩合作的過程中獲得了溫暖,也學習到了經驗,成長的步伐才能一步步壯大。

梁仲恆在拍攝首部電影作品時,主要的對手演員就是前輩吳君如,一開始他非常緊張,形容自己是一張對拍攝、鏡頭毫無認知的「白紙」,是吳君如一直在耐心指導他,「一開始我非常緊張,也有一點害怕,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吳君如老師會貼心地察覺到我的情緒,反過來問我的意見,主動配合我演戲,慢慢地我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信心。

王丹妮在談及出演《梅艷芳》時,因為之前沒有表演經驗,一直沒有辦法更好地進入情緒狀態。是古天樂幫助她找到了表演的感覺,「我在一場哭戲中犯了難,古天樂老師告訴我,讓我代入到個人的生活體驗中,回想一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我很快就哭了出來,這是前輩們教給我的經驗。」

不只是前輩,新生代演員之間也有互相扶持的惺惺相惜,謝詠欣在談到和許恩怡合作的過程中,就曾被妹妹的演戲狀態感染,「有一場戲其實是拍不到許恩怡的,但是她為了不讓我齣戲,一直以妹妹的身份在背後默默陪著我,讓我有更好的情緒代入,那一刻我覺得,我就是她的姐姐,我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實的。」

誠然,如今的香港電影市場也正如爾冬陞指出的那般,存在著市場就業艱難、拍攝資金不足等種種困境,「香港市場波動很大,導演預算不足就沒機會拍大製作的電影,有些演員可能就很長一段時間接不到戲,哪怕接到戲了,片酬也很低,這就導致了行業的低迷。」

因而爾冬陞也期望香港特區政府能透過新成立的文創產業發展處,加強和內地的合作,為香港電影、香港青年演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論壇會上,爾冬陞導演也捕捉到了每位青年演員身上的閃光點,為他們指引了未來的就業方向。比如鼓勵許恩怡是「天生吃這碗飯」的天賦型演員,現在正是她最美的少女模樣,少女在感情中的狀態最為靈動自然,所以可以幫助她多接觸一些愛情電影;

比如王丹妮在爾冬陞看來很適合拍攝古裝電影,她有身高和氣場上的優勢,能夠駕馭一些女強人的角色;再比如得知謝詠欣對喜劇類型電影感興趣後,也主動為她牽線搭橋。

提攜和傳承,是香港影壇最默契的精神。「傳幫帶」這一優良傳統在香港電影人中代代相傳,正是在這種提攜和幫扶的就業環境下,香港影壇才能不斷地培育人才,續寫輝煌。

回望香港影壇過去的黃金時代,我們或許會感慨時光的流逝,但更重要的,是一代代香港電影人的奮鬥和拼搏。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已傳送到了這群新生代青年電影人的手中,我們期待著,他們能用自己的實力為香港影壇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